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表面除臭剂喷雾覆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482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污泥表面除臭剂喷雾覆盖装置,包括固定底板、除臭剂储藏箱、主壳体、内径管和第一支撑杆,所述固定底板的左侧顶端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柱,且第一支撑柱的左侧表面固定有控制按钮,所述固定底板的顶端表面固定有除臭剂储藏箱,且除臭剂储藏箱的底端内壁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顶端连接有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左侧表面固定有风机,所述主壳体的内壁开设有过水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过水道、第一连接板和微孔网,能使该装置的喷雾覆盖更加均匀,且该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滑动块、内径管和第二限位槽,能有效调节该装置的喷雾覆盖面积和喷雾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表面除臭剂喷雾覆盖装置
本技术涉及喷雾装置
,具体为污泥表面除臭剂喷雾覆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污泥中砂粒的含量普遍偏高,砂粒分布结构也与国外有明显不同,虽然近年来引进了大量的沉砂池系统,但效果并不乐观,且污泥在污泥处理厂堆积也会带来巨大的麻烦,污水处理厂中的污泥有浓烈的臭味,严重的污染了现场运行人员的工作环境,此时就需要对污泥进行除臭,在散发臭味的污泥表面均匀喷覆一层除臭剂。目前现有的喷雾装置,在喷射时,喷射出的雾滴的大小不够均匀,当这些雾滴喷射在污泥表面时,对于污泥的覆盖面积也会大小不一,造成覆盖效果不佳的问题,且现有的喷雾装置在调节射程方面,大部分是通过给水加压,增加风机的转速来解决,虽然能有效增加射程,但是调节的方式过于繁琐,而且调节射程后随之而来的巨大的噪音和能源的浪费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亟需污泥表面除臭剂喷雾覆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污泥表面除臭剂喷雾覆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装置喷雾水滴大小不够均匀,且调节射程的方式过于繁琐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污泥表面除臭剂喷雾覆盖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除臭剂储藏箱(2)、主壳体(9)、内径管(13)和第一支撑杆(1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的左侧顶端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柱(3),且第一支撑柱(3)的左侧表面固定有控制按钮(4),所述固定底板(1)的顶端表面固定有除臭剂储藏箱(2),且除臭剂储藏箱(2)的底端内壁固定有水泵(5),所述水泵(5)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软管(6),所述第一软管(6)的顶端连接有主壳体(9),所述主壳体(9)的左侧表面固定有风机(7),所述主壳体(9)的内壁开设有过水道(8),所述主壳体(9)的内壁固定有第一连接板(11),且第一连接板(11)的右侧固定有微孔网...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泥表面除臭剂喷雾覆盖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除臭剂储藏箱(2)、主壳体(9)、内径管(13)和第一支撑杆(1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的左侧顶端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柱(3),且第一支撑柱(3)的左侧表面固定有控制按钮(4),所述固定底板(1)的顶端表面固定有除臭剂储藏箱(2),且除臭剂储藏箱(2)的底端内壁固定有水泵(5),所述水泵(5)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软管(6),所述第一软管(6)的顶端连接有主壳体(9),所述主壳体(9)的左侧表面固定有风机(7),所述主壳体(9)的内壁开设有过水道(8),所述主壳体(9)的内壁固定有第一连接板(11),且第一连接板(11)的右侧固定有微孔网(10),所述主壳体(9)的右侧连接有出雾喷口(19),且出雾喷口(19)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1),所述第二限位槽(21)的内部插设有第一滑动块(12),所述第一滑动块(12)的底端连接有内径管(13),且内径管(13)的底端固定有限位滑块(18),所述限位滑块(18)抵接在第一限位槽(20)的内部,所述主壳体(9)的正面铰接有第二连接板(17),所述主壳体(9)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柱(14),且第二支撑柱(14)的右侧表面固定有伸缩杆(15),所述第二支撑柱(14)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晨平赵伊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仙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