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数据丢失的计算机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系统
,具体为一种防止数据丢失的计算机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计算机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计算机是上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专利技术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系统指用于数据库管理的计算机硬软件及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需要大容量的主存以存放和运行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程序、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数据丢失的计算机系统,包括数据防丢失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防丢失系统(1)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防丢失系统(1)的输出端与显示单元(3)和报告打印模块(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防丢失系统(1)与数据传输防止丢失模块(5)、数据接收防止丢失模块(6)、数据发送防止丢失模块(7)和数据加密解密模块(8)实现双向连接,所述数据防丢失系统(1)与联网数据库(9)和数据缓冲模块(10)实现双向连接,所述数据传输防止丢失模块(5)包括数据传输验证模块(51)、数据传输延迟备份模块(52)、数据传输延迟对比模块(53)和数据传输二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数据丢失的计算机系统,包括数据防丢失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防丢失系统(1)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防丢失系统(1)的输出端与显示单元(3)和报告打印模块(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防丢失系统(1)与数据传输防止丢失模块(5)、数据接收防止丢失模块(6)、数据发送防止丢失模块(7)和数据加密解密模块(8)实现双向连接,所述数据防丢失系统(1)与联网数据库(9)和数据缓冲模块(10)实现双向连接,所述数据传输防止丢失模块(5)包括数据传输验证模块(51)、数据传输延迟备份模块(52)、数据传输延迟对比模块(53)和数据传输二次启动模块(54),所述数据传输验证模块(51)的输出端与数据传输延迟备份模块(5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延迟备份模块(52)的输出端与数据传输延迟对比模块(5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延迟对比模块(53)的输出端与数据传输二次启动模块(5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数据丢失的计算机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防止丢失模块(6)包括数据接收验证模块(61)、数据接收临时寄存模块(62)、数据接收补充模块(63)和数据接收日志保存模块(6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数据丢失的计算机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验证模块(61)的输出端与数据接收临时寄存模块(6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接收临时寄存模块(62)的输出端与数据接收补充模块(6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接收补充模块(63)的输出端与数据接收日志保存模块(6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数据丢失的计算机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发送防止丢失模块(7)包括数据发送备份模块(71)、数据发送二次补发模块(72)、数据发送反馈模块(73)和数据发送日志保存模块(7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止数据丢失的计算机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发送备份模块(71)的输出端与数据发送二次补发模块(7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岩,苏娜,尹成波,周雪芳,史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黄海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