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9671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该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研究区油藏数值模型,并进行动态历史拟合;步骤2,进行动态渗流界面识别;步骤3,进行考虑动态渗流界面、静态屏障界面的流动单元划分;步骤4,进行基于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流动单元重组优化设计。该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针对水驱开发的高含水老油田,具有一定的技术引领作用,为特高含水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提供决策依据,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
技术介绍
水驱开发是中高渗砂岩油藏主要开发方式。中国东部中高渗砂岩油藏非均质性强,历经长期注水开发,普遍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动态非均质性加剧,油水流动差异增大,高水淹带注入水低效循环,甚至是“只产水、不出油”的无效水循环,面临产量递减大、稳产难的严峻形势。如何突破“高耗低效”的困境,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主要面临两个难题:一是局部层带无效水循环难控制,高含水期驱替压力场与渗流阻力场不匹配,注入水渗流通道固定,吸水差异高达百倍以上,高饱和水区注入水无效循环,亟需“高效控水”开发;二是弱驱部位剩余油难动用:高含水阶段,受断层、物性等静态边界及水动力动态边界分割作用复杂化的影响,注采流线固定,剩余油差异富集,注入水波及受限,亟需“高效驱油”开发。针对上述问题,特别是低油价条件下,受经济效益因素制约,传统且粗放式的以开发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新井的层系井网调整开发模式难以为继,因而,特高含水期需要精细开发。流动单元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以来,一直是油气田开发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内外众多学者针对流动单元开展了许多富有成果的探索与发展,为特高含水期精细开发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技术方向,如近年来,有学者从动态的观点研究提出了流动单元也可定义为储层内部被渗流屏障界面及渗流差异界面所分隔的具有相似渗流特征的储集单元,因而具有相似的开发动态特征(窦之林著《储层流动单元研究》,2000年;吴元燕等著《油矿地质学(第三版)》,2005年),但目前流动单元研究的方法和成果主要用于剩余油预测或储层渗透率等物性参数的研究,成果应用的范围还较窄。在申请号201410321227.6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基于流动单元的地层孔隙结构解释方法,通过将评价区块划分为地质结构相似的流动单元,对其中的每个流动单元进行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分析,该专利方法仍局限于从从静态参数——地质结构相似进行流动单元的评价与应用。在申请号201410853036.4公开了一种快速评价复杂油藏中单个流动单元动用状况的方法。依据油藏潜力和开发现况,选取相关指标对单一流动单元的调整效果进行定量评价,确定调整单元的序列。该方法仍是基于静态参数划分流动单元,缺乏从动态的观点认识并描述特高含水期动态渗流界面的形成及其对流动单元分割作用,因此局限于单一流动单元,即流动单元内部的调整对策研究。为此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新的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思路清楚、可操作性强,为实现特高含水期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该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研究区油藏数值模型,并进行动态历史拟合;步骤2,进行动态渗流界面识别;步骤3,进行考虑动态渗流界面、静态屏障界面的流动单元划分;步骤4,进行基于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流动单元重组优化设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在步骤1中,根据研究目标单元精细地层对比和构造解释成果,并整理分析生产动态资料,建立油藏数值模型。在步骤1中,开展生产动态历史拟合,进一步修正油藏模型,得到油藏流体饱和度、压力场分布。在步骤2中,计算任一时间步各网格流体渗流速度场分布,进而求取相邻网格的相对速度差异、相对速度差异对时间的导数,根据动态渗流界面具有界面两侧相对流动速度差异大且较稳定的特征判识是否为动态渗流界面,结合油藏非均质及驱动力大小和方向这些动态渗流界面主控因素控制作用,不断追踪得到动态渗流边界及分布情况。在步骤3中,依据动态渗流边界分布情况,结合研究区断层、岩性边界、夹层、侧积层这些静态屏障界面分割情况划分流动单元,有效区分高速无效流动单元与低速低效流动单元两类低效驱动体系。在步骤4中,以流动单元为研究对象,低效、无效流动单元与高效流动单元并重,综合现有井网状况,优化设计改变驱动力方向、大小的技术措施,最大程度的消减高速无效流动单元、低速低效流动单元等流动单元之间相对稳定的动态渗流界面,通过流动单元重组,再造高效驱动体系,实现高含水老油田控水驱油高效开发。在步骤4中,优化设计改变驱动力方向、大小的技术措施包括井网转换,井网加密或抽稀、注采量调控这些方式。本专利技术中的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特别涉及到针对中高渗砂岩油藏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一种基于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流动单元重组,重建高效开发体系的绿色开发方法。具体地,针对中高渗砂岩油藏特高含水开发阶段,长期注水开发、注入水渗流通道固定,低效无效水循环与弱驱部位剩余油难波及并存,开发体系低效运行问题,通过调控驱动力,消减动态渗流界面,实现流动单元重组开发,再建高效开发体系,提高注水利用率的技术方法,为特高含水期水驱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绿色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与技术支持。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中高渗砂岩油藏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普遍存在的注入水低效无效水循环与弱驱部位剩余油难波及,开发体系低效运行的难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流动单元重组开发,实现重建高效开发体系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其核心是根据特高含水期水驱油藏动态渗流界面的形成及演化机制认识,在油藏精细描述及开发动态分析基础上,有效识别动态渗流界面分布,综合考虑静态屏障界面、动态渗流界面进行流动单元划分和分类,分析明确不同流动单元面临的主要开发矛盾,提出针对性的消减动态渗流界面,重组流动单元技术对策,开展基于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流动单元重组优化设计,并编制调整实施方案,指导老油田重建高效开发体系,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井组油藏数值模型渗透率分布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井组中高含水期动态渗流界面分布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井组特高含水期动态渗流界面分布及流动单元划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转换井网消减动态渗流界面的重组流动单元开发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重组流动单元开发驱动力转变方向大小优化设计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的流程图。步骤101,研究区油藏数值模型建立及动态历史拟合。根据研究目标单元精细地层对比和构造解释成果,并整理分析生产动态资料,建立油藏数值模型,开展生产动态历史拟合,进一步修正油藏模型,得到油藏流体饱和度、压力场分布。步骤102,动态渗流界面识别。计算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包括:/n步骤1,建立研究区油藏数值模型,并进行动态历史拟合;/n步骤2,进行动态渗流界面识别;/n步骤3,进行考虑动态渗流界面、静态屏障界面的流动单元划分;/n步骤4,进行基于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流动单元重组优化设计。/n

【技术特征摘要】
1.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包括:
步骤1,建立研究区油藏数值模型,并进行动态历史拟合;
步骤2,进行动态渗流界面识别;
步骤3,进行考虑动态渗流界面、静态屏障界面的流动单元划分;
步骤4,进行基于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流动单元重组优化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根据研究目标单元精细地层对比和构造解释成果,并整理分析生产动态资料,建立油藏数值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开展生产动态历史拟合,进一步修正油藏模型,得到油藏流体饱和度、压力场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渗流界面消减的水驱油藏绿色开发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计算任一时间步各网格流体渗流速度场分布,进而求取相邻网格的相对速度差异、相对速度差异对时间的导数,根据动态渗流界面具有界面两侧相对流动速度差异大且较稳定的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王建吴义志张世明孙红霞刘维霞宋志超卜亚辉张红薛玉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