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55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柜式空调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出风口;散风组件,散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第一导风部件沿壳体的周向可移动地设在壳体上,第二导风部件与壳体可转动地相连,在第一无风感模式,第一导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出风口的外侧,第二导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出风口的外侧,第一导风部件位于出风口外侧的部分、第二导风部件位于出风口外侧的部分和出风口所在的平面之间可围成一送风空间,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适于使从送风空间吹出的风扩散流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柜式空调内机,可提高柜式空调内机在无风感出风时的送风量,同时控制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一般地,柜式空调内机的送风方式单一,冷风直吹用户,导致用户出现不适感。相关技术中,虽然可实现无风感出风,但是在无风感出风时的送风量小,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大了能耗,因此,如何提高柜式空调内机在无风感出风时的送风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柜式空调内机,可增大在无风感出风时的出风面积,从而提高柜式空调内机在无风感出风时的送风量,进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能耗、提高能效,同时,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的运动形式简单,有利于降低对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的控制成本。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柜式空调内机的空调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散风组件,所述散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和所述第二导风部件沿所述壳体的周向排布,所述第一导风部件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相连,在第一无风感模式,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所述第一导风部件位于所述出风口外侧的部分、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位于所述出风口外侧的部分和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之间可围成一送风空间,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和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适于使从所述送风空间吹出的风扩散流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内机,在第一无风感模式,第一导风部件位于出风口外侧的部分、第二导风部件位于出风口外侧的部分和出风口所在的平面之间可围成一送风空间,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将从送风空间内吹出的风扩散流动,由此,不但可实现无风感出风,而且从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可分别经过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流向室内空间,增大在无风感出风时的出风面积,从而可提高柜式空调内机在无风感出风时的送风量,提高在第一无风感模式下柜式空调内机对室内环境温度调节的能力,进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能耗、提高能效,同时,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的运动形式简单,有利于降低对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的控制成本。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空间的横截面大体形成为三角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风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沿气流的流动方向、第一导风部件与出风口不重叠,在第二位置,第一导风部件遮挡出风口的一部分、且第一导风部件遮挡出风口的部分位于出风口的外侧,在第一无风感模式,第一导风部件处于第二位置,第二导风部件位于出风口的外侧且遮挡出风口的其余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具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位于出风口的远离第二导风部件的一侧,在第一位置、第一导风部件收容在第一容置腔内;在第二位置,第一导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伸出第一容置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柜式空调内机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相连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设在所述第一导风部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在所述壳体上以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部件上设有导槽,所述壳体上设有导轨,所述导槽与所述导轨配合以对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移动进行导向。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槽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槽沿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开,所述导轨为多个,多个所述导轨与多个所述导槽一一对应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柜式空调内机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相连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的转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输出轴,所述电机本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相连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的转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出风口间隔开设置的避让口,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的远离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一端设有枢转臂,所述枢转臂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避让口伸入所述壳体内以与所述输出轴相连。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多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的转动中心线共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部件为旋流组件或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为旋流组件或导风板,其中,所述旋流组件包括安装主体和转动件,所述安装主体具有气体通道,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气体通道内;所述导风板上设有多个在所述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导风板的通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为风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流组件还包括静叶,所述静叶设在所述气体通道的进气端处,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静叶可转动且与所述静叶可拆卸地相连。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为多个,所述散风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散风组件和多个所述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柜式空调内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柜式空调内机,不但可实现无风感出风,而且还能增大在无风感出风时的出风面积,从而提高柜式空调内机在无风感出风时的送风量,进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能耗、提高能效,同时,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的运动形式简单,有利于降低对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的控制成本。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内机的爆炸示意图,其中,第一导风部件可移动地设在出风口处,第二散风部可转动地设在出风口处;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内机的剖视图,其中,柜式空调内机处于关机状态;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内机的剖视图,其中,柜式空调内机处于正常出风模式;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内机的剖视图,其中,柜式空调内机处于第一无风感模式;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面板、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一驱动装置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导风部件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柜式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n散风组件,所述散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和所述第二导风部件沿所述壳体的周向排布,所述第一导风部件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相连,/n在第一无风感模式,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所述第一导风部件位于所述出风口外侧的部分、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位于所述出风口外侧的部分和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之间可围成一送风空间,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和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适于使从所述送风空间吹出的风扩散流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柜式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
散风组件,所述散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和所述第二导风部件沿所述壳体的周向排布,所述第一导风部件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相连,
在第一无风感模式,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所述第一导风部件位于所述出风口外侧的部分、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位于所述出风口外侧的部分和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之间可围成一送风空间,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和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适于使从所述送风空间吹出的风扩散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空间的横截面大体形成为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导风部件与所述出风口不重叠,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导风部件遮挡所述出风口的一部分、且所述第一导风部件遮挡所述出风口的部分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在所述第一无风感模式,所述第一导风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导风部件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且遮挡所述出风口的其余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式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位于所述出风口的远离所述第二导风部件的一侧,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导风部件收容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容置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相连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柜式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设在所述第一导风部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在所述壳体上以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柜式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一导风部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柜式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铁生陈良锐覃强谢鹏周何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