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刮板薄膜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203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发装置,具体为一种可以提高热源利用效率,同时提高蒸发效果的刮板薄膜蒸发器,包括筒状壳体、筒状刮板、布料盘、进料管、电机、转轴、蒸发腔、蒸气出口、出料管和加热壳体,所述筒状壳体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转轴和筒状刮板均设在筒状壳体内,所述电机通过转轴与筒状刮板连接,所述筒状壳体外壁设有加热壳体,所述蒸发腔位于筒状壳体上方,所述蒸气出口与蒸发腔连通,所述进料管与筒状壳体上方连通,所述出料管位于筒状壳体底部且与筒状壳体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刮板与筒状壳体之间间隙为5‑20毫米,所述转轴上设有布料盘,所述布料盘与转轴连接,所述布料盘位于筒状刮板上方,所述进料管正对布料盘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刮板薄膜蒸发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发装置,具体为一种刮板薄膜蒸发器。
技术介绍
薄膜蒸发器是一种蒸发器的类型,主要由加热夹套和刮板组成,夹套内通加热蒸气,刮板装在可旋转的轴上,刮板和加热夹套内壁保持很小间隙,通常为0.5~1.5mm。料液经预热后由蒸发器上部沿切线方向加入,在重力和旋转刮板的作用下,分布在内壁形成下旋薄膜,并在下降过程中不断被蒸发浓缩,完成液由底部排出,二次蒸气由顶部逸出。薄膜蒸发器传热效率高,蒸发速度快,物料停留时间短,因此特别适合热敏性物质的蒸发。但是现有技术中加热夹套中通加热蒸气,危险性较高,此外不容易将加热夹套取下,不利于薄膜蒸发器后期快速维护,再者蒸气加热速度较慢,加热后还有余热存在,不利于加热的控制。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复合型薄膜蒸发器[申请号:CN201320110634.3],薄膜蒸发器主体内装滚筒刮膜器、固定刮膜器,薄膜蒸发器主体上方的液体物流分布器上有加料口、真空抽气口及带动滚筒刮膜器、固定刮膜器的电机;膜蒸发器主体外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刮板薄膜蒸发器,包括筒状壳体(1)、筒状刮板(2)、布料盘(3)、进料管(4)、电机(5)、转轴(6)、蒸发腔(7)、蒸气出口(8)、出料管(9)和加热壳体(10),所述筒状壳体(1)的顶部设有电机(5),所述转轴(6)和筒状刮板(2)均设在筒状壳体(1)内,所述电机(5)通过转轴(6)与筒状刮板(2)连接,所述筒状壳体(1)外壁设有加热壳体(10),所述蒸发腔(7)位于筒状壳体(1)上方,所述蒸气出口(8)与蒸发腔(7)连通,所述进料管(4)与筒状壳体(1)上方连通,所述出料管(9)位于筒状壳体(1)底部且与筒状壳体(1)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刮板(2)与筒状壳体(1)之间间隙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刮板薄膜蒸发器,包括筒状壳体(1)、筒状刮板(2)、布料盘(3)、进料管(4)、电机(5)、转轴(6)、蒸发腔(7)、蒸气出口(8)、出料管(9)和加热壳体(10),所述筒状壳体(1)的顶部设有电机(5),所述转轴(6)和筒状刮板(2)均设在筒状壳体(1)内,所述电机(5)通过转轴(6)与筒状刮板(2)连接,所述筒状壳体(1)外壁设有加热壳体(10),所述蒸发腔(7)位于筒状壳体(1)上方,所述蒸气出口(8)与蒸发腔(7)连通,所述进料管(4)与筒状壳体(1)上方连通,所述出料管(9)位于筒状壳体(1)底部且与筒状壳体(1)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刮板(2)与筒状壳体(1)之间间隙为5-20毫米,所述转轴(6)上设有布料盘(3),所述布料盘(3)与转轴(6)连接,所述布料盘(3)位于筒状刮板(2)上方,所述进料管(4)正对布料盘(3)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板薄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壳体(10)设在筒状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山冉飞刘立伟邹家伟刘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飞尔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