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用转动式浇注工装
本技术涉及铸造
,具体为一种铸造用转动式浇注工装。
技术介绍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指将固态金属熔化为液态倒入特定形状的铸型,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被铸金属有:铜、铁、铝、锡、铅等,普通铸型的材料是原砂、黏土、水玻璃、树脂及其他辅助材料,特种铸造的铸型包括:熔模铸造、消失模铸造、金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原砂包括:石英砂、镁砂、锆砂、铬铁矿砂、镁橄榄石砂、兰晶石砂、石墨砂、铁砂等),早期中国商朝的重875公斤的司母戊鼎,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尊盘,西汉的透光镜,都是古代铸造的代表产品,早期的铸件大多是农业生产、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工具或用具,艺术色彩浓厚,那时的铸造工艺是与制陶工艺并行发展的,受陶器的影响很大,中国在公元前513年,铸出了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铸铁件-晋国铸型鼎,重约270公斤,欧洲在公元八世纪前后也开始生产铸铁件,铸铁件的出现,扩大了铸件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用转动式浇注工装,包括基座(1)和大漏斗(2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顶部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支撑圆台(3),所述支撑圆台(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大齿轮盘(4),所述大齿轮盘(4)的外表面设置有大齿轮(5),所述大齿轮盘(4)通过大齿轮(5)啮合有小齿轮(6),所述小齿轮(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转块(7),所述齿轮转块(7)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大转盘(8),所述大转盘(8)的上部设置有安装轨道(9),所述大转盘(8)靠近安装轨道(9)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凹槽(10),所述大转盘(8)通过安装轨道(9)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用转动式浇注工装,包括基座(1)和大漏斗(2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顶部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支撑圆台(3),所述支撑圆台(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大齿轮盘(4),所述大齿轮盘(4)的外表面设置有大齿轮(5),所述大齿轮盘(4)通过大齿轮(5)啮合有小齿轮(6),所述小齿轮(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转块(7),所述齿轮转块(7)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大转盘(8),所述大转盘(8)的上部设置有安装轨道(9),所述大转盘(8)靠近安装轨道(9)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凹槽(10),所述大转盘(8)通过安装轨道(9)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1),所述滑动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模具安装箱(12),所述模具安装箱(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口顶板(13),所述开口顶板(1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浇注漏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转动式浇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下部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有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同牛,
申请(专利权)人:正阳县精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