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元配气火花试验装置、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爆火花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三元配气火花试验装置、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在进行火花试验上,由于各国的安全火花试验装置不同,造成彼此之间数据相互矛盾。70年代初,德国的火花试验装置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为标准火花试验装置目前,世界各成员国依然采用IEC标准的安全火花实验装置。国内防爆检验机构也纷纷对本安火花装置进行研究和开发,其中以重庆煤科院以及上海防爆检验站研发的为主。在GB3836.4-2010《爆炸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i”保护的设备》中,对本质安全型设备的火花试验,要求增加一定的安全系数,增加安全系数的方法在上述标准中提到有两种方法:在实验时,通过升高电压或电流来增加安全系数或如果这种情况不适应,可通过使用更严酷的爆炸性试验混合物满足安全系数的要求。基于以上描述的国内外本安火花试验装置现状,但不论是哪种本安火花试验装置,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只能实现二元配气;本安火花试验装置只能二元配气,导致在进行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元配气火花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爆外壳、底板和用于在爆炸性试验混合物内产生闭合火花和开路火花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钨丝、极握、第一导电螺杆、第二导电螺杆、镉盘、传动齿轮、电机、第一电流输入件和第二电流输入件;/n隔爆外壳固定在底板上,隔爆外壳和底板形成可容纳爆炸性试验混合物的空腔,底板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钨丝、极握、镉盘、第一导电螺杆的上端、第二导电螺杆的上端均设置在空腔内,第一导电螺杆的上端固定有极握,极握的底部设置有垂直向下的钨丝,第二导电螺杆的上端固定有镉盘;极握、钨丝和镉盘构成一组电极;第二导电螺杆的中部和第一导电螺杆中部均固定在传动齿轮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元配气火花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爆外壳、底板和用于在爆炸性试验混合物内产生闭合火花和开路火花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钨丝、极握、第一导电螺杆、第二导电螺杆、镉盘、传动齿轮、电机、第一电流输入件和第二电流输入件;
隔爆外壳固定在底板上,隔爆外壳和底板形成可容纳爆炸性试验混合物的空腔,底板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钨丝、极握、镉盘、第一导电螺杆的上端、第二导电螺杆的上端均设置在空腔内,第一导电螺杆的上端固定有极握,极握的底部设置有垂直向下的钨丝,第二导电螺杆的上端固定有镉盘;极握、钨丝和镉盘构成一组电极;第二导电螺杆的中部和第一导电螺杆中部均固定在传动齿轮上,第一导电螺杆的下端和电机连接,第一电流输入件的一端和第一导电螺杆连接;第二电流输入件的一端和第二导电螺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配气火花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压板、夹钳和绝缘板;
绝缘板固定在夹钳的下端,隔爆外壳依次通过承压板、夹紧螺栓固定夹钳下,底板的两端均穿过夹钳,和夹钳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元配气火花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绝缘支撑件、第二绝缘支撑件、用于固定第一电流输入件的第一绝缘螺栓、用于固定第二电流输入件的第二绝缘螺栓;第一绝缘螺栓、第二绝缘螺栓均固定在绝缘板上;第一导电螺杆穿过底板后通过第一绝缘支撑件固定;第二导电螺杆穿过底板后通过第二绝缘支撑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配气火花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钨丝的数量为4,4根钨丝固定在圆周直径为50mm的极握上,极握与镉盘之间的距离为10mm,分别驱动镉盘和极握的第二导电螺杆、第一导电螺杆相隔3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配气火花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爆外壳为金属隔爆外壳,金属隔爆外壳为容积为250cm3,能够承受1.5MPa以上爆炸冲击压力的爆炸容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配气火花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隔爆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观察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林,刘柏清,蒋漳河,刘树林,黄莹,张锦辉,李世光,陈志明,封昌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