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柜式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41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多个送风口;进风口设置于壳体的下部;多个送风口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多个对流式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且每个送风口所在的高度位置处下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对流式换热器;每个对流式换热器具有气流聚拢部和对流换热部;气流聚拢部呈两端开口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筒状;对流换热部设置于气流聚拢部的内侧;多个气流聚拢部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且多个气流聚拢部同轴设置;和送风装置,设置于壳体内,配置成促使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壳体内,从一个或多个送风口流出壳体;且从每个送风口流出的气流与该送风口所在的高度位置处下侧的每个对流换热部进行热交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柜式空调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制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柜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越来越重视,而建筑能耗,尤其是供冷及供暖能耗也越来越大,因此,高效节能且具有良好热舒适性的供冷暖装置是暖通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现有空调室内机中,通常采用翅片管蒸发器,翅片管蒸发器的体积较大、成本较高,依靠风机抽出空气流动的对流换热系数较小、气流组织较差、生产流程较繁琐,且现有翅片管蒸发器的换热性能还有提升空间。此外,单蒸发器空调无法合理分配制冷量,只能单独消除显热或潜热,能耗较高,且室内气候变化急剧,舒适感不佳,易干燥。能耗较高的外在表现就是室内气候变化急剧,浪费制冷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空调室内机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立柜式空调室内机。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立柜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多个送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部;多个所述送风口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多个对流式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每个所述送风口所在的高度位置处下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对流式换热器;每个所述对流式换热器具有气流聚拢部和对流换热部;所述气流聚拢部呈两端开口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筒状;所述对流换热部设置于所述气流聚拢部的内侧,配置成产生热量或冷量,且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流经所述气流聚拢部内侧的空气,以及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所述气流聚拢部的内壁面;多个所述气流聚拢部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且多个所述气流聚拢部同轴设置;和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配置成促使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从一个或多个所述送风口流出所述壳体;且从每个所述送风口流出的气流与该所述送风口所在的高度位置处下侧的每个所述对流换热部进行热交换。可选地,所述立柜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设置于最下侧的所述对流式换热器的下侧;所述进风口的位置高于所述接水盘,且低于最下侧的所述气流聚拢部。可选地,所述送风装置包括多个风机,每个所述风机设置于一个所述送风口的后侧,配置成促使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从相应所述送风口流出所述壳体。可选地,每个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每个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朝下。可选地,每个所述对流换热部和相应所述气流聚拢部限定出多个沿所述气流聚拢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气流通道。可选地,每个所述对流换热部包括冷媒管路和设置于所述冷媒管路的散热翅片。可选地,所述冷媒管路包括多个换热板,每个所述换热板具有沿所述气流聚拢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设置于所述气流聚拢部内侧空间的中部,所述第二边缘连接于所述气流聚拢部的内壁面;每个所述换热板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冷媒通道;或,所述冷媒管路包括一个或多个同轴设置的筒状结构,且每个所述筒状结构与所述气流聚拢部同轴设置;所述筒状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换热筒,每个所述换热筒的筒壁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冷媒通道。可选地每个所述对流换热部为一体式加工件,且采用挤出工艺成型;或,每个所述对流换热部和相应所述气流聚拢部构成的整体为一体式加工件,且采用挤出工艺成型。本专利技术的立柜式空调室内机中,因为具有对流式换热器,优化了对流式换热器的气流组织,提高了过流风速,减少了制冷剂管路如弯头的局部阻力,提高了换热系数,实现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占用空间、提高换热系数的目的,促进空调能效的提高。立柜式空调室内机具有多个送风口,可上下出风,使气流组织更均匀,更舒适。进一步地,减少生产流程,如对流式换热器一体化挤出,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立柜式空调室内机中,下侧的对流式换热器可用于除湿、上部的对流式换热器可用于制冷,分工明确,系统节能。调节对流式换热器内的制冷剂流量,控制制冷剂蒸发温度。除湿功能的原理是制冷剂蒸发温度略低于空气露点温度,节约制冷量进行除湿,可实现后续制冷段的制冷剂过热蒸发,使除湿节约的制冷量用于降低空气温度,达到制冷量的合理分配,系统节能。制冷功能的原理是制冷剂蒸发温度在空气露点温度以上浮动,降低空气显热。由于之前已经除湿,消除了潜热,此时制冷的消除显热的能耗更少。相比无法合理分配制冷量的单蒸发器空调,本专利技术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效果更好,能效更高。温湿度独立控制,避免了浪费制冷量,室内气候变化温和,舒适感较佳。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柜式空调室内机中对流式换热器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柜式空调室内机中对流式换热器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柜式空调室内机中对流式换热器局部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柜式空调室内机中对流式换热器局部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柜式空调室内机中对流式换热器的示意性截面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柜式空调室内机中对流式换热器的示意性截面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柜式空调室内机中对流式换热器的示意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2至图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柜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100、多个对流式换热器200和送风装置。壳体100上具有进风口110和多个送风口120。具体地,壳体100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110。多个送风口120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多个对流式换热器200设置于壳体100内,且每个送风口120所在的高度位置处下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对流式换热器200。例如,最下侧的送风口120所在的高度位置处下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对流式换热器200,每相邻两个送风口120所在的两个高度位置处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对流式换热器200。每个对流式换热器200可包括气流聚拢部20和对流换热部30。气流聚拢部20呈两端开口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的筒状。进一步地,气流聚拢部20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为圆形、半圆形、方形或扇形。对流换热部30设置于气流聚拢部20的内侧,配置成产生热量或冷量,且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流经气流聚拢部20内侧的空气。气流聚拢部20位于对流式换热器200的外壳面,可直接作为对流式换热器200的外壳。多个气流聚拢部20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且同轴设置。送风装置设置于壳体100内,配置成促使气流从进风口110进入壳体100内,从一个或多个送风口120流出壳体100;且从每个送风口120流出的气流与该送风口120所在的高度位置处下侧的每个对流换热部30进行热交换。例如,送风装置包括多个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多个送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部;多个所述送风口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n多个对流式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每个所述送风口所在的高度位置处下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对流式换热器;每个所述对流式换热器具有气流聚拢部和对流换热部;所述气流聚拢部呈两端开口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筒状;所述对流换热部设置于所述气流聚拢部的内侧,配置成产生热量或冷量,且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流经所述气流聚拢部内侧的空气;多个所述气流聚拢部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且多个所述气流聚拢部同轴设置;和/n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配置成促使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从一个或多个所述送风口流出所述壳体;且从每个所述送风口流出的气流与该所述送风口所在的高度位置处下侧的每个所述对流换热部进行热交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多个送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部;多个所述送风口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
多个对流式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每个所述送风口所在的高度位置处下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对流式换热器;每个所述对流式换热器具有气流聚拢部和对流换热部;所述气流聚拢部呈两端开口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筒状;所述对流换热部设置于所述气流聚拢部的内侧,配置成产生热量或冷量,且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流经所述气流聚拢部内侧的空气;多个所述气流聚拢部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且多个所述气流聚拢部同轴设置;和
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配置成促使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从一个或多个所述送风口流出所述壳体;且从每个所述送风口流出的气流与该所述送风口所在的高度位置处下侧的每个所述对流换热部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配置成:
至少根据第一制冷剂蒸发温度控制进入最下侧的所述对流式换热器中的制冷剂的流量,以对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气流进行除湿;
至少根据第二制冷剂蒸发温度控制进入最上侧的所述对流式换热器中的制冷剂的流量,以对从该对流式换热器下侧进入的气流进行降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装置包括多个风机,每个所述风机设置于一个所述送风口的后侧,配置成促使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从相应所述送风口流出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旭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