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并联管路除霜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9246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并联管路除霜控制方法,涉及空气能热泵技术领域。该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和空气换热器;压缩机连接四通阀的第一口和第三口;四通阀的第二口连通有电动阀A和电动阀B;空气换热器内设置有换热管A和换热管B;换热管B连通四通阀的第四口;电动阀A连通有一水侧换热器;水侧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有并联设置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上串联设置有节流阀A和止回阀A,第二管路上串联设置有节流阀B和止回阀B;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换热管B的一端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冬季处于制热模式时,当需进行化霜时,无需停机改变四通阀的方向即可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并联管路除霜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能热泵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并联管路除霜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空气源热泵机组具有供冷供热、占用空间小、节能、环保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青睐。但冬季室外换热器结霜问题,是影响空气源热泵机组冬季正常供热的主要因素,特别地,在寒冷的北方以及高湿寒冷的南方,机组供暖工况几乎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影响着用户体验效果。因此,提高除霜技术对改善空气源热泵产品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除霜方法有智能逆循环除霜和智能热气旁通除霜两种。逆循环除霜的能量来自压缩机的输入功率以及从房间和循环水中吸收的热量,房间温度存在剧烈波动,舒适性差;热气旁通除霜时间较长,但是房间温度在除霜前后波动非常小,舒适性较好。本专利技术在热气旁通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并且工作稳定的除霜模式。空气侧换热器上的霜层,不但增加了空气向蒸发器翅片传热的热阻,还减少了空气流通通道的面积,使空气的流量减少,蒸发温度降低,在霜层厚度继续增加之后,空气的流通甚至完全停止,制热量下降直至停顿,最后不得不实行融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并联管路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n该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和空气换热器(89);/n所述压缩机(1)连接四通阀(2)的第一口和第三口;所述四通阀(2)的第二口连通有电动阀A(3)和电动阀B(5);/n所述空气换热器(89)内设置有换热管A(9)和换热管B(8);所述换热管B(8)连通四通阀(2)的第四口;/n所述电动阀A(3)连通有一水侧换热器(4);/n所述水侧换热器(4)的一端连接有并联设置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n所述第一管路上串联设置有节流阀A(61)和止回阀A(6),所述第二管路上串联设置有节流阀B(71)和止回阀B(7);/n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并联管路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和空气换热器(89);
所述压缩机(1)连接四通阀(2)的第一口和第三口;所述四通阀(2)的第二口连通有电动阀A(3)和电动阀B(5);
所述空气换热器(89)内设置有换热管A(9)和换热管B(8);所述换热管B(8)连通四通阀(2)的第四口;
所述电动阀A(3)连通有一水侧换热器(4);
所述水侧换热器(4)的一端连接有并联设置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
所述第一管路上串联设置有节流阀A(61)和止回阀A(6),所述第二管路上串联设置有节流阀B(71)和止回阀B(7);
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换热管B(8)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通过一节流阀C(10)与换热管A(9)的一端连通;所述电动阀B(5)与换热管A(9)的另一端连通;
还包括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且安装在换热管B(8)上的温度感应装置和湿度测量装置;
管路除霜控制方法包括:
当四通阀(2)中的第一口与第二口相接通,且第三口与第四口相接通时,空气源热泵系统处于制热模式;
当四通阀(2)中的第一口与第四口相接通,且第三口与第二口相接通时,空气源热泵系统处于制冷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并联管路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处于制热模式时:
此时经压缩机压缩后的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压缩机(1)作用驱动流经电动阀A(3)、经水侧换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贤平杭文斌华青梅段蒙杨旭
申请(专利权)人:科希曼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