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换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743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换热管,包括两个或多个并连的、由铝合金挤出工艺生产的异形换热管,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异形换热管包括内设空腔、截面轮廓大致呈等腰梯形的本体,所述本体向左右方向延伸形成翼板,所述本体与所述翼板的下表面共面并切削出多个均匀排布凹槽,其中一侧所述翼板的自由端向其下表面翻折形成钩头,所述空腔的内壁喷涂防结垢涂层,每个所述凹槽内通过导热硅胶粘合传热超导材料的冷凝端,所述传热超导材料的冷凝端扣在所述钩头内并被所述钩头压紧;所述本体两端分别焊接与所述空腔相通的铝圆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换热接触面积大,加工简单,耐磨蚀,不易被水垢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换热管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集热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换热管。
技术介绍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热转换效率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过程为:阳光照射到集热器内部的吸热材料上转换为热量,热量从吸热材料上通过传热介质传递到换热管,再经换热管内部介质流动传递到保温水箱内。现有技术中,将阳光转换为热量的热转换技术(如黑铬技术、蓝膜技术)比较成熟,热超导材料(也称微热管)也已经比较成熟,光热转换、传导效率很高,但是从热超导材料到换热管内部导热介质的热交换技术却不成熟,影响平板集热器的整体热转换效率,像一个瓶颈制约着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传统的集热器换热方式有两种,一种为管板式,换热薄壁铜管与吸热膜材料焊接到一起,传热区为直线,面积小,效率低。一种为扁盒式,是将两块金属板模压出介质流道,再焊接到一起,一个有太阳吸热涂层的外表面作吸热板,传热性能好,但不耐压,冬季水无法排空,易被水垢堵塞,易泄漏,对焊接要求很高,成本高。现在迫切的需要一种与传热材料结合面积大,传热性能好,加工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两个或多个并连的、由铝合金挤出工艺生产的异形换热管(1),其特征是:所述异形换热管(1)包括内设空腔、截面轮廓大致呈等腰梯形的本体(11),所述本体(11)向左右方向延伸形成翼板(12),所述本体(11)与所述翼板(12)的下表面共面并切削出多个均匀排布凹槽(13),其中一侧所述翼板(12)的自由端向其下表面翻折形成钩头(14),所述空腔的内壁喷涂防结垢涂层(2),每个所述凹槽(13)内通过导热硅胶粘合传热超导材料的冷凝端,所述传热超导材料的冷凝端扣在所述钩头(14)内并被所述钩头(14)压紧;所述本体(11)两端分别焊接与所述空腔相通的铝圆管(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两个或多个并连的、由铝合金挤出工艺生产的异形换热管(1),其特征是:所述异形换热管(1)包括内设空腔、截面轮廓大致呈等腰梯形的本体(11),所述本体(11)向左右方向延伸形成翼板(12),所述本体(11)与所述翼板(12)的下表面共面并切削出多个均匀排布凹槽(13),其中一侧所述翼板(12)的自由端向其下表面翻折形成钩头(14),所述空腔的内壁喷涂防结垢涂层(2),每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竹孟吴建军李明綦洪刚
申请(专利权)人:莱州结力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