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区块链的积分监控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文涉及区块链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积分监控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逐渐进入社会的日常生活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交流和沟通场所,同时也给企业提供了经营市场。电子金融迈向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通过电子金融可以便捷的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消费,商家为了鼓励消费者继续光顾,采用了多种鼓励手段,其中,在每次消费之后,给予消费者一定的积分奖励为一种非常常见的鼓励手段。商家给予的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礼品、优惠券等等,以此鼓励消费者再次光顾。但是现有技术中商家给予消费者的积分没有规定积分兑换物品的种类,造成商家不能跟踪特定积分兑换物品的情况,本文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对于商家来说亟需一种跟踪积分以及限制积分兑换物品的方法。分布式账本系统(DLS),也可称为共识网络和/或区块链网络,使参与的实体能够安全地、不可篡改地存储数据。在不引用任何特定用例的情况,DLS通常被称为区块链网络。区块链技术,也被称之为分布式账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积分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行于第二用户,包括,/n当第一用户符合积分发放条件时,通过区块链发起向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积分的交易请求,其中,所述转移积分的交易请求中包括所转移积分的消费属性;/n根据所述交易请求,在区块链共享账簿相应的第一用户的账户中记录具有所述消费属性的积分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积分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行于第二用户,包括,
当第一用户符合积分发放条件时,通过区块链发起向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积分的交易请求,其中,所述转移积分的交易请求中包括所转移积分的消费属性;
根据所述交易请求,在区块链共享账簿相应的第一用户的账户中记录具有所述消费属性的积分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费属性包括可兑换物品的类别信息,或者可兑换物品的唯一标识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费属性中包括多个可兑换物品的类别或者可兑换物品的唯一标识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积分的交易请求中还包括所转移积分的发行方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符合积分发放条件包括,
当所述第一用户与第三用户的商品交易达到预设的条件时,所述第一用户符合积分发放条件;
或者,当所述第一用户参与了所述第三用户指定的活动时,所述第一用户符合积分发放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区块链发起向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积分的交易请求中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以及与所述第一用户有特定关系的相关用户通过商品交易获得的积分,和\或所述第一用户参与第三用户指定活动获得的积分,计算向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积分的数值。
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积分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行与第二用户,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的积分兑换请求,其中,在所述积分兑换请求中包括有当前积分兑换请求所使用积分的消费属性,以及待兑换物品的信息;
判断所述积分的消费属性与所述待兑换物品是否匹配,当匹配时,在区块链中执行所述积分兑换请求的交易,当不匹配时,拒绝所述积分兑换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第一用户的积分兑换请求之前还包括,
发布待兑换物品的信息,其中包括待兑换物品的类别、所述待兑换物品相应的积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布待兑换物品的信息中还包括多个积分消费属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布待兑换物品的信息中还包括第三用户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第一用户的积分兑换请求中还进一步包括,
所述积分兑换请求包括所使用积分的发行方信息;
在判断所述积分的消费属性与所述待兑换物品是否匹配前还进一步包括,
判断所述待兑换物品信息中第三用户信息与所述积分兑换请求中所使用积分的发行方是否匹配,当匹配时进行判断所述积分的消费属性与所述待兑换物品是否匹配,当不匹配时,拒绝所述积分兑换请求。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布待兑换物品的信息中还包括,
计算积分与所述待兑换物品的兑换关系;
根据所述兑换关系确定所述待兑换物品相应的积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积分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升,杨涛,才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