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中末端点设备自动连接的方法及系统,涉及建筑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多个待连接的末端点、原点及不可通过线;步骤2、根据全部所述末端点及所述不可通过线生成第一最小生成树;步骤3、按照预设阈值将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中包含的末端点划分成n组第一最小生成树子树回路,其中n为正整数;步骤4、根据预设条件将n组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子树与所述原点进行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建筑工程设计,能够解决末端点自动连接的问题,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中对末端点设备自动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中对末端点设备自动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对末端设备进行连接的过程中,人工手动进行连接工作量过大并且耗时非常多,并且在遇到存在不可通过的情况时需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进行调整,不仅浪费精力且无法保证手动连线是最优距离最短的路线,在检测回路中节点数量是否超过阈值时也需要一个个排查,容易存在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中对末端点设备自动连接的方法及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中末端点设备自动连接的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多个待连接的末端点、原点及不可通过线;步骤2、根据全部所述末端点及所述不可通过线生成第一最小生成树;步骤3、若需要划分回路,将黑名单中的第一轻边断开,再按照预设阈值将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中包含的末端点划分成n组第一最小生成树子树回路,其中n为正整数;步骤4、根据预设条件将n组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子树与所述原点进行连接;步骤5、对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与所述原点进行连接优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生成第一最小生成树可以实现线路最短化,并且,根据末端点及不可通过线生成第一最小生成树可以节省人工工作量,并且相对于人工生成,本专利技术采用按阈值分组的方式进行连接,更加的精准,而且不会出现漏连的可能性,在进行复查的时候也可以安组进行检查,减少工作耗时。进一步,所述根据全部所述末端点及所述不可通过线生成第一最小生成树具体包括:在全部所述末端点之间进行连线,根据全部所述末端点之间的连线与所述不可通过线生成稠密图,对所述稠密图进行算法处理并生成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最小生成树算法不仅可以连通稠密图中的所有末端点并且还可以保证所有边的权值之和最小,进而可以保证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可以节省原料等物资,稠密图的权为两点之间的几何距离,为突入原点的影响,以电气设计为例,越远离原点,电压降越大,分别加入两点与原点的距离的对数。主要是为了避免生成最小生成树时由于全边相等,先经过较远的点后经过较近的点。进一步,步骤201,在所述稠密图中,寻找第一轻边,对所述第一轻边进行不可穿越线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将所述第一轻边加入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若验证失败,则将所述第一轻边加入黑名单;步骤202、重复步骤201,直至将所有所述第一轻边验证完毕;步骤203、在所述黑名单中寻找第二轻边,对所述第二轻边进行不可穿越线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将所述第二轻边加入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然后重复步骤201;步骤3具体包括:300、在需要划分回路时,优先断开所述第一轻边,再按照预设阈值将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中包含的末端点划分成n组第一最小生成树子回路,其中n为正整数。。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了避免末端点之间的连线与不可通过线有重叠或交叉的情况出现,采用逐个排查寻找的方式可以有效的保证最终生成的线路中没有重叠或者交叉的现象。进一步,根据所述末端点的种类不同,重新将所述末端点连接至所述原点,并将所有所述末端点进行所述不可穿越线验证,将距离最短的末端点与所述原点进行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按事先确定好的阈值进行分组是为了保证第一最小生成树中的每一个末端点均有自己的回路。进一步,还可以包括:将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与所述原点的连线进行优化显示。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当存在特殊情况时,即存在不可通过线将末端点圈在一个回路中时,仍然可以保证所有的末端点均有自己的回路。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中末端点设备自动连接的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待连接的末端点、原点及不可通过线;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全部所述末端点及所述不可通过线生成第一最小生成树;划分模块:用于若需要划分回路,将黑名单中的第一轻边断开,再按照预设阈值将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中包含的末端点划分成n组第一最小生成树子树回路,其中n为正整数;连接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条件将n组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子树与所述原点进行连接。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生成第一最小生成树可以实现线路最短化,并且,根据末端点及不可通过线生成第一最小生成树可以节省人工工作量,并且相对于人工生成,本专利技术采用按阈值分组的方式进行连接,更加的精准,而且不会出现漏连的可能性,在进行复查的时候也可以安组进行检查,减少工作耗时。进一步,所述根据全部所述末端点及所述不可通过线生成第一最小生成树具体包括:在全部所述末端点之间进行连线,根据全部所述末端点之间的连线与所述不可通过线生成稠密图,对所述稠密图进行算法处理并生成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最小生成树算法不仅可以连通稠密图中的所有末端点并且还可以保证所有边的权值之和最小,进而可以保证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可以节省原料等物资。进一步,还包括:验证模块:在所述稠密图中,寻找第一轻边,对所述第一轻边进行不可穿越线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将所述第一轻边加入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若验证失败,则将所述第一轻边加入黑名单;重复模块:重复步骤201,直至将所有所述第一轻边验证完毕;轻边验证模块:在所述黑名单中寻找第二轻边,对所述第二轻边进行不可穿越线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将所述第二轻边加入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然后重复步骤20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了避免末端点之间的连线与不可通过线有重叠或交叉的情况出现,采用逐个排查寻找的方式可以有效的保证最终生成的线路中没有重叠或者交叉的现象。进一步,调整模块:根据所述末端点的种类不同,重新将所述末端点连接至所述原点,并将所有所述末端点进行所述不可穿越线验证,将距离最短的末端点与所述原点进行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按事先确定好的阈值进行分组是为了保证第一最小生成树中的每一个末端点均有自己的回路。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中末端点设备自动连接的方法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中末端点设备自动连接的系统的其他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中末端点设备自动连接的方法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实施例提供的独立回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中末端点设备自动连接的方法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实施例提供的风井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中末端点设备自动连接的方法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实施例提供的整体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中末端点设备自动连接的方法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中末端点设备自动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1、获取多个待连接的末端点、原点及不可通过线;/n步骤2、根据全部所述末端点及所述不可通过线生成第一最小生成树;/n步骤3、若需要划分回路,将黑名单中的第一轻边断开,再按照预设阈值将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中包含的末端点划分成n组第一最小生成树子树回路,其中n为正整数;/n步骤4、根据预设条件将n组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子树与所述原点进行连接;/n步骤5、对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与所述原点进行连接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中末端点设备自动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多个待连接的末端点、原点及不可通过线;
步骤2、根据全部所述末端点及所述不可通过线生成第一最小生成树;
步骤3、若需要划分回路,将黑名单中的第一轻边断开,再按照预设阈值将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中包含的末端点划分成n组第一最小生成树子树回路,其中n为正整数;
步骤4、根据预设条件将n组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子树与所述原点进行连接;
步骤5、对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与所述原点进行连接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中末端点设备自动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全部所述末端点及所述不可通过线生成第一最小生成树具体包括:在全部所述末端点之间进行连线,根据全部所述末端点之间的连线与所述不可通过线生成稠密图,对所述稠密图进行算法处理并生成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中末端点设备自动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201,在所述稠密图中,寻找所述第一轻边,对所述第一轻边进行不可穿越线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将所述第一轻边加入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若验证失败,则将所述第一轻边加入所述黑名单;
步骤202、重复步骤201,直至将所有所述第一轻边验证完毕;
步骤203、如果所述黑名单为空,则步骤2结束,如所述黑名单不为空,在所述黑名单中寻找第二轻边,对所述第二轻边进行不可穿越线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将所述第二轻边加入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重复步骤201;
步骤3具体包括:
300、在需要划分回路时,优先断开所述第一轻边,再按照预设阈值将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中包含的末端点划分成n组第一最小生成树子回路,其中n为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中末端点设备自动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之后还包括:
步骤400、根据所述末端点的种类不同,重新将所述末端点连接至所述原点,并将所有所述末端点进行所述不可穿越线验证,将距离最短的末端点与所述原点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计中末端点设备自动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之后还包括:
步骤500、将所述第一最小生成树与所述原点的连线进行优化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唐晓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