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屏及电子设备,该显示屏包括柔性显示屏本体(100)、第一连接胶(200)和保护层(300),所述柔性显示屏本体(10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胶(200)与所述保护层(300)相连;所述保护层(300)包括第一保护层(310)、第二连接胶(320)和第二保护层(330),所述第二保护层(330)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胶(320)与所述第一保护层(310)相连,所述第二保护层(330)与所述第一连接胶(200)相连,且所述第二保护层(330)覆盖所述第一连接胶(200),所述第一保护层(310)覆盖所述第二连接胶(320)。该方案可以解决显示屏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需求不断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幕尺寸不断扩大,同时屏幕尺寸的增加通常会导致电子设备的整体尺寸变大,随之带来的就是不便于携带的问题。因此,目前对于电子设备的结构设计来说,较大的屏幕尺寸与便携性已经成为比较突出的矛盾。为了同时满足用户对于较大的屏幕尺寸与便携性的需求,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应运而生。此种电子设备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显示屏展平,进而可以获得更大的显示区域;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显示屏弯折,此时电子设备的整体尺寸减小,从而便于携带。上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可以包括柔性显示屏本体、连接胶和保护层,保护层可以通过连接胶与柔性显示屏本体相连,从而保护柔性显示屏本体。但是,此种保护层的强度偏弱,其对柔性显示屏本体的保护作用比较有限,导致显示屏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显示屏及电子设备,以解决显示屏容易损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包括柔性显示屏本体、第一连接胶和保护层,所述柔性显示屏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胶与所述保护层相连;所述保护层包括第一保护层、第二连接胶和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胶与所述第一保护层相连,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第一连接胶相连,且所述第二保护层覆盖所述第一连接胶,所述第一保护层覆盖所述第二连接胶。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柔性显示屏本体相连。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显示屏的保护层包括第一保护层、第二连接胶和第二保护层,第一保护层可以通过第二连接胶与第二保护层相连,从而形成层数更多的保护层。可见,该保护层的强度更高,从而可以更有力地保护柔性显示屏本体,使得显示屏不容易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
技术介绍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柔性显示屏本体、200-第一连接胶、300-保护层、310-第一保护层、320-第二连接胶、321-第一凸出部、322-第二凸出部、330-第二保护层、331-第一保护部、332-第二保护部、333-第三保护部、400-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显示屏,该显示屏为柔性结构,其可以进行弯折,从而可以通过展平操作获得更大的显示面积,同时通过弯折操作获得更小的收纳尺寸,以此满足用户对于更大的屏幕尺寸以及便携性的需求。可选地,该显示屏可以应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中,当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显示屏展平;当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显示屏被弯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显示屏可以包括柔性显示屏本体100、第一连接胶200和保护层300。柔性显示屏本体100可以作为显示屏的主体结构,该柔性显示屏本体100可以通过第一连接胶200与保护层300相连,使得保护层300与柔性显示屏本体100粘接在一起,从而保护柔性显示屏本体100。可选地,这里的第一连接胶200可以是光学胶,该光学胶具有比较优异的透光性,使得第一连接胶200既可以实现柔性显示屏本体100与保护层300之间的连接,又可以保证显示屏的透光性。另外,上述显示屏还可以包括电路板400,该电路板400与柔性显示屏本体100相连,从而可以实现柔性显示屏本体100的驱动,以实现显示屏的显示功能。可选地,这里的电路板400可以是柔性电路板。上述保护层300可以包括第一保护层310、第二连接胶320和第二保护层330,三者可以叠置在一起,从而形成多层结构。第二保护层330与第一连接胶200相连,且第二保护层330覆盖第一连接胶200,使得第二保护层330可以作为柔性显示屏本体100的内层保护结构。第二保护层330通过第二连接胶320与第一保护层310相连,且第一保护层310覆盖第二连接胶320,使得第一保护层310可以作为柔性显示屏本体100的外层保护结构。可选地,这里的第一保护层310和第二保护层330可以仅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使得整个保护层300的层数更多。可选地,上述第二连接胶320可以是光学胶,该光学胶具有比较优异的透光性,使得第二连接胶320既可以实现第一保护层310与第二保护层330之间的连接,又可以保证显示屏的透光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上述显示屏中,保护层300的层数有所增加,因此该保护层300的强度更高,从而可以更有力地保护柔性显示屏本体100,使得显示屏不容易损坏。上述第一保护层310和第二保护层330的材料可以灵活选择,所选择的材料可以使第一保护层310和第二保护层330为柔性结构,同时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使得第一保护层310和第二保护层330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可选地,第一保护层310可以为聚酰亚胺保护层,也就是说,第一保护层310的材料可以是聚酰亚胺,此种材料具有较好的柔性,进而便于显示屏进行弯折;同时,此种第一保护层310的厚度可以设置得比较小(例如,第一保护层310的厚度可以小于或等于100um),以便于控制整个显示屏的厚度;并且,此种第一保护层310更容易上色。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层330为柔性玻璃保护层。即,第二保护层330的材料可以是柔性玻璃,此种材料具有较好的柔性,同时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柔性显示屏本体100。进一步地,第二保护层330的材料可以是具有柔性的强化玻璃,以使第二保护层330的保护效果更佳。柔性显示屏本体100可以弯折,其具体可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第三区域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可选地,这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可以采用平面结构,第三区域可以是柔性显示屏本体100的弯折部分,第三区域可以采用弧形结构。此时,第二保护层330可以包括第一保护部331、第二保护部332和第三保护部333,第一保护部331对应第一区域设置,第二保护部332对应第二区域设置,第三保护部333对应第三区域设置。采用此种结构后,柔性显示屏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均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保护,从而使得显示屏更不容易损坏。上述第一保护部331、第二保护部332和第三保护部333可以彼此直接相连,从而形成一体式结构。但是,为了更便于显示屏弯折,可以使第一保护部331与第三保护部333之间具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显示屏本体(100)、第一连接胶(200)和保护层(300),所述柔性显示屏本体(10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胶(200)与所述保护层(300)相连;/n所述保护层(300)包括第一保护层(310)、第二连接胶(320)和第二保护层(330),所述第二保护层(330)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胶(320)与所述第一保护层(310)相连,所述第二保护层(330)与所述第一连接胶(200)相连,且所述第二保护层(330)覆盖所述第一连接胶(200),所述第一保护层(310)覆盖所述第二连接胶(3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显示屏本体(100)、第一连接胶(200)和保护层(300),所述柔性显示屏本体(10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胶(200)与所述保护层(300)相连;
所述保护层(300)包括第一保护层(310)、第二连接胶(320)和第二保护层(330),所述第二保护层(330)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胶(320)与所述第一保护层(310)相连,所述第二保护层(330)与所述第一连接胶(200)相连,且所述第二保护层(330)覆盖所述第一连接胶(200),所述第一保护层(310)覆盖所述第二连接胶(3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310)为聚酰亚胺保护层;和/或,所述第二保护层(330)为柔性玻璃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本体(100)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所述第二保护层(330)包括第一保护部(331)、第二保护部(332)和第三保护部(333),所述第一保护部(331)对应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所述第二保护部(332)对应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所述第三保护部(333)对应所述第三区域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部(331)与所述第三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亮飞,宫经波,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