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太阳能地热能联合发电系统的供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地热能联合发电系统的延伸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地热能联合发电系统的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低效利用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太阳能和地热能进行充分回收并利用,既可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量,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的困境,又可降低污染物排放,创造较高的生态经济效益。目前对于太阳能的应用多存在于单独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对于地热能的应用也多局限于独立的地热能发电系统,由于太阳能具有不稳定性,能量的产出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受外部影响非常巨大,而地热能目前由于地热流体的温度较低因此地热能的使用在系统热效率以及效率上都有很大的限制性。另一方面,对太阳能的采集与转化,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传统方案往往采用显热蓄热的途径来适应太阳能的不均匀性和不稳定性。具体来说,在太阳能集热器内设置热水储罐。一方面,显热蓄热的蓄热能力较低,且随着水温升高,散失的热量较多;另一方面,热水储罐需要的体积一般比较庞大,占用的空间较多,成本较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太阳能地热能联合发电系统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太阳能集热板;/n储液罐,其用于储存所述太阳能集热板加热后的热导油;/n地热水预热器,其导热油入口与所述储液罐的出口连通,用于将地热水与储液罐中流入的热导油进行热交换;/n气液分离器,其入口与所述地热水预热器的地热水出口连通;/n蒸汽透平,其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蒸汽出口连通;/n第一循环系统,其包括依次循环连通的第一循环过热器、第一循环汽轮机、第一循环换热器及第一循环预热器;/n其中,所述第一循系统的入口端与所述蒸汽透平的热工质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汽轮机上开设有第一未完全做工流体出口;/n第二循环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太阳能地热能联合发电系统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太阳能集热板;
储液罐,其用于储存所述太阳能集热板加热后的热导油;
地热水预热器,其导热油入口与所述储液罐的出口连通,用于将地热水与储液罐中流入的热导油进行热交换;
气液分离器,其入口与所述地热水预热器的地热水出口连通;
蒸汽透平,其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蒸汽出口连通;
第一循环系统,其包括依次循环连通的第一循环过热器、第一循环汽轮机、第一循环换热器及第一循环预热器;
其中,所述第一循系统的入口端与所述蒸汽透平的热工质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汽轮机上开设有第一未完全做工流体出口;
第二循环系统,其包括依次循环连通的第二循环过热器、第二循环汽轮机、第二循环换热器及第二循环预热器;
其中,所述第二循环系统的入口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汽轮机上开设有第二未完全做工流体出口;
第一供热换热器,其热流体入口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一未完全做工流体出口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循环换热器的冷流体出口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二循环换热器的冷流体入口或所述第一供热换热器的冷流体入口连通;
第二供热换热器,其冷流体出口与用户供热管道入口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循环换热器的冷流体出口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一供热换热器的冷流体入口或所述第二供热换热器的冷流体入口连通;
第三供热换热器,其冷流体入口与所述第一供热换热器的冷流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三供热换热器的冷流体出口与用户供热管道入口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未完全做工流体出口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二供热换热器的热流体入口或所述第三供热换热器的热流体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地热能联合发电系统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换热器和第一循环预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换热器和第二循环预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循环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地热能联合发电系统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热换热器的热流体出口与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地热能联合发电系统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热换热器的热流体出口和所述第三供热换热器的热流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入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地热能联合发电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英爱,全鸣玉,田丛,邢耀宏,马纯强,蒋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