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90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涉及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领域。该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包括配料机构及滴灌机构,配料机构包括配料件、循环泵及冲料管路,配料件内设置有用于容置泥沙与水的容置腔,循环泵的进液端与容置腔连通,循环泵的出液端与冲料管路连接,冲料管路容置于容置腔内,用于将容置腔内的泥沙与水冲刷混合成混合液;滴灌机构与容置腔连通,用于输出混合液,以进行模拟滴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更好的模拟实际滴灌场景,能够得到更加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节水灌溉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田灌溉形式逐渐由粗放型的河水漫灌形式向精细化的河水滴灌形式转化。由于河水具有泥沙含量高的特点,灌水器堵塞一直是滴灌推广的技术难题,灌水器堵塞成因与机理和灌水器结构对抗堵塞性能的影响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采用的滴灌抗堵塞模拟装置通常配置搅拌桨来搅拌混合泥沙与水,以得到试验所需的混合液。此类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混合液呈漩涡状,与自然状态下流动翻涌的河水状态差别较大,在此状态下得出的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自然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其能够更准确的模拟自然状态下河水的状态,从而得到更精确的试验结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包括配料机构及滴灌机构,所述配料机构包括配料件、循环泵及冲料管路,所述配料件内设置有用于容置泥沙与水的容置腔,所述循环泵的进液端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液端与所述冲料管路连接,所述冲料管路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用于将所述容置腔内的泥沙与水冲刷混合成混合液;所述滴灌机构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用于输出所述混合液,以进行模拟滴灌。进一步地,所述冲料管路包括多个冲料环管,多个所述冲料环管均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冲料环管沿其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冲孔组,多个所述冲孔组用于冲刷混合所述容置腔内的泥沙与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冲料环管在所述配料件围成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上同心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冲料环管之间形成翻滚区间。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冲料环管各自设置的多个所述冲孔组分别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冲孔组包括第一冲料孔及第二冲料孔,所述第一冲料孔与所述第二冲料孔开设于所述冲料环管的同一管径截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冲料孔与所述第二冲料孔在垂直于所述配料件的底壁的方向两侧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冲料孔的开孔方向与所述配料件的底壁呈45°±1°夹角。进一步地,所述冲料管路还包括汇流管及多个分流管,各所述冲料环管均通过多个所述分流管与所述汇流管连接,所述汇流管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液端连接。进一步地,同一所述冲料环管上连接的多个所述分流管在所述冲料环管上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滴灌机构包括变频泵、滴灌支架、滴灌带及测试支撑平台,所述变频泵的进液端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变频泵的出液端与所述滴灌带连接,所述滴灌带与所述测试支撑平台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滴灌带上设置有多个灌水器滴头,用于将所述混合液滴在所述测试支撑平台上。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其配料机构中采用循环泵与冲料管路结合的结构形式对配料件中的泥沙与水进行冲刷混合,以制备混合液。免去了搅拌桨的搅拌,更加贴近自然状态下河水的流动翻涌状态,从而使得滴灌机构得到的混合液的可控砂率、粒径级配及泥砂均匀度更贴近自然状态下的河水,试验过程更加贴近农田的实际滴灌场景,进而得出的试验结果更加可靠。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的有益效果包括:更好的模拟了实际滴灌场景,能够得到更加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冲料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冲料环管上的冲孔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冲料环管在实际应用中冲刷带动混合液的翻滚示意图。图标:10-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100-配料机构;110-配料件;111-容置腔;130-循环泵;150-冲料管路;151-冲料环管;1511-冲孔组;1513-第一冲料孔;1515-第二冲料孔;153-分流管;155-汇流管;157-翻滚区间;200-滴灌机构;210-变频泵;230-滴灌支架;250-滴灌带;251-滴灌支管;253-灌水器滴头;255-滴灌调节开关;270-测试支撑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10,包括配料机构100及滴灌机构200,配料机构100用于模拟自然状态下河水的流动翻涌状态得到泥沙与水的混合液,滴灌机构200用于将配料机构100中的混合液进行模拟滴灌。该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10更好的模拟了实际滴灌场景,能够得到更加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该配料机构100包括配料件110、循环泵130及冲料管路150,配料件110内设置有用于容置泥沙与水的容置腔111,本实施例中,配料件110呈桶状,其底壁与侧壁围成容置腔111。冲料管路150容置于容置腔111内,并与循环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料机构及滴灌机构,/n所述配料机构包括配料件、循环泵及冲料管路,所述配料件内设置有用于容置泥沙与水的容置腔,所述循环泵的进液端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液端与所述冲料管路连接,所述冲料管路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用于将所述容置腔内的泥沙与水冲刷混合成混合液;/n所述滴灌机构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用于输出所述混合液,以进行模拟滴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料机构及滴灌机构,
所述配料机构包括配料件、循环泵及冲料管路,所述配料件内设置有用于容置泥沙与水的容置腔,所述循环泵的进液端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液端与所述冲料管路连接,所述冲料管路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用于将所述容置腔内的泥沙与水冲刷混合成混合液;
所述滴灌机构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用于输出所述混合液,以进行模拟滴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料管路包括多个冲料环管,多个所述冲料环管均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冲料环管沿其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冲孔组,多个所述冲孔组用于冲刷混合所述容置腔内的泥沙与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冲料环管在所述配料件围成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上同心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冲料环管之间形成翻滚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冲料环管各自设置的多个所述冲孔组分别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含沙水源滴灌抗堵塞模拟的系统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组包括第一冲料孔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勇岑睿胡雅琪孙耀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