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开设有层流出风口、混合出风口、自然进风口和换热进风口;层流风机,配置成利用粘性效应使空腔内的部分空气形成层流风,使层流风从层流出风口吹出,层流风机包括具有多个边缘呈波浪状的环形盘片的层流风扇;引射混风机构,配置成促使环境空气由自然进风口进入空腔;离心风机,配置成吸入空腔内的部分空气并带动其流向引射混风机构,引射混风机构将进入空腔的环境空气与离心风机吹出的气流混合,形成混合风从混合出风口吹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解决了送风方式单一、送风范围受限的问题;送风过程噪音小、风量高;形成热而不燥、凉而不冷、柔和度高的舒适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空气调节装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气设备之一。各种空气调节装置可以在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帮助人们达到一个能够适应的温度。目前的空调调节装置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空调器以及风扇,但是大部分用户认为目前的空调器产生的热气或者冷气在房间或密闭的空间内不均匀分布,具有一定的分布局限性。具体地,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口往往位于前上方,送风覆盖角度小。出风口实际有效摆风角度小于150°,送风存在死角,不能兼顾各个角落,制冷制热速度慢,且送风量随着摆风角度加大急剧下降。而且,目前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往往直吹用户送风,容易导致用户身体不舒适。此外,目前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一般采用贯流风扇送风,而贯流风扇主要为前向叶片,叶片周期性的冲击经过的气流,产生明显的旋转噪声。蜗壳配合贯流风扇实现送风效果,在前后蜗舌处也会对气流造成冲击,产生强烈的湍流噪声,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使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出风方式多样化且出风均匀柔和。本专利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升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量,降低送风时的噪音。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其内部限定有空腔,且壳体上开设有层流出风口、混合出风口、自然进风口和换热进风口,其中混合出风口与自然进风口分别开设于壳体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并对应设置;层流风机,设置于对应层流出风口的空腔内部,配置成利用粘性效应使空腔内的部分空气形成层流风,并使层流风从层流出风口吹出,其中层流风机包括具有多个环形盘片的层流风扇,环形盘片的边缘呈波浪状,以将层流风打散后从层流出风口吹出;引射混风机构,设置于混合出风口和自然进风口之间,配置成促使环境空气由自然进风口进入空腔;以及离心风机,设置于层流风机和引射混风机构之间,其轴向垂直于前面板且配置成吸入空腔内的部分空气并带动其流向引射混风机构,并且引射混风机构还配置成:将进入空腔的环境空气与离心风机吹出的气流混合,以形成混合风从混合出风口吹出。可选地,换热进风口设置于后面板,且换热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层流出风口设置于前面板、后面板和壳体的两个侧面板。可选地,离心风机设置于层流风机上方,后面板上的自然进风口、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层流出风口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可选地,立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第一换热器,设置于离心风机和第一进风口之间,以对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空腔的空气换热。可选地,第一换热器的横截面为U型,且U型开口朝向前面板。可选地,立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第二换热器,设置于层流风机上方且对应于第二进风口处,以对通过第二进风口进入空腔的空气换热。可选地,第二换热器的纵截面为V型,且V型尖头朝上。可选地,立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蜗壳,其内部容纳有离心风机,离心风机还配置成:带动经过第一换热器换热的空气进入蜗壳,并在蜗壳内转向后从蜗壳的出口进入引射混风机构。可选地,引射混风机构包括:由后至前依次设置的引射部、混风部和延伸部,均开设有环形出风口;且前侧环形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引导促进后侧环形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向前流动。可选地,多个环形盘片彼此间隔地平行设置且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多个环形盘片的中心共同形成有进风通道,空腔内的空气通过进风通道进入多个环形盘片之间的间隙;且层流风机还包括:层流电机,与层流风扇连接,配置成驱动多个环形盘片旋转,以使靠近多个环形盘片表面的空气边界层由内向外旋转移动形成层流风。可选地,层流风扇还包括:驱动圆盘,间隔地平行设置于多个环形盘片的一侧,驱动圆盘的边缘也呈波浪状;以及连接件,贯穿驱动圆盘和多个环形盘片,以将多个环形盘片连接至驱动圆盘,层流电机还配置成:直接驱动驱动圆盘旋转,进而由驱动圆盘带动多个环形盘片旋转。本专利技术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设置有层流风机和离心风机分别进行送风,可以解决送风方式单一、送风范围受限的问题。并且,层流风机通过粘性效应实现层流送风,送风过程噪音小、风量高,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引射混风机构引入环境空气并与离心风机吹出的气流混合,以形成混合风从混合出风口吹出,形成了热而不燥、凉而不冷的舒适风,并提高了整体出风量。层流风机包括具有多个环形盘片的层流风扇,环形盘片的边缘呈波浪状,以将层流风打散后从层流出风口吹出,提升出风的柔和度。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换热进风口设置于后面板,且换热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对应于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分别设置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且第一换热器的横截面为U型,且U型开口朝向前面板;第二换热器的纵截面为V型,且V型尖头朝上。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分别与离心风机和层流风机的进风方向匹配设置,有效提升换热效率以及离心风机和层流风机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了出风量。层流出风口设置于前面板、后面板和壳体的两个侧面板,可以实现层流风机360°送风,避免用户因空调器直吹送风而产生的多种不适症状,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部件爆炸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引射混风机构的部件爆炸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层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层流风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中层流风扇的空气循环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中层流风扇的送风原理示意图;以及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中层流风扇的速度分布和受力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3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300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300的部件爆炸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立式空调器室内机300一般性地可以包括:壳体310、层流风机110、引射混风机构830以及离心风机510。其中,壳体310内部限定有空腔,且壳体310上开设有层流出风口321、混合出风口322、自然进风口333和换热进风口,其中混合出风口322与自然进风口333分别开设于壳体310的前面板311和后面板315并对应设置。具体地,壳体310可以包括:前面板311、后面板315和两个侧面板316、顶板313和底板314。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n壳体,其内部限定有空腔,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层流出风口、混合出风口、自然进风口和换热进风口,其中所述混合出风口与所述自然进风口分别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并对应设置;/n层流风机,设置于对应所述层流出风口的所述空腔内部,配置成利用粘性效应使所述空腔内的部分空气形成层流风,并使所述层流风从所述层流出风口吹出,其中所述层流风机包括具有多个环形盘片的层流风扇,所述环形盘片的边缘呈波浪状,以将所述层流风打散后从所述层流出风口吹出;/n引射混风机构,设置于所述混合出风口和所述自然进风口之间,配置成促使环境空气由所述自然进风口进入所述空腔;以及/n离心风机,设置于所述层流风机和所述引射混风机构之间,其轴向垂直于所述前面板且配置成吸入所述空腔内的部分空气并带动其流向所述引射混风机构,并且/n所述引射混风机构还配置成:将进入所述空腔的所述环境空气与所述离心风机吹出的气流混合,以形成混合风从所述混合出风口吹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
壳体,其内部限定有空腔,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层流出风口、混合出风口、自然进风口和换热进风口,其中所述混合出风口与所述自然进风口分别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并对应设置;
层流风机,设置于对应所述层流出风口的所述空腔内部,配置成利用粘性效应使所述空腔内的部分空气形成层流风,并使所述层流风从所述层流出风口吹出,其中所述层流风机包括具有多个环形盘片的层流风扇,所述环形盘片的边缘呈波浪状,以将所述层流风打散后从所述层流出风口吹出;
引射混风机构,设置于所述混合出风口和所述自然进风口之间,配置成促使环境空气由所述自然进风口进入所述空腔;以及
离心风机,设置于所述层流风机和所述引射混风机构之间,其轴向垂直于所述前面板且配置成吸入所述空腔内的部分空气并带动其流向所述引射混风机构,并且
所述引射混风机构还配置成:将进入所述空腔的所述环境空气与所述离心风机吹出的气流混合,以形成混合风从所述混合出风口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
所述换热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后面板,且所述换热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
所述层流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前面板、所述后面板和所述壳体的两个侧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
所述离心风机设置于所述层流风机上方,
所述后面板上的所述自然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层流出风口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
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和所述第一进风口之间,以对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空腔的空气换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横截面为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蕾,王永涛,王晓刚,关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