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人群动态医学观察与隔离管理的智能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被观察人群佩戴的腕表等智能穿戴设备动态地发送人体的定位、体温、血压、脉搏、咳嗽等信息来综合判断被观察人群的身体键康状况,无需医护人员近距离接触被观察的人群,从而减少人与人接触传染疾病的危险,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被观察人群上报的数据可以作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一步分析并进行流行病预警的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群动态医学观察与隔离管理的智能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医学观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群动态医学观察与隔离管理的智能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智慧穿戴、智慧医疗逐渐成为现实,人们更关心自身的身体健康,对部分疾病的预防,需要对可疑人群进行隔离观察,而借助于智慧穿戴、互联网技术、智能分析、大数据处理、实时预警技术,使得医学观察与隔离管理实现起来方便易行,为全面实现智慧医疗作出贡献。目前,业界已经设计出多种系统来实现对特殊人群的医学观察,但一般都是基于手机APP主动要求被观察人员输入信息,或用体积较大、行动不便的智慧穿戴设备并结合平台来实现,不易做到实时高效预警,而且被观察的人群数量不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种传感器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到医学观察与隔离管理中,实时方便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和实时预警则更能方便医护人员的监测工作,而且平台可以从上报的大数据中分析人群的健康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并提前作好准备,避免产生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人群动态医学观察与隔离管理的智能系统及方法;本专利技术是利用被观察人群佩戴的腕表等智能穿戴设备动态地发送人体的定位、体温、血压、脉搏、咳嗽等信息来综合判断被观察人群的身体键康状况,无需医护人员近距离接触被观察的人群,从而减少人与人接触传染疾病的危险,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被观察人群上报的数据可以作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一步分析并进行流行病预警的依据。本专利技术中的智能系统包括智慧穿戴设备、服务器和系统平台。所述的智慧穿戴设备,穿戴在被观察的人群身上,用于监测人体各项参数,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所述各项生命指标特征发送至服务器。所述的服务器用来装载系统平台的设备,该服务器连接到互联网,接收来自被观察人群穿戴设备发送上来的各项参数。所述的系统平台包括三大模块,分别是前端、后端和服务器接口端,并设置有超级管理员和分级管理员。所述的服务器接口端用于与服务器交互信息。所述的后端是对接收上来或发送下去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及用户、管理员信息处理。所述的前端为网页部分,为用户的界面与显示部分。所述的系统平台设置有医学观察系统,在所述的医学观察系统中显示有各被观察的人群的位置,并可查询其行动轨迹。所述的医学观察系统上建有多个疾病症状预警模型,所述的模型依据特定人群健康监测病例定义和置信规则库推理建立。进一步说,所述的智慧穿戴设备监测的参数包括生命指标参数以及状态参数,所述生命指标参数包括脉搏、血压、体温以及,所述状态参数包括人员位置、人员是否发生咳嗽行为、人员是否发生摔倒行为以及人员的睡眠质量。进一步说,所述的服务器下发控制信息给穿戴设备,并具备海量的存储能力。进一步说,所述的疾病症状预警模型表现为一定医学复杂度的算法,该算法将各种被观察对象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即各种指标互为条件,这些指标的上下门限、出现的次数、出现的时间、出现的地点满足一定的要求,即可预警。利用上述进行所进行的动态医学观察与隔离管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纳入医学观察对象的人群,数额不限。步骤2:给特定人群的每个观察对象穿戴智能设备。步骤3:根据对特定人群医学观察与隔离管理要求,在系统平台上对每个观测的人体各项参数及行走轨迹范围进行高低门限阀值设置。步骤4:当被观察人的某具体指标或综合指标达到预警要求时,进行预警,在前端弹出具体的人的信息及告警的数值。进一步说,步骤3中的门限阀值可群体设置或个别设置。进一步说,所述的前端硬件设施为显示器或大屏幕。进一步说,还可查询医学观察对象个案实时信息,对具体群体某段时间进行统计汇总。进一步说,还包括向更高一层的管理平台上报信息,便于大数据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解决了过去用手机输入上报或穿戴笨重的医学监测设备来进行观察的问题。2:监护人员通过电脑用管理员账号登录系统平台或手机APP就可以掌握被监测人群的健康状况。3:被监测人群上报的海量数据便于平台进行分析判断预测被监测人群的健康走势。4:平台可以扩展,作为通用医学观察与隔离管理平台,未来增加新的监测功能时,只需增加相应的监测终端与平台软件模块即可,扩容方便。5:将创新和完善现有的适用于甲类传染病管理(如2019-nCoV)的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管理的监测模式,减少医护人员暴露机会,更经济、高效、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软件设计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详见图1与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人群动态医学观察与隔离管理的智能系统及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确定纳入医学观察对象的人群,数额不限。步骤2:给特定人群的每个观察对象穿戴智能设备,该设备有但不限定于血压、脉搏、体温、咳嗽、定位、应急呼叫等功能。步骤3:在指定服务器中构建智能医学监测平台,所述的平台包括三大模块:分别是前端、后端、服务器接口端;服务器接口端接收或发送给智慧穿戴设备的信息,后端是对接收上来或发送下去的用户数据进行处理以及用户、管理员信息处理的模块,前端是用户的网页部分,负责用户的界面与显示;特定人群被观察对象智能穿戴设备与平台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联网,监测平台设置一个超级管理员和根据管理权限的多个分级管理员。步骤4:在智能医学监测平台上针对各被观察的特定群体建立各自独立的医学观察系统,各被观察的人群由超级管理员以及系统管理员拉进一个独立的系统中,并将人群的位置显示在电子地图上,也可查找其行动轨迹;基于不同类别的特定人群医学观察内容差异可以建立多个系统,用户通过管理员身份用web登录进入,可以用计算机或大屏幕显示,管理员的身份由超级管理员确定。步骤5:根据对特定人群医学观察与隔离管理要求,在系统上对每个被观测的生命症状体征指标及个体行走轨迹范围进行高低门限阀值设置,可群体设置,也可个别设置。步骤6:基于特定人群健康监测病例定义和置信规则库推理建立数学模型,对被观察人群的不同疾病症状预警,其模型不同,数学模型表现为一定医学复杂度的算法,通常为将各种被观察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即各种指标互为条件,这些指标的上下门限、出现的次数、出现的时间、出现的地点等等,满足一定的要求,即可预警,由此即可建立数学模型,并用代码实现。系统是否需要某一个数学模型,可以由管理员进行选择。步骤7:当被监测人的某具体指标或综合指标达到预警要求时,进行预警,在显示器或大屏幕上弹出具体的人的信息及告警的数值。步骤8:平台可查询被医学观察对象个案实时信息,对具体群体某段时间进行统计汇总。步骤9:平台向更高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人群动态医学观察与隔离管理的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慧穿戴设备、服务器和系统平台;/n所述的智慧穿戴设备,穿戴在被观察的人群身上,用于监测人体各项参数,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所述各项生命指标特征发送至服务器;/n所述的服务器用来装载系统平台的设备,该服务器连接到互联网,接收来自被观察人群穿戴设备发送上来的各项参数;/n所述的系统平台包括三大模块,分别是前端、后端和服务器接口端,并设置有超级管理员和分级管理员;/n所述的服务器接口端用于与服务器交互信息;/n所述的后端是对接收上来或发送下去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及用户、管理员信息处理/n所述的前端为网页部分,为用户的界面与显示部分;/n所述的系统平台设置有医学观察系统,在所述的医学观察系统中显示有各被观察的人群的位置,并可查询其行动轨迹;/n所述的医学观察系统上建有多个疾病症状预警模型,所述的模型依据特定人群健康监测病例定义和置信规则库推理建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群动态医学观察与隔离管理的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慧穿戴设备、服务器和系统平台;
所述的智慧穿戴设备,穿戴在被观察的人群身上,用于监测人体各项参数,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所述各项生命指标特征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的服务器用来装载系统平台的设备,该服务器连接到互联网,接收来自被观察人群穿戴设备发送上来的各项参数;
所述的系统平台包括三大模块,分别是前端、后端和服务器接口端,并设置有超级管理员和分级管理员;
所述的服务器接口端用于与服务器交互信息;
所述的后端是对接收上来或发送下去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及用户、管理员信息处理
所述的前端为网页部分,为用户的界面与显示部分;
所述的系统平台设置有医学观察系统,在所述的医学观察系统中显示有各被观察的人群的位置,并可查询其行动轨迹;
所述的医学观察系统上建有多个疾病症状预警模型,所述的模型依据特定人群健康监测病例定义和置信规则库推理建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群动态医学观察与隔离管理的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智慧穿戴设备监测的参数包括生命指标参数以及状态参数,所述生命指标参数包括脉搏、血压、体温以及,所述状态参数包括人员位置、人员是否发生咳嗽行为、人员是否发生摔倒行为以及人员的睡眠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群动态医学观察与隔离管理的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服务器下发控制信息给穿戴设备,并具备海量的存储能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胜,凌锋,缪梓萍,陈直平,孙继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