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装配构件生产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产模具,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装配构件生产模具的配料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在制作建筑用构件时,需要将制作装配件的原料进行配料,但是现有配料都是采用人工配料,从而导致配料不均无法充分混合,从而影响制作质量。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混合质量的建筑用装配构件生产模具的配料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混合质量的建筑用装配构件生产模具的配料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装配构件生产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和两个第二支撑杆;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通过第一顶板连接,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通过与所述第一顶板平行的第二顶板连接,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二顶板之间通过第三顶板连接;所述第三顶板下方设置有开口向上的配料筒,所述配料筒的顶端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呈半圆形,所述定位板上端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定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装配构件生产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支撑单元(2),所述支撑单元(2)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3)和两个第二支撑杆(5);/n各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顶端通过第一顶板(6)连接,各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顶端通过与所述第一顶板(6)平行的第二顶板(7)连接,所述第一顶板(6)与所述第二顶板(7)之间通过第三顶板(8)连接;/n所述第三顶板(8)下方设置有开口向上的配料筒(9),所述配料筒(9)的顶端设置有定位板(10),所述定位板(10)呈半圆形,所述定位板(10)上端设置有定位条(11),所述定位条(11)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板(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装配构件生产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支撑单元(2),所述支撑单元(2)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3)和两个第二支撑杆(5);
各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顶端通过第一顶板(6)连接,各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顶端通过与所述第一顶板(6)平行的第二顶板(7)连接,所述第一顶板(6)与所述第二顶板(7)之间通过第三顶板(8)连接;
所述第三顶板(8)下方设置有开口向上的配料筒(9),所述配料筒(9)的顶端设置有定位板(10),所述定位板(10)呈半圆形,所述定位板(10)上端设置有定位条(11),所述定位条(11)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板(22),各所述限位板(22)的上端通过若干个连接杆(23)与所述第三顶板(8)的底端连接;
所述定位条(1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2),所述第一连接块(1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2)垂直的第二连接块(13),所述第一连接块(12)和所述第二连接块(13)可沿所述限位板(22)的长度方向滑动并与所述限位板(22)滑动连接;
各所述第二连接块(13)同时与动力杆(26)的前端铰接连接,所述动力杆(26)的后端设置有连接柱(27),所述连接柱(27)的另一端插设在转盘(28)上,所述转盘(28)上设置有与所述转盘(28)中心线重合的转杆(29),所述转杆(29)可转动的穿所述第二顶板(7)并与第一电机(3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0)通过电机安装座(31)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板(7)上;所述配料筒(9)的下半部设置有可开启和关闭的出料管(32);
各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各所述第二支撑杆(5)分别导向杆(33)连接,各所述导向杆(33)上均套设有可沿所述导向杆(33)滑动的滑套(35),各所述滑套(35)与所述配料筒(9)的外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装配构件生产模具,其特征是:各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各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座(36)和第二支撑座(37),各所述第一支撑座(36)和各所述第二支撑座(37)的底部均与所述底座(1)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装配构件生产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座(36)上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