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系统及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9244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调制冷系统及工作方法。空调制冷系统包括机械压缩冷凝机构、热管机构、蒸发冷却机构、制冷剂出液口、回气口、壳体、风机、制冷剂进液口和出气口,回气口通过管道依次与机械压缩冷凝机构中的压缩机、机械制冷冷凝器、节流子机构和制冷剂出液口连接;回气口通过管道依次与热管冷凝器、制冷剂出液口连接;蒸发冷却机构用于冷却机械制冷冷凝器和热管冷凝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方法,通过风机利用室外风冷冷源和蒸发冷却机构的降温作用对热管回路和机械压缩回路进行制冷,根据需要自由组合或单独使用,降低系统能耗,延长设备利用自然冷源的时间,增强制冷效果,满足不同空调末端的制冷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制冷系统及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制冷系统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数据中心机房环境制冷负荷大,需要全年制冷,制冷能耗极高,如采用单一的蒸汽压缩制冷技术,空调能耗占数据中心总能耗可达50%左右。目前应用于数据中心的空调系统主要有风冷精密空调以及冷水机组系统,前者采用机械压缩制冷的方式,广泛应用于中小型机房,后者通过冷水机组为数据中心提供冷冻水,大型数据中心多采用这种方式。对于仅采用风冷精密空调的机房,制冷形式单一,能耗高,对自然冷源的利用率低,节能性无法满足要求;对于采用冷水机组制冷的机房,耗水量大,设备复杂,不适合应用于缺水地区及中小型数据中心。在机房空调节能技术方面,有效利用自然冷能是解决目前数据中心高耗能问题的理想方案。自然冷能可分为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直接利用自然冷能的常见技术是引入室外新风直接冷却机房,这种方法尽管实现了对自然冷能的利用,但对自然冷能的利用率低,同时新风进机房会带来洁净度、湿度控制、腐蚀性等问题;间接利用方式如新型的热管技术,热管是利用自然冷能进行温差换热的高效传热元件,可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装置和蒸发装置;其中,/n所述冷凝装置包括机械压缩冷凝机构、热管机构、蒸发冷却机构、制冷剂出液口、回气口和壳体;/n在所述壳体表面设有风口,在所述风口位置设有风机;/n所述机械压缩冷凝机构包括压缩机、机械制冷冷凝器和节流子机构,所述回气口通过管道依次与所述压缩机、所述机械制冷冷凝器、所述节流子机构和所述制冷剂出液口连接;/n所述热管机构包括热管冷凝器,所述回气口通过管道依次与所述热管冷凝器、所述制冷剂出液口连接;/n所述蒸发冷却机构用于冷却所述机械制冷冷凝器和所述热管冷凝器;/n所述蒸发装置包括制冷剂进液口和出气口,所述制冷剂进液口与所述制冷剂出液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装置和蒸发装置;其中,
所述冷凝装置包括机械压缩冷凝机构、热管机构、蒸发冷却机构、制冷剂出液口、回气口和壳体;
在所述壳体表面设有风口,在所述风口位置设有风机;
所述机械压缩冷凝机构包括压缩机、机械制冷冷凝器和节流子机构,所述回气口通过管道依次与所述压缩机、所述机械制冷冷凝器、所述节流子机构和所述制冷剂出液口连接;
所述热管机构包括热管冷凝器,所述回气口通过管道依次与所述热管冷凝器、所述制冷剂出液口连接;
所述蒸发冷却机构用于冷却所述机械制冷冷凝器和所述热管冷凝器;
所述蒸发装置包括制冷剂进液口和出气口,所述制冷剂进液口与所述制冷剂出液口连接,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回气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制冷冷凝器为成对设置,且呈“V”字型布置,所述热管冷凝器为成对设置,且呈“V”字型布置,所述热管冷凝器设置于所述机械制冷冷凝器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却机构包括喷淋管、补水装置、第一水泵、集水盘和多排喷嘴,每排所述喷嘴设有多个水平分布的喷嘴,所述喷淋管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侧,所述喷嘴设置于所述喷淋管的出口处,且在所述喷嘴与所述喷淋管之间设有电磁阀,所述集水盘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内侧,且所述补水装置和所述喷淋管分别与所述集水盘内部容纳空间连通,所述第一水泵设于所述喷淋管与所述喷嘴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却机构包括喷淋管、补水装置、第二水泵、集水盘、淋水装置、湿膜填料层和过滤网格,所述喷淋管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侧,所述淋水装置设置于所述喷淋管的出口处,所述集水盘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内侧,且所述补水装置和所述喷淋管分别与所述集水盘内部容纳空间连通,所述第二水泵设于所述喷淋管与所述淋水装置之间,所述湿膜填料层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侧,所述淋水装置位于所述湿膜填料层的顶部,所述过滤网格围设于所述湿膜填料层的外周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压缩冷凝机构还包括气液分离器和储液器,所述冷凝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第二流量调节阀,所述气液分离器设于所述回气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储液器设于所述节流子机构与所述制冷剂出液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一开关阀设于所述储液器与所述制冷剂出液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二开关阀设于所述热管冷凝器的出口和所述制冷剂出液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设置于所述回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的管道,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设置于所述回气口与所述热管冷凝器的进口之间的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干湿球温度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室内,所述干湿球温度表设于室外。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进液口和出气口分别与列间级空调末端的管路、背板级空调末端的管路以及房间级空调末端的管路连接,且在所述列间级空调末端的进液管路设置第三流量调节阀,在所述背板级空调末端的进液管路设置第四流量调节阀,在所述房间级空调末端的进液管路设置第五流量调节阀。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处于热管风冷模式时,机械压缩冷凝机构不工作,热管机构工作,风机工作,蒸发冷却机构不工作,位于热管冷凝器中的制冷剂经风机的室外低温风冷作用冷凝为液态,流入到室内空调末端;
当处于热管风冷及蒸发冷模式时,机械压缩冷凝机构不工作,热管机构工作,蒸发冷却机构和风机工作,位于热管冷凝器中的制冷剂经风机的室外低温风冷作用和蒸发冷却机构中的水分蒸发降温作用冷凝为液态,流入到室内空调末端;
当处于双循环风冷模式时,机械压缩冷凝机构和热管机构工作,风机工作,蒸发冷却机构不工作,位于机械制冷冷凝器中的制冷剂经风机的室外低温风冷作用降温,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亮李金峰刘洪刘海潮李海滨娄小军金健尹朝辉周利军陈鸣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