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径筒体成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702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径筒体成型工装,所述工装通过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配合,限定出与两件对称连接的相同变径筒体形状相匹配的成型区域,且所述变径筒体从大直径端到小直径端之间的内径与外径均逐渐减小,所述两件变径筒体以其大直径端对称连接。成型时由于整件筒体的中间直径大于两端,使得筒体在成型过程中余料会自动流向两侧小直径端,可有效避免余料的折叠,保证成型后筒体的质量;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一次成型的两件为相同变径筒体,其整体为对称结构,成型过程中可有效避免轴向力的影响,防止成型中的筒体左右窜动,进一步保证成型后筒体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径筒体成型工装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径筒体成型工装。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变径筒体成型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两件连锻的成型方式,即一次性成型两件变径筒体,省时省力,但采用该种方式成型时,极易面临余料在两件筒体连接处发生折叠的情况,严重影响所得变径筒体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解决现有成型技术中余料折叠问题的变径筒体成型工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径筒体成型工装,所述工装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共同限定出与变径筒体形状相匹配的成型区域,所述成型区域对应于两件对称连接的相同变径筒体,所述变径筒体包括大直径端和小直径端,从所述大直径端到所述小直径端之间所述变径筒体的内径与外径均逐渐减小,且所述两件变径筒体以其大直径端对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部件的工作形面与所述两件对称连接的变径筒体内表面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部件的工作形面与所述两件对称连接的变径筒体外表面形状相匹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径筒体成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共同限定出与变径筒体形状相匹配的成型区域,所述成型区域对应于两件对称连接的相同变径筒体,所述变径筒体包括大直径端和小直径端,从所述大直径端到所述小直径端之间所述变径筒体的内径与外径均逐渐减小,且所述两件变径筒体以其大直径端对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部件的工作形面与所述两件对称连接的变径筒体内表面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部件的工作形面与所述两件对称连接的变径筒体外表面形状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径筒体成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共同限定出与变径筒体形状相匹配的成型区域,所述成型区域对应于两件对称连接的相同变径筒体,所述变径筒体包括大直径端和小直径端,从所述大直径端到所述小直径端之间所述变径筒体的内径与外径均逐渐减小,且所述两件变径筒体以其大直径端对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部件的工作形面与所述两件对称连接的变径筒体内表面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部件的工作形面与所述两件对称连接的变径筒体外表面形状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张帅杨后雷王玉杰肖广帅李国瑞孙博沈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