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037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扳手,包括扳手头、手柄、第一旋钮、第二旋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扳手头顶部设有固定卡口、活动卡口和活动旋钮,所述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分别设于扳手头相邻两个侧面,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设于扳手头内部,所述第一旋钮通过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活动旋钮一端,所述活动旋钮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中心套接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一端连接第二旋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垂直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增加了活动旋钮的旋转方式;且使用者施加较少的力即可转动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扳手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扳手。
技术介绍
随着装配制造业高速发展,机器和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专用扳手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修理行业手动扳手的类型的多样化让它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尤其是活动扳手,因为其扳手头可在一定尺寸范围内进行调节,能拧转不同规格的螺栓或螺母,特别是其价格低廉、制造简单、通用性强、经久耐用的特点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目前的扳手手把较长,体积较大,携带时占用了较大的空间,不便于外出携带,同时活动扳手的内部有个活动旋钮,调节扳手头的位置时,需要两根手指分别在扳手的正反面旋转旋钮,少量操作不会影响扳手使用,但是长时间使用两根手指旋转旋钮,会增加使用人员的手指疲劳度,降低了扳手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便携式扳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扳手,包括扳手头和手柄,所述扳手头顶部设有固定卡口、活动卡口和活动旋钮,所述活动卡口通过底部的内螺纹与活动旋钮表面的外螺纹啮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旋钮、第二旋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分别设于扳手头相邻两个侧面,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设于扳手头内部,所述第一旋钮通过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活动旋钮一端,所述活动旋钮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中心套接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一端穿过扳手头侧壁连接第二旋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垂直啮合,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均可转动连接扳手头,所述第一旋钮外侧和第二旋钮外侧均设有阻力转轴,所述阻力转轴外侧铰接有连接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均通过轴承座连接扳手头。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为伸缩手柄,所述手柄包括中空外杆和设于外杆内的可抽拉伸缩的内杆。进一步地;所述外杆底部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包括U形连杆、插杆和弹簧,所述内杆一侧从上至下均布有若干插孔Ⅰ,所述外杆底部相对内杆插孔Ⅰ的位置设有插孔Ⅱ,所述插孔Ⅰ与插孔Ⅱ的内径相同,所述插孔Ⅰ内径与插杆外径相适配,所述U形连杆半包围外杆,所述插杆一端穿过插孔Ⅱ插入插孔Ⅰ中,另一端通过弹簧连接U形连杆一端内壁,所述内杆长度为L1,所述U形连杆端部与外杆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外杆壁厚为L3,所述L2+L3>L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数个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增加了活动旋钮的旋转方式;阻力转轴和连接杆的设置,使使用者施加较少的力即可转动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本技术的手柄为伸缩手柄,可根据需要调节到所需长度,且调节方式简单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1中A-A向剖视图;图5是图1中第二旋钮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连接杆转动展开结构示意图。图中:1、扳手头;2、手柄;3、第一旋钮;4、第二旋钮;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第一连接轴;8、第二连接轴;9、第三连接轴;11、固定卡口;12、活动卡口;13、活动旋钮;21、外杆;22、内杆;23、U形连杆;24、插杆;25、弹簧;31、阻力转轴;32、连接杆;33、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便携式扳手,包括扳手头1、手柄2、第一旋钮3、第二旋钮4、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所述扳手头1顶部设有固定卡口11、活动卡口12和活动旋钮13,所述活动卡口12通过底部的内螺纹与活动旋钮13表面的外螺纹啮合。所述第一旋钮3和第二旋钮4分别设于扳手头1左侧和前侧,所述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均设于扳手头1内部,所述第一旋钮3通过第一连接轴7固定连接活动旋钮13一端,所述第一连接轴7穿过扳手头1侧壁,所述活动旋钮13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8连接第二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5中心套接第三连接轴9,所述第三连接轴9一端穿过扳手头1侧壁连接第二旋钮4,所述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6相互垂直啮合,所述第一连接轴7、第二连接轴8和第三连接轴9均通过轴承座连接扳手头1,所述第一旋钮3外侧和第二旋钮4外侧均固定设有阻力转轴31,所述阻力转轴31外侧铰接有连接杆32,连接杆上设有数个通孔33,便于扳手悬挂或者固定。所述手柄2为伸缩手柄,所述手柄2包括中空外杆21和设于外杆21内的可抽拉伸缩的内杆22。所述外杆21底部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包括U形连杆23、插杆24和弹簧25,所述内杆22一侧从上至下均布有若干插孔Ⅰ,所述外杆底部相对内杆插孔Ⅰ的位置设有插孔Ⅱ,所述插孔Ⅰ与插孔Ⅱ的内径相同,所述插孔Ⅰ内径与插杆24外径相适配,所述U形连杆23半包围外杆21,所述插杆24一端穿过插孔Ⅱ插入插孔Ⅰ中,另一端通过弹簧25连接U形连杆23一端内壁,所述内杆22长度为L1,所述U形连杆23两端端部与外杆21之间的距离均为L2,所述外杆壁厚为L3,所述L2+L3>L1。根据使用者的方便程度,可通过旋转第一旋钮3或第二旋钮4带动活动旋钮13转动。使用时,旋转打开第一旋钮3或第二旋钮4外侧的连接杆32并施力,通过阻力转轴31传力给第一旋钮3或第二旋钮4并使其转动。阻力转轴5的原理:转轴的扭力大于物体自重的重力,对物体额外施力,物体就会改变原来的状态。当需调节手柄2长度时,向外拉动U形连杆23连接插杆24一端,或者按压U形连杆23另一端,使插杆24移出内杆22插孔Ⅰ,内杆22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到达合适长度时,按压U形连杆23连接插杆24一端,或者向外拉动U形连杆23另一端,使插杆24插入内杆22插孔Ⅰ内即可固定。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扳手,包括扳手头和手柄,所述扳手头顶部设有固定卡口、活动卡口和活动旋钮,所述活动卡口通过底部的内螺纹与活动旋钮表面的外螺纹啮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旋钮、第二旋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分别设于扳手头相邻两个侧面,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设于扳手头内部,所述第一旋钮通过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活动旋钮一端,所述活动旋钮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中心套接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一端穿过扳手头侧壁连接第二旋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垂直啮合,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均可转动连接扳手头,所述第一旋钮外侧和第二旋钮外侧均设有阻力转轴,所述阻力转轴外侧铰接有连接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扳手,包括扳手头和手柄,所述扳手头顶部设有固定卡口、活动卡口和活动旋钮,所述活动卡口通过底部的内螺纹与活动旋钮表面的外螺纹啮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旋钮、第二旋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分别设于扳手头相邻两个侧面,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设于扳手头内部,所述第一旋钮通过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活动旋钮一端,所述活动旋钮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中心套接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一端穿过扳手头侧壁连接第二旋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垂直啮合,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均可转动连接扳手头,所述第一旋钮外侧和第二旋钮外侧均设有阻力转轴,所述阻力转轴外侧铰接有连接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玉敏邓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利华益维远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