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传动轴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0045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车传动轴拆卸装置,包括有:底座;升降台;驱动装置,固定在底座上且与升降台连接,用于驱动升降台升降;上夹持装置,其包括有:上夹持架,在下夹持架底部设置有可对传动轴定位的第一定位件;下夹持装置,其包括有下夹持架;滑动件,其可滑动的设在下夹持架上,在滑动件上形成有可对传动轴下半部分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件;锁紧件,其设置在滑动件上,实现对滑动件定位;弹性件,其嵌装在下夹持架内,且两端分别抵靠在滑动件和下夹持架的底部;其中,上夹持架能够固定到所述下夹持装置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配合将传动轴定位固定。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轨道车传动轴拆卸存在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传动轴拆卸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车传动轴检修辅助装置
,具体为一种轨道车传动轴拆卸的装置。
技术介绍
轨道车传动轴与发动机、液力变扭器是刚性连接。在镟轮作业中需要将传动轴与发动机、液力变扭器进行分离才能安全作业,此外计划修中需要将传动轴拆卸才能对其中的花键进行润滑。目前,对拆下的传动轴进行固定所采用的方式是用铁丝将其捆绑在防脱U形环上,底部加棉丝防滑,这样既不安全也不可靠;如果采取把传动轴整体拆下取出的方式,安全有保障,但这样会增加劳动强度和过多的作业时间。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传动轴拆卸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轨道车传动轴拆卸装置,包括有:底座;升降台;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升降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台升降;夹持装置,至少设置有一组,其包括有:上夹持装置,其包括有:上夹持架,在下夹持架底部设置有可对传动轴定位的第一定位件;下夹持装置,其包括有下夹持架,其固定连接在升降台上;滑动件,其可滑动的设置在下夹持架上,在所述滑动件上形成有可对传动轴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件;锁紧件,其设置在滑动件上,用于和下夹持架配合实现对滑动件定位;弹性件,其嵌装在下夹持架内,且两端分别抵靠在滑动件和下夹持架的底部;其中,所述上夹持架能够固定到所述下夹持装置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配合将传动轴定位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台包括有台面和伸缩支架,所述伸缩支架可滑动的设置在底座上且与所述台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升降支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支架包括有2组相对设置的铰接架,每一组铰接架均包括有2根交叉设置的铰接杆,2根铰接杆通过销轴连接,在底座上设置有滑槽,2根铰接杆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驱动装置与其中一根铰接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第二定位件设置有2个且相对设置,在2个第二定位件上形成有位置相对的定位斜面,2个所述定位斜面之间形成有传动轴的放置空间,2个定位斜面之间的距离从上到下逐渐变小。进一步的,在所述定位斜面上固定设置有弹性缓冲件。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持架由夹持底壁和位于夹持底壁上的2个夹持壁构成,在2个夹持壁上设置有滑行轨道,所述滑动件位于2个夹持壁之间且两端滑动设置在对应端夹持壁的滑行轨道上。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为定位螺栓,在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定位件穿过所述螺栓孔抵靠在滑行轨道上以实现对所述滑动件位置定位。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螺杆,所述第二定位件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杆拧紧固定在所述第二定位件上,所述上夹持架穿插在所述螺杆上,并在其通过第一定位件压紧固定传动轴后通过螺母与螺杆锁紧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件为橡胶块,在所述橡胶块上形成有可与传动轴适配的弧形部。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气缸,至少设置有4个,沿底座四角设置,其气缸杆端部与升降台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轨道车传动轴拆卸装置利用驱动装置驱动升降台上下运动,进而来带动夹持装置及传动轴的升降,劳动强度小,动作迅速、效率高;由于滑动件可沿下夹持架上下滑动并可通过定位件固定通过弹性件抵靠,可使得夹持装置能够自动适应传动轴竖直方向安装高度需求,装夹方便。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轨道车传动轴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轨道车传动轴拆卸装置的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轨道车传动轴拆卸装置上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轨道车传动轴拆卸装置下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提出一种轨道车传动轴拆卸装置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4所示,包括有:底座100,用于实现对整个装置的支撑;升降台200;驱动装置300,固定在所述底座100上且与所述升降台20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台200升降;夹持装置400,至少设置有一组,可根据传动轴的长度对应设置有多组,沿传动轴的轴向方向布置,其包括有:上夹持装置410,其包括有:上夹持架411,在上夹持架411底部设置有可对传动轴上半段定位的第一定位件412,优选的,第一定位件412为橡胶块,在所述橡胶块上形成有可与传动轴适配的弧形部,可实现防滑和完全压紧传动轴的功能。下夹持装置420,其包括有下夹持架421,下夹持架421固定在升降台200上。滑动件422,其可滑动的设置在下夹持架421上,具体的,所述下夹持架421由夹持底壁421-1和位于夹持底壁421-1上的2个夹持壁421-2构成,在2个夹持壁421-2上设置有滑行轨道421-3,所述滑动件422位于2个夹持壁421-2之间且两端滑动设置在对应端夹持壁421-2的滑行轨道421-3上。在所述滑动件422上形成有可对传动轴下半部分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件423,所述第二定位件423设置有2个且相对设置,优选地,第二定位件423为楔形块,在2个第二定位件423上形成有位置相对的定位斜面423-1,2个所述定位斜面423-1之间形成有传动轴的放置空间,2个定位斜面423-1之间的距离从上到下逐渐变小,这样可使其满足不同直径的传动轴的定位要求,当传动轴的直径较小时,传动轴装配在此拆卸装置上时,其底部可抵靠在滑动件422上,两侧通过第二定位件423的2个定位斜面423-1对其进行定位;当传动轴直径较大时,其可悬空卡设在两个定位斜面423-1之间,通过2个定位斜面423-1对其进行定位。锁紧件424,其设置在滑动件422上,用于和下夹持架421配合实现对滑动件422定位,优选的,所述锁紧件424为定位螺栓,在所述滑动件422上设置有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传动轴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底座;/n升降台;/n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升降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台升降;/n夹持装置,至少设置有一组,其包括有:/n上夹持装置,其包括有:上夹持架,在上夹持架底部设置有可对传动轴定位的第一定位件;/n下夹持装置,其包括有下夹持架,其固定连接在升降台上;/n滑动件,其可滑动的设置在下夹持架上,在所述滑动件上形成有可对传动轴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件;/n锁紧件,其设置在滑动件上,用于和下夹持架配合实现对滑动件定位;/n弹性件,其嵌装在下夹持架内,且两端分别抵靠在滑动件和下夹持架的底部;/n其中,所述上夹持架能够固定到所述下夹持装置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配合将传动轴定位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传动轴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底座;
升降台;
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升降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台升降;
夹持装置,至少设置有一组,其包括有:
上夹持装置,其包括有:上夹持架,在上夹持架底部设置有可对传动轴定位的第一定位件;
下夹持装置,其包括有下夹持架,其固定连接在升降台上;
滑动件,其可滑动的设置在下夹持架上,在所述滑动件上形成有可对传动轴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件;
锁紧件,其设置在滑动件上,用于和下夹持架配合实现对滑动件定位;
弹性件,其嵌装在下夹持架内,且两端分别抵靠在滑动件和下夹持架的底部;
其中,所述上夹持架能够固定到所述下夹持装置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配合将传动轴定位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传动轴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包括有台面和伸缩支架,所述伸缩支架可滑动的设置在底座上且与所述台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传动轴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架包括有2组相对设置的铰接架,每一组铰接架均包括有2根交叉设置的铰接杆,2根铰接杆通过销轴连接,在底座上设置有滑槽,2根铰接杆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驱动装置与其中一根铰接杆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传动轴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定位件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春刘丙林马桂财刘向宇左元堃朱念强吕志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