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盲区可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
技术介绍
A柱盲区是指行驶过程中的左侧视野盲区。一般轿车车身每侧有三个立柱,其中前挡风玻璃两侧的斜柱被称为A柱。每当汽车在转弯或者进入弯道前驾驶者的视野都会被A柱部分遮挡,造成一个视野上的盲区。常见的解决方案有:1、在A柱的后方添加了一个三角窗,这样虽然能起到些许改善视野的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2、盲点检测系统BLIS,主要是由雷达、微型摄像机、速度传感器和警示灯等装置构成,然而这个装置的成本较高,日常普遍使用的普通汽车并不适用;3、目前采用外置摄像头实时传输外部盲区到屏幕上的方案,在实际应用是,很多驾驶员反应,由于屏幕一直亮,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需要一种成本低、而且不会给驾驶员带来干扰的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实际存在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盲区图像采集模块、电容触摸屏和头部移动感应模块,所述盲区图像采集模块位于汽车A柱外侧,所述电容触摸屏位于汽车方向盘后侧操作台,所述头部移动感应模块穿戴于驾驶员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盲区图像采集模块、电容触摸屏和头部移动感应模块,所述盲区图像采集模块位于汽车A柱外侧,所述电容触摸屏位于汽车方向盘后侧操作台,所述头部移动感应模块穿戴于驾驶员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包括主控芯片U4、电阻13、电阻14、电阻15、电阻16、电容C14、电容C15、电容22、电容23、电容25、电容26、电容27、电容28、晶振JZ1和晶振JZ2;
所述主控芯片U4的八脚分别与晶振JZ1的第一端和电容C1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晶振JZ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4的第一端和主控芯片U4的九脚连接,所述电容C15的第二端与电容C14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
所述主控芯片U4的一百四十三脚分别与电阻13的第一端和电阻1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13的第二端接电源VCC,所述电阻14的第二端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三十一脚、电容26的第一端、电容28的第一端连接并且接GND,所述电容2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28的第二端、主控芯片U1的三十三脚和电阻1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15的第二端接电源VCC;
所述主控芯片U4的七十一脚与电容25的第一端连接、一百零六脚与电容2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25的第二端与电容27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
所述主控芯片U4的二十四脚分别与晶振JZ2的第一端、电阻R11的第一端和电容C2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晶振JZ2的第二端分别与主控芯片U4的二十三脚、电阻R11的第二端和电容C2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2的第二端与电容C23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
所述盲区图像采集模块、电容触摸屏和头部移动感应模块分别连接在主控芯片U4相应的引脚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移动感应模块包括稳压芯片U1、动作感应芯片U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和发光二极管D1,所述稳压芯片U1的一脚分别与稳压芯片U1的三脚、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源VCC连接、二脚与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四脚通过电容C4接GND、五脚分别与电容C2的第一端、电容C3的第一端、电源VCC_3.3和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与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第二端接GND;
所述动作感应芯片U3的二十三脚通过电阻R3分别与主控芯片U4的七十脚、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二十四脚通过电阻R5分别与主控芯片U4的六十九脚、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十二脚通过电阻R6与主控芯片U4的十八脚连接、八脚分别与动作感应芯片U3的十三脚、电容C5的第一端和电源VCC_3.3连接、十八脚与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并且接GND、十脚通过电容C7接GND、二十脚通过电容C6接GND、九脚通过电阻R8与主控芯片U4的二十六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7接GND,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和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VCC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A柱盲区可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区图像采集模块包括图像采集芯片U5、图像存储芯片U6、与非门U7、晶振U8、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贴片电感L1,所述图像采集芯片U5的五十三脚与U1的一脚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芯片U5的五十四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二脚连接、五十五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三脚连接、五十六脚与图像存储芯片U6的四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源,徐冉冉,罗荣华,高源,朱胜照,费迪,相梦娇,刘子怡,
申请(专利权)人:吴振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