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475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脱油机,包括机架、固设在机架内的底板一、固设在底板一上的支撑机构、可转动连接在支撑机构上的离心脱油机构以及旋转驱动机构,还包括集料机构,集料机构包括集料斗、固定环、垫块一、垫块二和挡料装置,垫块一和垫块二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机架的顶板上,固定环的Y轴向两侧分别设有一体结构的耳板一和耳板二,耳板一和耳板二分别固设在垫块一和垫块二上,固定环套设在集料斗下方外围,集料斗的底面高于固定环的底面,挡料装置包括张合驱动组件、挡板一和挡板二,挡板一和挡板二沿X轴向对称设置在垫块一和垫块二之间,挡板一和挡板二均在机架的顶板与固定环之间滑动,挡板一和挡板二均与张合驱动组件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油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是一种脱油机。
技术介绍
通过冷镦机或数控机床加工出来的紧固件需要进行下一步的离心脱油工序以尽可能地去除紧固件表面残留的油,离心脱油工序一般通过脱油机实现,脱油机与自动上料机进行对接,现有技术中脱油机每次工作前都需要等待自动上料机对其投放紧固件,这过程的缺点是:脱油机等待投料完成的时间长,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缩短投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脱油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脱油机,包括机架、固设在所述机架内的底板一、固设在所述底板一上的支撑机构、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离心脱油机构以及与所述支撑机构固定连接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机架的顶板上开设有通孔一,所述机架沿X轴向两侧分别设有出料口和排油口,所述离心脱油机构的从动端与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离心脱油机构以从动端的轴线为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使离心脱油机构的开口朝向通孔一或出料口,还包括集料机构,所述集料机构包括集料斗、固定环、垫块一、垫块二和挡料装置,所述垫块一和垫块二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机架的顶板上,所述固定环的Y轴向两侧分别设有一体结构的耳板一和耳板二,所述耳板一和耳板二分别固设在垫块一和垫块二上,所述固定环套设在集料斗下方外围,所述集料斗的底面高于固定环的底面,所述挡料装置包括张合驱动组件、挡板一和挡板二,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沿X轴向对称设置在垫块一和垫块二之间,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均在机架的顶板与固定环之间滑动,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均与张合驱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张合驱动组件驱动挡板一和挡板二沿X轴向做张合运动使通孔一敞开或关闭。进一步地,所述张合驱动组件包括X轴向直线导轨一、X轴向直线导轨二、Z字形板一、Z字形板二、Z字形牵引板一、Z字形牵引板二、X轴向驱动组件一和X轴向驱动组件二,所述X轴向直线导轨一和X轴向直线导轨二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机架的顶板上,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均位于X轴向直线导轨一和X轴向直线导轨二之间,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的Y轴向一侧分别通过Z字形板一和Z字形牵引板一与X轴向直线导轨一连接,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的Y轴向另一侧分别通过Z字形牵引板连接二和Z字形板二与X轴向直线导轨二连接,所述Z字形牵引板一和Z字形牵引板二分别沿Y轴向背向延伸有一体结构的延伸板一和延伸板二,所述延伸板一和延伸板二分别悬空在X轴向直线导轨一和X轴向直线导轨二外,所述延伸板一和延伸板二分别与X轴向驱动组件一和X轴向驱动组件二的驱动端驱动连接,所述X轴向驱动组件一和X轴向驱动组件二联动,所述X轴向驱动组件二和X轴向驱动组组件一的驱动方向相反,所述X轴向驱动组件一驱动延伸板一联动Z字形牵引板一带动挡板一沿X轴向做直线运动,所述X轴向驱动组件二驱动延伸板二联动Z字形牵引板二带动挡板二沿X轴向做直线运动。进一步地,所述X轴向驱动组件一和X轴向驱动组件二的组成相同,所述X轴向驱动组件一包括L形的气缸固定座、气缸和鱼眼接头一,所述气缸固定座固设在机架的顶板上,所述气缸的尾部与气缸固定座铰接,所述鱼眼接头一端套装在气缸的驱动端外围,所述鱼眼接头一另一端与延伸板一铰接。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块、液压缸固定座、液压缸和鱼眼接头二,所述驱动块长度方向一端设有夹紧孔一,所述夹紧孔一套设在从动端外围,所述驱动块另一端与鱼眼接头二一端铰接,所述鱼眼接头二另一端套装在液压缸的驱动端外围,所述液压缸的尾部与气缸固定座铰接,所述液压缸驱动鱼眼接头二带动驱动块传动从动端联动离心脱油机构以从动端的轴线为旋转轴做旋转运动。进一步地,还包括缓冲器和缓冲器固定座,所述缓冲器固定座与支撑机构固定连接并与旋转驱动机构同一侧,所述缓冲器固定座设有夹紧孔二,所述夹紧孔二套设在缓冲器外围,当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离心脱油机构的延伸端带动离心脱油机构做旋转运动使离心脱油机构的开口相对于通孔一时,所述驱动块完全压缩缓冲器的缓冲端。进一步地,所述离心脱油机构包括外桶、离心内桶和电机,所述外桶的外圆周壁上固设有转轴一和转轴二,所述转轴一和转轴二同轴线并均与Y轴向同向,所述转轴一和转轴二分别可转动连接在支撑机构上,所述从动端为转轴一延伸出支撑机构的端部,所述外桶的桶底开设有出油口,所述离心内桶套设于外桶内,所述离心内桶的圆周壁上开设有多个脱油孔,所述离心内桶的桶底背向离心内桶的开口方向延伸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套装在电机的输出轴外围,所述轴套与外桶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与外桶的桶底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Y轴向一外侧壁上设有溢流孔和溢流槽,所述溢流孔低于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溢流孔与溢流槽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挡油框,所述挡油框由四块首尾相接的竖板围成,所述挡油框固设在机架的顶板上,所述挡料装置位于挡油框内。进一步地,还包括验料盒,所述验料盒安装在机架的外侧壁上并位于出料口正下方,所述验料盒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验料盒沿X轴向远离出料口一侧设有出口,所述出口处设有活动门。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门为插板,所述插板上方设有一体结构的倒U形弯曲部,所述验料盒包括L形钣金件一、L形钣金件二、V形钣金件和接料盒,所述接料盒安装在L形钣金件一和L形钣金件二的X轴向一侧之间,所述L形钣金件一和L形钣金件二另一侧均与机架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出口为矩形孔,所述V形钣金件分别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接料盒的内侧壁上并分别与矩形孔间隔设置形成与活动门适配的插槽,所述活动门通过插槽插装在V形钣金件与矩形孔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通过离心脱油机构对紧固件进行离心脱油的工序时,张合驱动组件驱动挡板一和挡板二沿X轴向做合并运动实现关闭通孔一,这时自动上料机可提前将紧固件投放到集料斗中一直到装满集料斗为止,集料斗的容量与离心脱油机构的工作容量基本相同,当本技术完成一个工作周期需要再次对离心脱油机构进行投料时,张合驱动组件驱动挡板一和挡板二沿X轴向做张开运动实现打开通孔一,集料斗内的紧固件依次经过通孔一和离心脱油机构的开口掉落在离心脱油机构内实现一次性投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集料机构可以利用离心脱油机构工作期间提前将下一次待投放的物料进行收集,当需要再次对离心脱油机构进行投料时,通过集料机构能一次性投料,实现缩短了本技术等待投料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一种脱油机的立体示意图。图2:一种脱油机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一种脱油机的集料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一种脱油机的离心脱油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图5:一种脱油机的离心脱油机构与旋转驱动机构的组装示意图。图6:一种脱油机的验料盒与活动门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1和图3,一种脱油机,包括机架1、固设在机架1内的底板一2、固设在底板一2上的支撑机构3、固设在底板一2上的支撑机构3、可转动连接在支撑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油机,包括机架、固设在所述机架内的底板一、固设在所述底板一上的支撑机构、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离心脱油机构以及与所述支撑机构固定连接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机架的顶板上开设有通孔一,所述机架沿X轴向两侧分别设有出料口和排油口,所述离心脱油机构的从动端与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离心脱油机构以从动端的轴线为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使离心脱油机构的开口朝向通孔一或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料机构,所述集料机构包括集料斗、固定环、垫块一、垫块二和挡料装置,所述垫块一和垫块二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机架的顶板上,所述固定环的Y轴向两侧分别设有一体结构的耳板一和耳板二,所述耳板一和耳板二分别固设在垫块一和垫块二上,所述固定环套设在集料斗下方外围,所述集料斗的底面高于固定环的底面,所述挡料装置包括张合驱动组件、挡板一和挡板二,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沿X轴向对称设置在垫块一和垫块二之间,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均在机架的顶板与固定环之间滑动,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均与张合驱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张合驱动组件驱动挡板一和挡板二沿X轴向做张合运动使通孔一敞开或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油机,包括机架、固设在所述机架内的底板一、固设在所述底板一上的支撑机构、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离心脱油机构以及与所述支撑机构固定连接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机架的顶板上开设有通孔一,所述机架沿X轴向两侧分别设有出料口和排油口,所述离心脱油机构的从动端与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离心脱油机构以从动端的轴线为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使离心脱油机构的开口朝向通孔一或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料机构,所述集料机构包括集料斗、固定环、垫块一、垫块二和挡料装置,所述垫块一和垫块二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机架的顶板上,所述固定环的Y轴向两侧分别设有一体结构的耳板一和耳板二,所述耳板一和耳板二分别固设在垫块一和垫块二上,所述固定环套设在集料斗下方外围,所述集料斗的底面高于固定环的底面,所述挡料装置包括张合驱动组件、挡板一和挡板二,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沿X轴向对称设置在垫块一和垫块二之间,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均在机架的顶板与固定环之间滑动,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均与张合驱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张合驱动组件驱动挡板一和挡板二沿X轴向做张合运动使通孔一敞开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合驱动组件包括X轴向直线导轨一、X轴向直线导轨二、Z字形板一、Z字形板二、Z字形牵引板一、Z字形牵引板二、X轴向驱动组件一和X轴向驱动组件二,所述X轴向直线导轨一和X轴向直线导轨二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机架的顶板上,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均位于X轴向直线导轨一和X轴向直线导轨二之间,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的Y轴向一侧分别通过Z字形板一和Z字形牵引板一与X轴向直线导轨一连接,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的Y轴向另一侧分别通过Z字形牵引板连接二和Z字形板二与X轴向直线导轨二连接,所述Z字形牵引板一和Z字形牵引板二分别沿Y轴向背向延伸有一体结构的延伸板一和延伸板二,所述延伸板一和延伸板二分别悬空在X轴向直线导轨一和X轴向直线导轨二外,所述延伸板一和延伸板二分别与X轴向驱动组件一和X轴向驱动组件二的驱动端驱动连接,所述X轴向驱动组件一和X轴向驱动组件二联动,所述X轴向驱动组件二和X轴向驱动组组件一的驱动方向相反,所述X轴向驱动组件一驱动延伸板一联动Z字形牵引板一带动挡板一沿X轴向做直线运动,所述X轴向驱动组件二驱动延伸板二联动Z字形牵引板二带动挡板二沿X轴向做直线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向驱动组件一和X轴向驱动组件二的组成相同,所述X轴向驱动组件一包括L形的气缸固定座、气缸和鱼眼接头一,所述气缸固定座固设在机架的顶板上,所述气缸的尾部与气缸固定座铰接,所述鱼眼接头一端套装在气缸的驱动端外围,所述鱼眼接头一另一端与延伸板一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孟王小江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乐达五金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