具有印制电路板的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48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4
一种电子设备(1)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具有两个沿排列方向(T)彼此间隔开并且在彼此之间形成容置空间(15)的侧壁(100、101)。印制电路板(12)可沿着横向于所述排列方向(T)的插入方向(T)插入所述壳体(10)的所述容置空间(15)中,并且在组装状态下以垂直于所述排列方向(T)而延伸的姿势容置在所述容置空间(15)中,并且具有沿所述插入方向(E)延伸的侧棱(121、122)。至少一个附接部件(13、13A‑13G)具有至少一个接合容置部(132),借助于所述接合容置部,所述至少一个附接部件(13、13A‑13G)可附接至所述印制电路板的所述侧棱(121、122),并且在附接状态下与所述印制电路板(12)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印制电路板的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电子设备以及一种制造电子设备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这一类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具有两个沿排列方向彼此间隔开并且在彼此之间形成容置空间的侧壁。具有沿插入方向延伸的侧棱的印制电路板可沿着横向于排列方向的插入方向插入壳体的容置空间中,并且在组装状态下以垂直于排列方向而延伸的姿势容置在容置空间中。这一类电子设备可例如与其他电子设备一起沿排列方向组合,从而沿排列方向依次排列数个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例如与其他电子设备一起容置在安装导轨上,从而以这种方式形成电气组件,该电气组件可在工业设施的框架内例如承担控制功能或评价功能。电子部件在此系布置在印制电路板上,印制电路板可插入壳体中以形成电子设备。印制电路板在组装状态下平行于形成容置空间的侧壁而延伸并且以受保护的方式装在壳体中。易于组装(特别是便于将印制电路板插入并紧固在壳体中)但同时也能根据印制电路板的电子部件的设计而灵活地例如装配接头或显示和操作元件的电子设备是人们想要的电子设备。在DE4428687C1所公开的电子设备中,印制电路板可与预装在印制电路板的操作元件上的壳体部件一起插入壳体中。在组装状态下,壳体部件将壳体的开口封闭。在EP2399435B1所揭示的电子设备中,将具有接线腔的壳体预装在印制电路板上。而后可将印制电路板与侧面部件一起布置在壳体底座上以形成完整的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可根据用途而进行配置的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使得电子设备在便于以低成本组装的同时,特别是能灵活地装配电性接头和/或机械接头。这个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标的物而达成。据此,至少一个附接部件具有至少一个接合容置部,借助于所述接合容置部,所述至少一个附接部件可附接至所述印制电路板的所述侧棱,并且在附接状态下与所述印制电路板连接。亦即,至少一个附接部件借助接合容置部而附接在印制电路板的侧棱上,并且特别是以压紧配合或形状配合的方式保持在印制电路板上。这样就可将附接部件以模块化方式附接至印制电路板,附接部件在附接状态下以压紧配合或形状配合的方式与印制电路板连接。为此,附接部件各自具有接合容置部,附接部件可借助该接合容置部而附接至印制电路板的侧棱,且该接合容置部可例如呈缝隙形以容置印制电路板的侧棱。通过这样的附接部件,可以在印制电路板上提供功能组件。附接部件在此也可以用于将印制电路板与壳体连接起来,并且在组装状态下将壳体补充完整,以便向外封闭容置有印制电路板的容置空间,下文还将对此进行说明。为此,附接部件可与壳体的侧壁形成形状配合连接。由于附接部件与印制电路板的连接是以压紧配合或形状配合的方式通过接合容置部与印制电路板的对应侧棱的接合而实现,这样组装起来就比较方便,(只)需要将附接部件附接至印制电路板的对应侧棱。在此可将不同的附接部件相互组合,以便根据想要的功能和设计来为印制电路板装配合适的附接部件组合。附接部件的接合容置部可例如形成在附接部件的从本体突出的接片上并且呈缝隙形。将印制电路板的侧棱插入接合容置部中,以便将附接部件以压紧配合或形状配合的方式与印制电路板连接。为了建立形状配合连接,附接部件可例如具有卡钩,该卡钩在附接部件附接至印制电路板时(轻微)变形并且在到达附接位置后卡入印制电路板的对应的卡合开口。借助于这样一个卡钩并且通过该卡钩与印制电路板的卡合开口的接合,将附接部件固定在印制电路板上,使得附接部件不易(至少在不解除卡合的情况下)与印制电路板分离。为了建立压紧配合连接,接合容置部可与印制电路板的对应侧棱例如形成过盈配合,其实现方式为:(缝隙形)接合容置部具有一净宽,该净宽小于印制电路板在侧棱区域内的厚度,或者,以紧固凸缘形成接合容置部中的缩窄处。如此一来,附接部件附接至印制电路板时就会形成压紧配合。在一个技术方案中,附接部件具有数个横向于插入方向彼此间隔开的接合容置部,所述接合容置部用于将附接部件与数个相互平行延伸的、待插入壳体中的印制电路板连接起来。因此,通过附接部件可将数个印制电路板相互连接并相对于彼此保持在明确的位置上。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附接部件可具有两个横向于插入方向相对偏移的(成组)接合容置部,通过所述接合容置部,附接部件可与两个相互平行定向的印制电路板连接。通过将一个或数个附接部件与一个或数个印制电路板连接起来,而形成可插入壳体的容置空间中的预装结构单元。如果设有数个印制电路板,则可以通过附接部件将这些印制电路板相互连接并相对于彼此保持在明确的位置上,使得这些印制电路板可一起被插入壳体的容置空间中。在一个技术方案中,印制电路板具有沿插入方向延伸的、彼此相对设置的侧棱,附接部件可布置在所述侧棱上。因此,附接部件系依次排列在印制电路板的相对设置的侧棱上并且相互组合,这使得附接部件在与印制电路板连接的状态下沿着印制电路板的侧棱而延伸。在一个技术方案中,附接部件各具有两个用于在壳体的侧壁的第二导引装置上进行导引的第一导引装置。附接部件可与印制电路板一同安装在壳体上,当印制电路板被插入容置空间时,附接部件经第一导引装置导引而可在壳体的侧壁的第二导引装置上沿插入方向滑动,并且在组装状态下将侧壁以形状配合的方式相互连接起来。一个或数个附接部件可预装在印制电路板上,以便将印制电路板连同布置在该印制电路板上的附接部件一起插入壳体中。在预装状态下,附接部件与印制电路板连接,从而与印制电路板一起形成一个可附接至电子设备的壳体的预装结构单元。根据有利的技术方案,这个预装结构单元的附接是以受导引的方式进行,即:附接部件的第一导引装置与壳体的侧壁的第二导引装置接合,使得结构单元(也就是附接部件连同印制电路板)可被插入壳体中,并且印制电路板到达容置空间内部的明确位置。在组装状态下,印制电路板通过附接部件与侧壁连接,从而被附接部件紧固在容置空间中。其中,附接部件在侧壁之间延伸并且将侧壁以形状配合的方式相互连接起来,借此使壳体变得完整,并且附接部件例如向外封闭壳体。可以在印制电路板上附接用于提供完全不同的功能的任意的附接部件。亦即,可以根据由印制电路板所提供的电子组件的预期设计与功能,来为印制电路板装配不同的附接部件,以便将以这种方式所形成的预装结构单元插入壳体中,从而实现电子设备的组装。为了进行组装,附接部件的第一导引装置和壳体的侧壁的第二导引装置优选可相互接合,使得附接部件在垂直于插入方向而延伸的平面中与侧壁固定连接,但能沿插入方向相对于侧壁滑动,直至到达组装位置,并且印制电路板例如进一步地在所到达的端位上卡合在壳体中。如此一来,附接部件在垂直于插入方向而延伸的平面中相对于侧壁是固定的,也就是与侧壁连接而在附接部件与侧壁之间形成固定连接,但是附接部件可以沿插入方向相对于侧壁滑动,直至到达组装位置。通过第一导引装置与第二导引装置的接合,在侧壁上为附接部件提供导引,基于此,附接部件和印制电路板能以明确的方式相对于侧壁滑动,而在此期间,附接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1),包括壳体(10)和印制电路板(12),所述壳体具有两个沿排列方向(T)彼此间隔开并且在彼此之间形成容置空间(15)的侧壁(100、101),所述印制电路板可沿着横向于所述排列方向(T)的插入方向(T)插入所述壳体(10)的所述容置空间(15)中,并且在组装状态下以垂直于所述排列方向(T)而延伸的姿势容置在所述容置空间(15)中,并且具有沿所述插入方向(E)延伸的侧棱(121、122),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附接部件(13、13A-13G),其具有至少一个接合容置部(132),借助于所述接合容置部,所述至少一个附接部件(13、13A-13G)可附接至所述印制电路板的所述侧棱(121、122),并且在附接状态下与所述印制电路板(1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08 BE 2017/5921;20171208 DE 102017129288.81.一种电子设备(1),包括壳体(10)和印制电路板(12),所述壳体具有两个沿排列方向(T)彼此间隔开并且在彼此之间形成容置空间(15)的侧壁(100、101),所述印制电路板可沿着横向于所述排列方向(T)的插入方向(T)插入所述壳体(10)的所述容置空间(15)中,并且在组装状态下以垂直于所述排列方向(T)而延伸的姿势容置在所述容置空间(15)中,并且具有沿所述插入方向(E)延伸的侧棱(121、122),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附接部件(13、13A-13G),其具有至少一个接合容置部(132),借助于所述接合容置部,所述至少一个附接部件(13、13A-13G)可附接至所述印制电路板的所述侧棱(121、122),并且在附接状态下与所述印制电路板(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容置部(132)呈缝隙形地形成在所述至少一个附接部件(13、13A-13G)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附接部件(13、13A-13G)具有用于伸入所述印制电路板(12)的卡合开口(124)中的卡钩(137)。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附接部件(13、13A-13G)具有数个横向于所述插入方向(E)彼此间隔开的接合容置部(132),所述接合容置部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附接部件(13、13A-13G)与数个相互平行延伸的、待插入所述壳体(10)中的印制电路板(12)连接起来。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附接部件具有两个用于在所述侧壁(100、101)的第二导引装置(107)上进行导引的第一导引装置(133),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接部件(13、13A-13G)可与所述印制电路板(12)一同安装在所述壳体(10)上,当所述印制电路板(12)被插入所述容置空间(15)时,所述至少一个附接部件(13、13A-13G)经所述第一导引装置(133)导引而可在所述壳体(10)的所述侧壁(100、101)的所述第二导引装置(107)上沿所述插入方向(E)滑动,并且在所述组装状态下将所述侧壁(100、101)以形状配合的方式相互连接起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1),其特征在于,为了组装所述壳体(10),所述第一导引装置(133)和所述第二导引装置(107)可相互接合,使得所述至少一个附接部件(13、13A-13G)在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E)而延伸的平面中与所述侧壁(100、101)固定连接,但能沿所述插入方向(E)相对于所述侧壁(100、101)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子设备(1),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尔穆特·奥斯特贺茨
申请(专利权)人: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