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缝制内饰且舒适性高的带防水层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34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缝制内饰且舒适性高的带防水层面料,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贴身棉层、防水层和外装饰层,所述贴身棉层由叠在一起的双层棉布构成,贴身棉层的双层棉布之间留有穿线腔,防水层的中部开有透气通孔,外装饰层的也由叠在一起的双层棉布构成,外装饰层的双层棉布之间留有填充腔,填充腔内填充有填充棉,所述贴身棉层、防水层和外装饰层之间通过缝合线缝合在一起。解决现有制作秋天衣物的面料功能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缝制内饰且舒适性高的带防水层面料
本技术涉及纺织纤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缝制内饰且舒适性高的带防水层面料。
技术介绍
纺织纤维通常都用来制作做衣物的,但现有技术中,制作秋天衣物时,通常都采用功能较为单一的面料,要么是用防水面料制成,要么就用棉布制成,用防水面料制成的衣物防水功能较好,但是穿上后没有棉布制成的衣物舒适度高而且透气性差,而且用防水面料做成的衣物由于防水面料的特殊性,通常不便于在其上缝制内饰和外饰,因为缝制内饰和外饰需要用针刺透防水面料,如果缝制的针线过多,就会影响其防水性能,而棉布制成的衣服虽然舒适但是不能挡风挡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缝制内饰且舒适性高的带防水层面料,解决现有制作秋天衣物的面料功能单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缝制内饰且舒适性高的带防水层面料,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贴身棉层、防水层和外装饰层,所述贴身棉层由叠在一起的双层棉布构成,贴身棉层的双层棉布之间留有穿线腔,防水层的中部开有透气通孔,外装饰层的也由叠在一起的双层棉布构成,外装饰层的双层棉布之间留有填充腔,填充腔内填充有填充棉,所述贴身棉层、防水层和外装饰层之间通过缝合线缝合在一起。用该面料制作衣物,由于设置在最里层的是贴身棉层,因此穿上后十分的舒适,而且由于贴身棉层是设在最里层的,因此当需要手工缝制内饰或者内兜时,能直接将内饰或内兜缝在贴身棉层上,针线就不用密集的穿过防水层对其结构造成破坏,影响防水性能,设置的双层棉布是边缘缝合在一起的两层棉布,这样紧贴防水层的那一层棉布就能用于与防水层连接,而靠内的那一层棉布能被抓起,更便于缝制内饰和内兜,设置在中间的防水层则能起到防水防风的效果,虽然设置在防水层中部的透气通孔会对防水层的防水防风效果起到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其开设是严格按照计量单位为厘米的20×20网格点设置的,单位面积内覆盖数量少,因此对防水防风的效果影响不大,另外设置的透气通孔还使得防水层的透气效果变好,所以透气通孔的设置使得该面料的整体性能更好,而设置在最外层的外装饰层,则能便于缝制外部的装饰和外兜,当需要手工缝制外饰或者外兜时,能直接将外饰或外兜缝在外装饰层上,针线也不用密集的穿过防水层影响其防水性能,填充在填充腔内填充棉,缝制在最外层棉布上的外装饰图案看上去更为丰满立体,使其更具有美感。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贴身棉层贴近身体的一面设有吸汗绒层。用于吸收汗液。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防水层透气通孔的上部和下部均埋设有环绕透气通孔设置的弹性收束带。经过多次清洗后,由于在清洗时各种力的作用下,可能到最后透气通孔会慢慢变大,设置了弹性收束带后就能有效的延缓这种变大的速度或者彻底停止直到弹性收束带受损,这样增强了这种面料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缝合线缝合的部分包括贴身棉层上紧贴防水层的那一层棉布、防水层以及外装饰层上紧贴防水层的那一层棉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缝合线缝合的路径成网格状,缝合线缝合路径构成的网格为计量单位为厘米的10×10网格。这样虽然还是将针刺入了防水层,但是其缝合的线是严格按照10×10网格状缝制的,缝合线与缝合线间的间距是足够的,因此并不会像针线密集的穿过防水层一样对防水层的整体性造成的破坏,也就不会影响其防水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中的一项:1.该面料兼具了防水、舒适和美观的功能。2.设置了弹性收束带,能使其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图1示出了一种便于缝制内饰且舒适性高的带防水层面料,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贴身棉层1、防水层2和外装饰层3,所述贴身棉层1由叠在一起的双层棉布构成,贴身棉层的双层棉布之间留有穿线腔11,防水层2的中部开有透气通孔4,外装饰层3的也由叠在一起的双层棉布构成,外装饰层3的双层棉布之间留有填充腔31,填充腔31内填充有填充棉,所述贴身棉层1、防水层2和外装饰层3之间通过缝合线缝合在一起。用该面料制作衣物,由于设置在最里层的是贴身棉层,因此穿上后十分的舒适,而且由于贴身棉层是设在最里层的,因此当需要手工缝制内饰或者内兜时,能直接将内饰或内兜缝在贴身棉层上,针线就不用密集的穿过防水层对其结构造成破坏,影响防水性能,设置的双层棉布是边缘缝合在一起的两层棉布,这样紧贴防水层的那一层棉布就能用于与防水层连接,而靠内的那一层棉布能被抓起,更便于缝制内饰和内兜,设置在中间的防水层则能起到防水防风的效果,虽然设置在防水层中部的透气通孔会对防水层的防水防风效果起到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其开设是严格按照计量单位为厘米的20×20网格点设置的,单位面积内覆盖数量少,因此对防水防风的效果影响不大,另外设置的透气通孔还使得防水层的透气效果变好,所以透气通孔的设置使得该面料的整体性能更好,而设置在最外层的外装饰层,则能便于缝制外部的装饰和外兜,当需要手工缝制外饰或者外兜时,能直接将外饰或外兜缝在外装饰层上,针线也不用密集的穿过防水层影响其防水性能,填充在填充腔内填充棉,缝制在最外层棉布上的外装饰图案看上去更为丰满立体,使其更具有美感。具体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了吸汗绒层12,所述贴身棉层1贴近身体的一面设有吸汗绒层12。用于吸收汗液。具体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了弹性收束带5,所述防水层2透气通孔4的上部和下部均埋设有环绕透气通孔4设置的弹性收束带5。经过多次清洗后,由于在清洗时各种力的作用下,可能到最后透气通孔会慢慢变大,设置了弹性收束带后就能有效的延缓这种变大的速度或者彻底停止直到弹性收束带受损,这样增强了这种面料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例4: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缝合线的缝合范围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缝合线缝合的部分包括贴身棉层1上紧贴防水层2的那一层棉布、防水层2以及外装饰层(3)上紧贴防水层2的那一层棉布。具体实施例5: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4的基础上对缝合线的缝合图案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缝合线缝合的路径成网格状,缝合线缝合路径构成的网格为计量单位为厘米的10×10网格。这样虽然还是将针刺入了防水层,但是其缝合的线是严格按照10×10网格状缝制的,缝合线与缝合线间的间距是足够的,因此并不会像针线密集的穿过防水层一样对防水层的整体性造成的破坏,也就不会影响其防水性能。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缝制内饰且舒适性高的带防水层面料,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贴身棉层(1)、防水层(2)和外装饰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身棉层(1)由叠在一起的双层棉布构成,贴身棉层的双层棉布之间留有穿线腔(11),防水层(2)的中部开有透气通孔(4),外装饰层(3)的也由叠在一起的双层棉布构成,外装饰层(3)的双层棉布之间留有填充腔(31),填充腔(31)内填充有填充棉,所述贴身棉层(1)、防水层(2)和外装饰层(3)之间通过缝合线缝合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缝制内饰且舒适性高的带防水层面料,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贴身棉层(1)、防水层(2)和外装饰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身棉层(1)由叠在一起的双层棉布构成,贴身棉层的双层棉布之间留有穿线腔(11),防水层(2)的中部开有透气通孔(4),外装饰层(3)的也由叠在一起的双层棉布构成,外装饰层(3)的双层棉布之间留有填充腔(31),填充腔(31)内填充有填充棉,所述贴身棉层(1)、防水层(2)和外装饰层(3)之间通过缝合线缝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缝制内饰且舒适性高的带防水层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身棉层(1)贴近身体的一面设有吸汗绒层(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洁
申请(专利权)人:扶沟县昌茂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