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办公椅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改良的办公椅,办公椅的背垫由外围背垫、内围背垫和背垫连杆组成,外围背垫中部掏空,内围背垫位于外围背垫的中部掏空处,背垫连杆连接内围背垫和外围背垫,内围背垫的下端设置有一个连接在背垫连杆上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可以调节内围背垫的顶腰点的位置,使办公椅可以适应不同身材的人;另外,内围背垫与外围背垫之间存在一条狭缝,座垫上亦设有一条狭缝,通过风性好,背垫的散热性好;内围背垫易拆卸和安装,内围背垫是可替换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办公椅
,特指一种改良的办公椅。技术背景办公椅包括背垫和座垫,传统办公椅的背垫是不可调节的,因此背垫的 顶腰点(或称顶腰位置)亦是不可调节的,办公椅不能适应不同身材的人。另外,传统的办公椅的背垫是连续的一个面,背垫无法通风,背垫的散 热性极差,特别是对于皮革类的背垫。传统办公椅还存在以下缺陷,办公椅的背垫是不可拆卸的,背垫不易清 洗,且不可替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良的办公椅,该 种办公椅的背垫是可调节的,背垫上固定有腰靠,背垫的顶腰点可调节,且 背垫散热性好,背垫易清洗,可替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背垫、 座垫,背垫由外围背垫、内围背垫和背垫连杆组成,外围背垫中部掏空,内 围背垫位于外围背垫的中部掏空处,背垫连杆连接内围背垫和外围背垫,所 述背垫连杆固定在外围背垫上,内围背垫的上端连接在背垫连杆上,内围背 垫的下端设置有一个连接在背垫连杆上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为用于调节内围背垫的上下位置的上下调节装置,上下调 节装置为丝杆调节机构或推杆调节机构。所述调节装置为用于调节内围背垫的下端的前后位置的前后调节装置, 前后调节装置为丝杆调节机构或推杆调节机构。 所述内围背垫与外围背垫之间有一条狭缝, 所述内围背垫的中部固定有一个腰靠。所述内围背垫包括内框、外框和带有细孔的网布,连接件固定内框和外 框,网布的边缘压嵌在内框和外框之间。 所述连接件为螺钉。所述座垫包括左座垫、右座垫和座垫连杆,座垫连杆连接固定左座垫和 右座垫,左座垫和右座垫之间有一条狭缝。所述背垫连杆的下端延伸至座垫的底部,背垫连杆连接背垫和座垫。 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背垫由外围背垫、内围背垫和背垫连杆组成, 外围背垫中部掏空,内围背垫位于外围背垫的中部掏空处,背垫连杆连接并 内围背垫和外围背垫,内围背垫的下端设置有一个连接在背垫连杆上的调节 装置,通过调节装置可以调节内围背垫的顶腰点的位置(或称顶腰位置),使 办公椅可以适应不同身材的人;另外,内围背垫与外围背垫之间有一条狭缝, 座垫上亦设有一条狭缝,背垫和座垫均具有良好的通过风性能,背垫的散热 性好;内围背垫是由内框、外框和网布组装而成的,内围背垫易拆卸和安装, 且内围背垫是可替换的。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右后方视角的视图;附图3为附图1的后上方视角的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内围背垫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4的分解图;附图6为内围背垫上安装有网布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附图1至6,办公椅包括背垫、座垫,(办公椅的底座及椅脚 部分未画出。)背垫由外围背垫1、内围背垫2和背垫连杆3组成,外围背垫 l中部掏空,背垫连杆3连接内围背垫2和外围背垫1,背垫连杆3固定在外 围背垫1上,背垫连杆3由两根竖向杆件和一根横向杆件组成,背垫连杆3 整体上呈"卄"形。所述内围背垫2的上端连接在背垫连杆3上。更进一步说,其是在背垫 连杆3的两个竖向杆件的上端分别设置一个连接部,内围背垫2的上端固定 在该两个连接部上,使内围背垫2的下端可旋转或摆动一个角度。所述内围背垫2的下端设置有一个调节装置4,所述调节装置4为前后调 节装置,前后调节装置连接在背垫连杆3上,前后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内围背 垫2下端的前后位置。所述内围背垫2位于外围背垫1的中部掏空处,内围背垫2与外围背垫1 之间有一条狭缝5,该狭缝5有利于办公椅背垫的通风,特别是对于外部披有 皮革类垫套的背垫,其作用更加明显。且通过前后调节装围置可调节内围背 垫2的下端的前后位置,即调节内围背垫2的顶腰点的上下高度(或称顶腰 位置),使办公椅可以适应不同身材的人,不同的人坐在该椅子上时都具有一 个较好的舒适感。所述背垫连杆3的下端固定一个背弯板17,背弯板17的下端固定在座垫 上,背弯板17连接背垫和座垫。当然,所述背垫连杆3的下端可直接延伸至 座垫的底部,通过背垫连杆3连接背垫和座垫。所述内围背垫2的中部固定有一个腰靠6,腰靠6在内围背垫2上形成一 个明显的顶腰点,腰靠6刚好顶在人的腰部位置,使坐在该办公椅上的人具 有较好的舒适感。所述前后调节装置为丝杆调节机构,丝杆调节机构包括丝杆18、螺母, 螺母固定在背垫连杆3上,丝杆18横向安装,丝杆18与螺母螺旋配合,丝 杆18的一端为手拧把手,丝杆18的另一端与固接在内围背垫2上的横向杆 件19活动连接,通过旋转手拧把手即可使丝杆18驱动横向杆件19前后运动, 即调节了内围背垫2的下端的前后位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当然所述 前后调节装置亦可以为推杆调节机构,(所述推杆调节机构为现有技术中的常 用机构,因此本实施例不提供附图。)推杆调节机构包括推杆和锁定机构,锁 定机构固定于背垫连杆3上,推杆的一端与固接在内围背垫2上的横向杆件 19连接,通过推杆可推动横向杆件19前后运动,并将推杆锁定在其所在的位 置上,即调节内围背垫2的下端的前后位置,前后调节装置亦可以为其它类 型的调节机构,只要达到调节内围背垫2的下端的前后位置的目的即可。所述内围背垫2包括内框7、外框8和带有细孔的网布9,连接件固定内 框7和外框8。所述连接件为螺钉14,内框7沿其框体开设有多个通孔15, 外框8上则开设有螺纹孔16,螺纹孔16对应各个通孔15,网布9的边缘压 嵌在内框7和外框8之间,再通过各个通孔15将螺钉14上紧在螺纹孔16内, 将内框7和外框8固定在一起,内框7和外框8将网布9张紧并固定住,由 于网布9上有细孔,网布9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透过网布9能观察到背垫 上的背垫连杆3。此种结构的内围背垫2,由于内框7、外框8和网布9的安装和拆卸均十 分简单,因此对内围背垫2的清洗十分方便,且其具有可替换性,生产厂家可配套多种不同款式、颜色的网布9,使用者可根据个人的喜好可自行替换不 同款式、颜色的网布9,为个人提供更多的选择。所述座垫包括左座垫10、右座垫11和两个座垫连杆12,该两个座垫连 杆12连接并固定左座垫IO和右座垫11,左座垫IO和右座垫11之间有一条 狭缝13。该狭缝13与背垫上的狭缝5的作用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当然, 所述座垫亦可以为两个以上的小座垫组成,各个小座垫固定于与其相应的座 垫连杆12上。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与实施例l相同,其不同之处仅在于所 述的调节装置为上下调节装置,上下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内围背垫2的上下位 置,所述上下调节装置为丝杆调节机构。(由于本实施例的办公椅及其丝杆调 节机构均与实施例1所示结构相同或相似,因此本实施例不提供相关的附图。)所述丝杆调节机构包括丝杆、螺母,螺母固定在背垫连杆上,丝杆竖向 安装,丝杆与螺母螺旋配合,丝杆的一端为手拧把手,丝杆的另一端与固接 在内围背垫上的横向杆件活动连接,通过旋转手拧把手即可使丝杆驱动横向 杆件上下运动,即调节内围背垫的上下位置,从而调节内围背垫的顶腰点的 位置。所述内围背垫的上端与背垫连杆上端的连接部连接,连接部的一端铰接 在背垫连杆上,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内围背垫的上端铰接,连接部的两端分别 形成一个活目,使内围背垫可以实现上下移动。当然,所述内围背垫的上端 与背垫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办公椅,它包括背垫、座垫,其特征在于:背垫由外围背垫(1)、内围背垫(2)和背垫连杆(3)组成,外围背垫(1)中部掏空,内围背垫(2)位于外围背垫(1)的中部掏空处,背垫连杆(3)连接内围背垫(2)和外围背垫(1),所述背垫连杆(3)固定在外围背垫(1)上,内围背垫(2)的上端连接在背垫连杆(3)上,内围背垫(2)的下端设置有一个连接在背垫连杆(3)上的调节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东锡,
申请(专利权)人:郑素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