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翠杰专利>正文

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21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内表面顶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2个立柱A,所述立柱A的顶端设置有定滑轮B,所述立柱A的外侧设置有定滑轮A,所述立柱A的外侧位于定滑轮A的下方设置有收卷轮,所述收卷轮的外表面设置有钢丝绳,所述沉淀池的中心位置处浇筑有中心立柱,所述中心立柱的顶端向内凹陷形成有电机放置槽;通过工作人员转动转盘带动收卷轮转动,对钢丝绳进行收放运动,从而使得收集漏斗上升或下降,使得在对沉淀池内的悬浮物进行清理时,可以集中收集不必进行打捞,使得对于悬浮物的清理更加的方便,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环境工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科学的手段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对于污水中固液分离处理通常采用沉淀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在沉淀过程中使用的沉淀池因此产生。现有的沉淀池在对污水进行沉淀时,进入的沉淀池的污水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与漂浮物,在对沉淀池内的漂浮物进行清理时,通常采用人工打捞,费时费力,且人工打捞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具有便于对沉淀池内部的漂浮物进行清理,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内表面顶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2个立柱A,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4)的内表面顶端设置有挡板(6),所述挡板(6)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2个立柱A(7),所述立柱A(7)的顶端设置有定滑轮B(10),所述立柱A(7)的外侧设置有定滑轮A(9),所述立柱A(7)的外侧位于定滑轮A(9)的下方设置有收卷轮(8),所述收卷轮(8)的外表面设置有钢丝绳(26),所述沉淀池(4)的中心位置处浇筑有中心立柱(20),所述中心立柱(20)的顶端向内凹陷形成有电机放置槽(17),所述电机放置槽(17)的内部特供螺栓旋合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16),且电机(18)的输出端贯穿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4)的内表面顶端设置有挡板(6),所述挡板(6)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2个立柱A(7),所述立柱A(7)的顶端设置有定滑轮B(10),所述立柱A(7)的外侧设置有定滑轮A(9),所述立柱A(7)的外侧位于定滑轮A(9)的下方设置有收卷轮(8),所述收卷轮(8)的外表面设置有钢丝绳(26),所述沉淀池(4)的中心位置处浇筑有中心立柱(20),所述中心立柱(20)的顶端向内凹陷形成有电机放置槽(17),所述电机放置槽(17)的内部特供螺栓旋合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16),且电机(18)的输出端贯穿转杆(16)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的上表面焊接有立柱B(12),立柱B(1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定滑轮D(14),所述立柱B(12)的顶端设置有定滑轮C(13),沉淀池(4)的内部顶端活动连接有收集漏斗(21),收集漏斗(21)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4个连杆(11),且钢丝绳(26)的一端与所述收卷轮(8)缠绕连接,钢丝绳(26)的另一端依次进过定滑轮A(9)、定滑轮B(10)、连杆(11)、定滑轮D(14)和定滑轮C(13)与另一个所述立柱A(7)上的收卷轮(8)缠绕连接。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翠杰郭龙林郭明君
申请(专利权)人:姜翠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