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用温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33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3
提供一种能够以使植物栽培室内不易受到外部空气的温度影响的方式向植物栽培室内供给二氧化碳的植物栽培用温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植物栽培用温室(1)包括植物栽培室(10)以及二氧化碳供给装置(20),所述植物栽培室(10)的墙壁(11)和屋顶(12)中的至少一方由隔热体(15)构成,所述二氧化碳供给装置(20)从所述植物栽培室(10)外向植物栽培室(10)内供给含有二氧化碳的外部空气。隔热体(15)为在片状基材(141)上层压了例如铝箔的金属箔(142)的层压板(1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植物栽培用温室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植物栽培室内栽培植物的植物栽培用温室。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提供了各种用于栽培蔬菜等植物的植物栽培用温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空调装置的栽培室。在该栽培室中,在顶棚部侧配备有照明装置,在地板部侧配置有栽培架。空调装置具备有第一排气装置、第二排气装置、混合装置以及吹气装置。第一排气装置将存在于栽培室内的顶棚部侧的空气排出到栽培室外。第二排气装置将存在于栽培室内的地板部侧的空气排出到栽培室外。混合装置对由第二排气装置排出的空气进行冷却而使其成为除湿后的空气,并将该空气与由第一排气装置排出的空气进行混合。吹气装置将由混合装置而混合的空气吹至栽培室内的栽培架的周围。由第一排气装置排出的空气因配备于顶棚部侧的照明装置而变为高温。该高温的空气与由第二排气装置排出并除湿后的空气混合,并由吹气装置吹至栽培室内。因此,从吹气装置吹出的空气被用于照明装置的散热而成为规定的高温。该栽培室由于具备空调装置,因此能够节约能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238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栽培室使栽培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栽培室内的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因此,仅靠使栽培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的做法,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会不足。进而,即使吹到栽培室内的空气到达了规定的高温,但若栽培室为例如仅在骨架覆盖塑料膜的塑料棚,则也会受到栽培室外的温度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状况而提出的,提供一种能够以使植物栽培室内不易受到外部空气的温度影响的方式向植物栽培室内供给二氧化碳的植物栽培用温室。(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栽培用温室包括植物栽培室以及二氧化碳供给装置,所述植物栽培室的墙壁和屋顶中的至少一方由隔热体构成,所述二氧化碳供给装置从所述植物栽培室外向植物栽培室内供给含有二氧化碳的外部空气。在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栽培用温室中,在所述植物栽培室中,由所述隔热体构成所述墙壁和屋顶。在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栽培用温室中,在所述植物栽培室中,在已有的墙壁基材和屋顶基材上附设所述隔热体而构成墙壁和屋顶。在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栽培用温室中,优选地,所述隔热体还构成所述植物栽培室的地板。在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栽培用温室中,所述二氧化碳供给装置向所述植物栽培室内供给外部空气,使得所述植物栽培室内成为正压。在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栽培用温室中,所述隔热体优选为在片状基材上层压铝箔的层压板。在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栽培用温室中,优选地,具备对所述植物栽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设备。(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以使植物栽培室内不易受到外部空气的温度影响的方式向植物栽培室内供给二氧化碳的植物栽培用温室。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栽培用温室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栽培用温室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视剖视图的示意图。图3为示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栽培用温室的隔热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放大剖视图。图4为示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栽培用温室的隔热体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栽培用温室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栽培用温室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栽培用温室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视剖视图的示意图。图3为示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栽培用温室的隔热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放大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植物栽培用温室1包括植物栽培室10和二氧化碳供给装置20。植物栽培室10由墙壁11和屋顶12、地板13所包围。图示的植物栽培室10的墙壁11具有山墙侧壁11a和平侧壁11b。山墙侧壁11a或平侧壁11b设置有未图示的带有门的出入口。虽然图示的植物栽培室10的屋顶12为山墙,但也可以是其他的样式。这种墙壁11、屋顶12、地板13由隔热体15构成。隔热体15安装于设置在地面上的骨架14。骨架14由金属(例如不锈钢)制的骨骼材料组装而成。骨骼材料可以是管材,也可以是棒材。骨架14由多根柱、梁等(未标号)构成,并设置于地面。墙壁11由架设于相邻的柱之间的隔热体15形成。屋顶12由架设于相邻的梁之间的隔热体15形成。地板13由直接设置在地面上的隔热体15、或铺设在地板支撑件(短柱)(未图示)上的地板(未图示)的隔热体15形成,所述地板支撑件(短柱)设置于地面上。隔热体15由图3所示的层压板150构成。层压板150是将片状素材151作为芯材,在片状素材151的两面涂覆金属箔152的层压体。作为片状素材151,使用玻璃纤维布、布状素材等。作为金属箔152,可使用铝箔、钢箔等。将铝箔涂覆于片状素材151的层压板150的绝热性要好于将铝蒸镀于片状素材151的层压板150。通过在金属箔152涂覆防电化学腐蚀剂来使层压板150具有耐水性,防水性,防锈性等。一侧的平侧壁11b形成有供气孔16。另一侧的平侧壁11b形成有排气孔17。虽然图2示出的供气孔16和排气孔17分别形成于一处,但也可以形成于多处。虽然未图示,但供气孔16和排气孔17也可形成于山墙侧壁11a。由于二氧化碳的比重为1.5,因此优选地形成于屋顶12附近的墙壁11,使得供给到植物栽培室10内的二氧化碳不易被排出。排气孔17优选为具备能够调节开口量的遮板(shutter)。二氧化碳供给装置20连接于供气孔16。二氧化碳供给装置20从植物栽培室10外向植物栽培室10内供给含有二氧化碳的外部空气。即,二氧化碳供给装置20向植物栽培室10内供给除了二氧化碳以外还包含氮气、氧气等的空气。二氧化碳供给装置20具备用于防止外部空气中的虫子、病原菌等进入植物栽培室10内的过滤器(未图示)。二氧化碳供给装置20具有利用从植物栽培室10外供给到植物栽培室10内的空气而使植物栽培室10内的温度、湿度不变的空气调节功能。具有该空气调节功能的二氧化碳供给装置20例如包括流体槽、管道和调湿装置,所述流体槽用于密封被加热或被冷却的流体;所述管道贯通所述流体槽并使空气流通;所述调湿装置对管道内的空气进行加湿或除湿。管道引入外部空气,并将其排出至植物栽培室10内。在夏季,流体槽内的流体被冷却。流入管道内的空气隔着管道,借助于流体槽内的流体的流过而被冷却,并被调湿装置调湿之后排出至植物栽培室10内。因此,植物栽培室10内因外部空气的供给而不升温,湿度也不会发生变化。在冬季,流体槽内的流体被加热。流入管道内的空气隔着管道,借助于流体槽内的流体的通过而被加热,并被调湿装置调湿。因此,植物栽培室10内因外部空气的供给而不降温,湿度也不会发生变化。由于另一侧的平侧壁11b形成有排气孔17,因此在空气不会充满于植物栽培室10内的前提下能够将外部空气供给到植物栽培室10内。通过在彼此相向的墙壁11形成供气孔16和排气孔17,来形成一个方向的气流。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栽培用温室,包括:/n植物栽培室;以及/n二氧化碳供给装置,/n所述植物栽培室的墙壁和屋顶中的至少一方由隔热体构成,/n所述二氧化碳供给装置从所述植物栽培室外向植物栽培室内供给含有二氧化碳的外部空气。/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植物栽培用温室,包括:
植物栽培室;以及
二氧化碳供给装置,
所述植物栽培室的墙壁和屋顶中的至少一方由隔热体构成,
所述二氧化碳供给装置从所述植物栽培室外向植物栽培室内供给含有二氧化碳的外部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用温室,其中,
在所述植物栽培室中,由所述隔热体构成所述墙壁和屋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用温室,其中,
在所述植物栽培室中,在已有的墙壁基材和屋顶基材上附设所述隔热体而构成墙壁和屋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川敦之
申请(专利权)人:植物实验室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