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全式智能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29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全式智能传感器,包括传感器主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传感器主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半圆柱体和连接筒,所述半圆柱体与所述连接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筒外侧,所述连接筒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侧,通过在智能传感器本体外增设球形壳体,并填充防水橡胶防止雨水浸入,对于传感器和智能仪表等电子元件也涂有防水涂层,最大程度的延长传感器对自然的侵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全式智能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
,尤其涉及一种自全式智能传感器。
技术介绍
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与一般传感器相比,智能传感器具有以下三个优点:通过软件技术可实现高精度的信息采集,而且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编程自动化能力;功能多样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矿山、机械、大坝、地质、水文等行业中测量各种气体和流体的压力、压差、流量和流体的高度和重量,但是目前的智能传感器多应用于自然环境而没有针对多变的自然环境做出相应的设置,自然天气下的雨雪雷等天气会对智能传感器造成损耗,从而影响智能传感器的使用寿命,相应也会增加修理或更换的次数,造成人力的浪费,因此,一种针对自然天气,能在自然环境下长时间工作的自全式智能传感器成为了迫切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能在自然环境下长时间工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全式智能传感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自全式智能传感器,包括传感器主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传感器主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半圆柱体和连接筒,所述半圆柱体与所述连接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筒外侧,所述连接筒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侧。其中,所述传感器主体包括传感器和智能仪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智能仪表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智能仪表位于所述传感器下侧。其中,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智能仪表的表面都具有电子涂层剂。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防水橡胶和外壳,所述防水橡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防水橡胶位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外壳与所述连接筒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贯穿所述外壳和所述防水橡胶,并与所述传感器本体相连。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引流槽。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外侧具有导线孔。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材质均为塑料。其中,所述半圆柱体以任一长边为共有轴,呈V字型对称设置。其中,所述半圆柱体的长边上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螺纹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智能传感器本体外增设球形壳体,并填充防水橡胶防止雨水浸入,对于传感器和智能仪表等电子元件也涂有防水涂层,最大程度的延长传感器对自然的侵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全式智能传感器斜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全式智能传感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全式智能传感器剖视结构示意图。10-传感器主体、20-第一壳体、30-第二壳体、11-传感器、12-智能仪表、21-防水橡胶、22-外壳、31-引流槽、32-半圆柱体、33-连接筒、34-导线孔、321-共有轴、322-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全式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主体10、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所述传感器主体10与所述第一壳体20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20内部,所述第一壳体20与所述第二壳体30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30内部,所述第二壳体30包括半圆柱体32和连接筒33,所述半圆柱体32与所述连接筒3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筒33外侧,所述连接筒33与所述第一壳体20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20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传感器主体10外侧增设两个壳体来达到防雨水的目的,壳体为圆柱体,能避免积雪,同时壳体材料为塑料,能避免雷击,能增长在自然环境中工作的智能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主体10包括传感器11和智能仪表12,所述传感器型号为IGMF015GSP,所述传感器11与所述智能仪表1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20内,所述智能仪表12位于所述传感器11下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11在测量多种物理量和化学量后,通过所述智能仪表12完成信息存储、传输和自检功能,所述智能仪表12和所述传感器11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20中是为了得到更好的保护,以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11和所述智能仪表12的表面都具有电子涂层剂。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电子涂层剂型号为3MNovec2704电子涂层剂,使用电子涂层剂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智能仪表12以及传感器11在少量水汽中被腐蚀,以保证更长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20包括防水橡胶21和外壳22,所述防水橡胶21与所述外壳22固定连接,所述防水橡胶21位于所述外壳22内部,所述外壳22与所述连接筒3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33贯穿所述外壳22和所述防水橡胶21,并与所述传感器本体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橡胶21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雨水侵蚀,所述外壳22与所述连接筒33固定连接的目的是为了固定所述第一壳体20,所述第一壳体20被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30的中部,避免所述第二壳体30中可能有的水滴侵蚀第一壳体2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30具有引流槽31。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自然条件下,空气中也会有一定水分,在昼夜温差等条件下,会导致所述第二壳体30中有一定的水珠,所述引流槽31就负责将这些凝结的水珠等从所述第二壳体30中引出,避免在所述第二壳体30中聚集成为积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30外侧具有导线孔3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线孔34的目的是便于排布传感器主体10的线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20与所述第二壳体30材质均为塑料。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塑料材质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雷击,同时塑料材质在生产过程中便于塑型。进一步的,所述半圆柱体32以任一长边为共有轴321,呈V字型对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自全式智能传感器时,将对称设置的半圆柱体32合并起来,就能达到比较好的密闭效果,同时合并以后就成为一个完整的圆柱体,能比较好的防止积雪与积水渗入圆柱体内,造成电器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全式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主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传感器主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半圆柱体和连接筒,所述半圆柱体与所述连接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筒外侧,所述连接筒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全式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主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传感器主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半圆柱体和连接筒,所述半圆柱体与所述连接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筒外侧,所述连接筒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全式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主体包括传感器和智能仪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智能仪表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智能仪表位于所述传感器下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全式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智能仪表的表面都具有电子涂层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全式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仪朱勋梦黄平李和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