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9657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步骤一、划定作用空间,将城市现状下垫面数据、城市规划用地数据分别导入城市气象生态分析软件,分析城市地表通风潜力等级,识别出城市通风环境较差的区域,通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反演得到地表温度,计算出城市热岛强度较高的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从作用空间的范围界定、补偿空间的识别以及通风廊道的构建与验证、通风廊道的管控四个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针对城市整体通风能力提升的城市通风廊道,使得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城市通风廊道的规划结果精准、易于检测、方便管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规划
,尤其涉及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城市建成区规模大幅度增长、城市下垫面变得愈发粗糙,全国许多城市的风速普遍呈现逐年降低态势,气候变化导致的热岛效应、雾霾等城市气候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通风廊道是“以提升城市的空气流动性、缓解热岛效应和改善人体舒适度为目的,为城区引入新鲜冷湿空气而构建的通道”,城市通风廊道有利于促进城市空气循环、舒缓夏季热岛效应;开展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研究工作,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通过优化城市建设布局、科学预留通风廊道,以提升城市利用风势进行通风换气的能效。传统的城市通风廊道规划方法能识别出通风廊道,但无法解决目前建成区及规划新区因为空间不合理带来的通风不畅的问题,即缺乏构建的过程;其次,传统的城市通风廊道规划方法对通风廊道边界的界定不清晰,仅简单用结构性的线条表达,廊道沿线管控地区的边界也难以界定,降低了规划的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划定作用空间,将城市现状下垫面数据、城市规划用地数据分别导入城市气象生态分析软件,分析城市地表通风潜力等级,识别出城市通风环境较差的区域,通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反演得到地表温度,计算出城市热岛强度较高的区域;步骤二、划定补偿空间,采用卫星遥感影像反演的地表温度和土地利用类型这两个参数确定绿源等级,将其作为补偿空间;步骤三、确定城市通风廊道边界,在城市用地现状和规划图上叠加夏冬季主导风向、作用空间、补偿空间,将能够联通补偿空间与作用空间的区域,采用识别加构建的方法划定城市通风廊道边界,并通过指标体系进行通风效果验证;步骤四、通风廊道划分,将划定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分为生态管控区、已建建设用地管控区、未建建设用地管控区、污染产业严控区,并以图则的形式予以表达,以利于规划管理;步骤五、优化通风廊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一中,所述城市地表通风潜力表征的是空气流通能力,由天空开阔度和粗糙度长度共同确定,按通风能力由低到高共划分为5个等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作用空间是通风环境较差的区域、热岛强度较高的区域、大气污染物集聚的区域的集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卫星影像数据反演是指基于分裂窗算法,利用Landsat8/TIRS的第10、11通道反演地表温度;分裂窗算法基本步骤如下:1)、估计大气对地表热辐射的影响;2)、从卫星观测到的热辐射总量中减去这部分影响得到地表热辐射强度;3)、将这一热辐射强度转化可得相应的地表温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二中,采用卫星遥感影像提取土地类型和面积是指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识别,并按照绿源强度由高到低划分为1至3共三个等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三中,在城市用地现状和规划图上叠加夏冬季主导风向、作用空间、补偿空间,是在ARCGIS软件中,分别将夏冬季主导风向、作用空间边界、补偿空间边界进行空间叠加。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三中,识别是将能够联通补偿空间与作用空间的区域、且通风潜力等级为4或5级的区域占拟划定廊道总面积比例不小于60%的城市空间划定为通风廊道范围,可称为拟划定区,拟划定区贯穿城区,构建是将位于拟划定通风廊道上的通风潜力较差的区域纳入通风廊道范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拟划定区若与城市夏冬季主导风向夹角小于30°、廊道宽度不小于200m、长度不小于2000m,则将其确定为一级通风廊道,拟划定区若与城市夏冬季主导风向夹角小于45°、廊道宽度不小于100m、长度不小于1000m,则将其确定为二级通风廊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制定指标体系进行通风效果验证将通风廊道规划后的城区通风效能提升情况进行量化,量化指标包括一级廊道通风能力指数、二级廊道通风能力指数两个指标,要求通风能力指数较通风廊道规划建设管控前提升至少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四中,生态管控区即位于划定廊道内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水体,该管控区域要求进行刚性边界控制、需满足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建筑布局控制要求,已建建设用地管控区强调结合城市更新逐步有机更新,更新地块需满足阻风绿、高宽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布局的控制要求;未建建设用地管控区强调规划预控,需满足阻风绿、高宽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布局的控制要求;污染产业严控区是指位于通风廊道主导风向上游的产业用地区域,强调产业准入门槛的控制。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从作用空间的范围界定、补偿空间的识别以及通风廊道的构建与验证、通风廊道的管控四个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针对城市整体通风能力提升的城市通风廊道,使得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城市通风廊道的规划结果精准、易于检测、方便管控。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从城市气象部门处获取近10年的城市气象数据,可以准确的识别城市夏季和冬季的主导风向,以及城市大气污染物集聚分布的情况,确保所识别的作用空间范围的准确性。3、本专利技术中,划定通风廊道边界划定的方法,首先对通风廊道的宽度、与主导风向的夹角、通风廊道长度作为基准设定,然后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共同划定通风廊道,即要识别出能作为通风廊道的城市区域,也要将位于廊道方向上的通风环境较差区域划入通风廊道范围内,从而形成贯穿型廊道;这种规划方法不仅是识别,还有构建的过程,对于通风廊道的管控方案是按照不同的区域分别提出的,这有利于所划定的通风廊道能在下层次规划中的传导实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城市通风潜力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的城市绿源分布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中通风廊道布局图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中规划管理图则示意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中绿源等级分类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中分裂窗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划定作用空间,将城市现状下垫面数据、城市规划用地数据分别导入城市气象生态分析软件,分析城市地表通风潜力等级,识别出城市通风环境较差的区域,通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反演得到地表温度,计算出城市热岛强度较高的区域;/n步骤二、划定补偿空间,采用卫星遥感影像反演的地表温度和土地利用类型这两个参数确定绿源等级,将其作为补偿空间;/n步骤三、确定城市通风廊道边界,在城市用地现状和规划图上叠加夏冬季主导风向、作用空间、补偿空间,将能够联通补偿空间与作用空间的区域,采用识别加构建的方法划定城市通风廊道边界,并通过指标体系进行通风效果验证;/n步骤四、通风廊道划分,将划定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分为生态管控区、已建建设用地管控区、未建建设用地管控区、污染产业严控区,并以图则的形式予以表达,以利于规划管理;/n步骤五、优化通风廊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划定作用空间,将城市现状下垫面数据、城市规划用地数据分别导入城市气象生态分析软件,分析城市地表通风潜力等级,识别出城市通风环境较差的区域,通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反演得到地表温度,计算出城市热岛强度较高的区域;
步骤二、划定补偿空间,采用卫星遥感影像反演的地表温度和土地利用类型这两个参数确定绿源等级,将其作为补偿空间;
步骤三、确定城市通风廊道边界,在城市用地现状和规划图上叠加夏冬季主导风向、作用空间、补偿空间,将能够联通补偿空间与作用空间的区域,采用识别加构建的方法划定城市通风廊道边界,并通过指标体系进行通风效果验证;
步骤四、通风廊道划分,将划定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分为生态管控区、已建建设用地管控区、未建建设用地管控区、污染产业严控区,并以图则的形式予以表达,以利于规划管理;
步骤五、优化通风廊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城市地表通风潜力表征的是空气流通能力,由天空开阔度和粗糙度长度共同确定,按通风能力由低到高共划分为5个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空间是通风环境较差的区域、热岛强度较高的区域、大气污染物集聚的区域的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卫星影像数据反演是指基于分裂窗算法,利用Landsat8/TIRS的第10、11通道反演地表温度;
分裂窗算法基本步骤如下:
1)、估计大气对地表热辐射的影响;
2)、从卫星观测到的热辐射总量中减去这部分影响得到地表热辐射强度;
3)、将这一热辐射强度转化可得相应的地表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采用卫星遥感影像提取土地类型和面积是指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识别,并按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闯田红张敏邓汗青李星银何冬燕曹靖吴必文周永鹏刘俊杰李传贵卢燕宇董炳智谢五三徐向远徐永程小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气候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