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9442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模组用光学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复合膜不能兼顾辉度增益、遮盖性和解干涉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光学复合膜包括:第一层光学膜和第二层光学膜;第一层光学膜置于第二层光学膜上方,两者通过贴合层粘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层光学膜依次包括微透镜结构层,第一层基材层;所述第二层光学膜依次包括棱镜层,第二层基材层,和背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复合膜,可以提升辉度增益效果,具有好的遮盖效果,同时具有优异的解干涉性能。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微透镜膜的制备方法,使微透镜结构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模组用光学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中具有增亮作用和扩散作用的光学薄膜一般包括增亮膜、微透镜膜、扩散膜三种。随着液晶显示近年来朝着‘大尺寸’,‘轻薄化’的趋势发展,高性能光学膜的需求将大量增加,在目前光学显示器超薄化趋势下,如何设计合适的产品将背光模组进一步减薄是各组件厂开始考虑的课题。因此将增光膜,微透镜膜,扩散膜等进行光学复合化,则因为其可以适应目前超薄化和大尺寸化的趋势,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焦点。光学复合膜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学膜升级品种,凭着较高的组装良率、较低的综合成本、良好的抗翘曲效果、更多的薄型化空间,已经成为光学膜的另一个新的制高点。增亮膜因其具有较高的亮度,常被用来作为复合膜的其中一层或者多层材料的选择,增亮膜主要通过在基材上微复制一层微棱镜结构,把光学收集到有效视角范围内,可以提升液晶显示器的亮度,但是其结构规则,特别是棱镜结构作为最上层使用时容易产生干涉。微透镜膜兼具光学增亮膜和光学扩散膜的功能,用于增强发光面的亮度以及扩宽光学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复合膜包括:第一层光学膜和第二层光学膜;第一层光学膜置于第二层光学膜上方,两者通过贴合层粘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层光学膜自上至下依次包括微透镜结构层,第一层基材层;所述第二层光学膜自上至下依次包括棱镜层,第二层基材层,和背涂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复合膜包括:第一层光学膜和第二层光学膜;第一层光学膜置于第二层光学膜上方,两者通过贴合层粘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层光学膜自上至下依次包括微透镜结构层,第一层基材层;所述第二层光学膜自上至下依次包括棱镜层,第二层基材层,和背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结构层包括微透镜结构和胶水层,所述微透镜结构通过胶水层粘结在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所述微透镜结构和胶水层的材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在制备过程中,所述微透镜结构和胶水层一体成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光学膜的微透镜结构为弧形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的宽度为10-100μm,高宽比为0.6-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的占空比为85%-9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层光学膜中,所述微透镜结构层中的微透镜为半球形,所述半球形微透镜的宽度为10-100μm,高宽比为0.3-0.6,占空比为60-95%,微透镜采用的液体树脂的折射率为1.44-1.60,所述第一层基材层的材质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一种,所述第一基材层的厚度为38-250μm;在第二层光学膜中,所述棱镜层的条形棱镜结构的间距为20-90μm,棱镜结构采用的树脂的折射率是1.53-1.58,所述第二层基材层的材质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一种,所述第二基材层的厚度为38-250μm;所述贴合层厚度为0.5-5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层光学膜中,所述微透镜结构层中的微透镜为半球形,半球形微透镜的宽度(直径)为20-60μm,高宽比为0.3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余洋张毅于振江陈胜叶群朱建辉顾春红张彦唐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