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电缆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94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柔性电缆打磨装置,其用于打磨电缆的绝缘层,所述的柔性电缆打磨装置包括:基台、滑台、动力箱、打磨片、第一夹具、第二夹具;所述动力箱安装于所述滑台上,所述动力箱包括动力箱本体、输出转轴、电机,所述输出转轴与所述动力箱本体转动连接,并且所述输出转轴的两端沿着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贯穿于所述动力箱本体的两侧外壁,所述输出转轴的中部设置有一贯穿其两端的通孔,所述电机与所述输出转轴驱动连接;工人可将线缆穿过所述通孔,并使用第一夹具及所述第二夹具将位于所述通孔两端的线缆夹紧,启动所述动力箱,动力箱驱动所述打磨片相对所述线缆转动,从而实现对所述线缆的打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电缆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电缆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旁路作业电缆末尾的安装快插插拔式终端的作业中,需要将电缆的外层去掉,有一种电缆由内之外依次设置有镀锡铜导体、导电屏蔽层、乙丙橡胶绝缘层、绝缘屏蔽层、纤维屏蔽层、氯丁橡胶护套,此时需要去掉绝缘屏蔽层、纤维屏蔽层、氯丁橡胶护套,但是乙丙橡胶绝缘层、绝缘屏蔽层连接较为紧固,从而不容易将乙丙橡胶绝缘层上绝缘屏蔽层完全剥掉,此时就需要将乙丙橡胶绝缘层的表面的打磨,其目就是清理掉乙丙橡胶绝缘层表面残留的绝缘屏蔽层和将乙丙橡胶绝缘层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光滑,然而在实际生产工艺中,此工艺均是以手动打磨完成,且不易操作,往往需要2人协调工作,使用砂纸打磨,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柔性电缆打磨装置,采用电动打磨替代人工打磨,从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柔性电缆打磨装置,其用于打磨电缆的绝缘层,所述的柔性电缆打磨装置包括:基台、滑台、动力箱、打磨片、第一夹具、第二夹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电缆打磨装置,其用于打磨电缆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电缆打磨装置包括:基台、滑台、动力箱、打磨片、第一夹具、第二夹具;/n所述基台上端面设置有沿所述基台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所述滑台的下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n所述动力箱安装于所述滑台上,所述动力箱包括动力箱本体、输出转轴、电机,所述动力箱本体与所述滑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转轴与所述动力箱本体转动连接,并且所述输出转轴的两端沿着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贯穿于所述动力箱本体的两侧外壁,所述输出转轴的中部设置有一贯穿其两端的通孔,所述电机与所述输出转轴驱动连接,并驱动所述输出转轴相对所述动力箱本体转动;/n所述打磨片安装于所述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电缆打磨装置,其用于打磨电缆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电缆打磨装置包括:基台、滑台、动力箱、打磨片、第一夹具、第二夹具;
所述基台上端面设置有沿所述基台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所述滑台的下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所述动力箱安装于所述滑台上,所述动力箱包括动力箱本体、输出转轴、电机,所述动力箱本体与所述滑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转轴与所述动力箱本体转动连接,并且所述输出转轴的两端沿着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贯穿于所述动力箱本体的两侧外壁,所述输出转轴的中部设置有一贯穿其两端的通孔,所述电机与所述输出转轴驱动连接,并驱动所述输出转轴相对所述动力箱本体转动;
所述打磨片安装于所述输出转轴的一端,并且所述打磨片可抵接于所述电缆的绝缘层;
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均安装于所述基台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均用于夹紧所述电缆,并且所述滑台设置与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缆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片为三个,三个所述打磨片均为弧形片,三个所述打磨片的内径均等于所述电缆的绝缘层的外径,三个所述打磨片以所述输出转轴的轴线圆周阵列布置,三个所述打磨片的凹弧面均可贴敷于所述电缆的绝缘层的外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缆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一压块及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国王伦陈凌志刘铁桥冯阿敏汪银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仪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