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其底部具有进风口,侧部具有至少一个送风口;换热器,设置在壳体内;层流风扇,转动轴线竖直延伸地设置在壳体内,用于促使室内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壳体,与换热器换热后,经送风口吹回室内;和导流件,可绕一竖直延伸的轴线转动地设置于进风口处,用于引导室内空气经导流件外周面与壳体底面之间的间隙流向进风口,且导流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多条导流筋,以使导流件被驱动转动时带动室内空气加速进入进风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特别涉及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传统家用空调通常为柜机或挂机。空调柜机和挂机的室内机通常仅具有一个送风口向室内送风。并且,柜机和挂机受结构所限,其仅能朝一个方向送风,送风方向比较单一。另外,虽然有导风板和摆叶进行导风,但传统空调柜机或挂机的送风范围仍然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多角度、全方位送风的空调室内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要提高进风口的进风效率,降低进风口的流动损失。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其底部具有进风口,侧部具有至少一个送风口;换热器,设置在壳体内;层流风扇,转动轴线竖直延伸地设置在壳体内,用于促使室内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壳体,与换热器换热后,经送风口吹回室内;和导流件,可绕一竖直延伸的轴线转动地设置于进风口处,用于引导室内空气经导流件外周面与壳体底面之间的间隙流向进风口,且导流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多条导流筋,以使导流件被驱动转动时带动室内空气加速进入进风口。可选地,导流件的外周面为从上至下径向向外渐扩的回转面,其回转轴与导流件的转动轴线共线;且每个导流筋从导流件外周面的顶边延伸至外周面的底边。可选地,多条导流筋的形状相同且沿导流件外周面的周向均布。可选地,相邻两条导流筋的底端间距大于等于两者顶端间距的3倍。可选地,每条导流筋从上至下延伸时,逐渐朝导流件的转动方向偏斜。可选地,每条导流筋在水平面的投影为上部向与导流件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凹进,下部向与导流件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凹进的“S”形。可选地,进风口周围的壳体底壁为从进风口边缘开始径向向外延伸并同时逐渐向下倾斜延伸的引流面,引流面为与导流件的外周面同轴的回转面;引流面与导流件的外周面共同限定出供室内空气进入壳体的风道。可选地,层流风扇包括多个环形盘片,平行间隔设置且相互固定连接、轴线均竖直延伸且共线;圆形盘片,与多个环形盘片同轴地设置在最上侧的环形盘片上方,并与之间隔设置且固定连接,圆形盘片的中央向下凹陷形成一容纳腔;和电机,位于容纳腔内,顶部固定于壳体,底部延伸出转轴,转轴连接于圆形盘片,以驱动圆形盘片转动,从而带动多个环形盘片转动,以使靠近环形盘片表面的空气边界层因粘性效应被环形盘片带动由内向外旋转移动形成层流风。可选地,导流件顶部固定连接于圆形盘片下侧,以在圆形盘片的驱动下与之同步转动。可选地,对于任意相邻的两个环形盘片,位于上侧的环形盘片的内圆直径小于位于下侧的环形盘片的内圆直径。本专利技术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利用侧部的多个送风口实现全方位、多角度送风。因多个送风口同时出风,噪声问题比较突出,本专利技术选用运行噪声较小的层流风扇,能够在一定程度缓解室内机的噪声问题。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中,风从导流件外周面与壳体底面之间流向进风口,使得进风方向接近于水平方向,使空气更顺畅地进入层流风扇,使其能耗和噪声都有所降低。导流件转动过程中,其外周面的导流筋能够搅动气流,使周围空气形成离心趋向,以加速进入壳体。转动的导流件相当于一个增压风机,提升了进风效率,同时也具有稳定进风流动形态、减少涡流损失的作用。进一步地,对于任意相邻的两个环形盘片,位于上边的环形盘片的内圆直径小于位于下方的环形盘片的内圆直径,这样使风更加均匀、顺畅地流到各环形盘片处,从而加大风量,提升风扇运行效率。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以一竖直剖切面剖切图1所示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得到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的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导流件的俯视图;图5是层流风扇的底部视角示意图;图6是层流风扇的送风原理示意图;图7是层流风扇的多个环形盘片的示意性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层流风扇的空气循环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层流风扇的空气循环示意图;图10是层流风扇的多个环形盘片间距渐变与风量和风压的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未图示)一同构成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制冷/制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以一竖直剖切面剖切图1所示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得到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一般性地可包括壳体100、换热器400、层流风扇300以及导流件200。吊顶式空调室内机整体吊在室内屋顶下方,壳体100的顶部用于与屋顶连接。壳体100的底部具有进风口110,侧部具有至少一个送风口120。送风口120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例如,若该室内机用于安装在屋顶靠近侧墙的位置,可仅设置一个送风口。若该室内机的安装位置远离侧墙,如设置在屋顶中央,可设置如2个、3个、4个等多个朝向各不相同的送风口,以实现两面出风、三面出风、四面出风等多角度送风效果。如图1所示,壳体100整体为矩形,壳体100的四个侧部分别具有一个送风口120,以实现四个方向的送风。甚至,可以使壳体100为圆形,其周向全角度均开设送风口用于出风,以实现360°全方位送风。此外,因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安装位置较高,其出风覆盖范围也极大,利于提升制冷/制热速度,且使用户更加舒适。换热器400设置在壳体100内,其可为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蒸发器。空调开启时,室内空气从进风口110进入壳体100,流经换热器400,与换热器400进行热交换变为热交换风(制冷时,热交换风为冷风,制热时,热交换风为热风),热交换风从送风口120吹回室内,实现对室内的制冷/制热。层流风扇300设置在壳体100内,用于给上述气流流动进程提供动力。层流风扇300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上下方向)延伸,即沿x轴延伸,运行时利用空气的粘性生成层流风。层流风扇300为轴向进风,径向出风结构。其底部进风,以吸收从进风口110进来的室内空气,其径向出风以恰好将风水平吹向各送风口120。图2用箭头示意了空气流向。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设置多个送风口120同时出风,噪声问题比较突出,而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包括:/n壳体,其底部具有进风口,侧部具有至少一个送风口;/n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n层流风扇,转动轴线竖直延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促使室内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与所述换热器换热后,经所述送风口吹回室内;和/n导流件,可绕一竖直延伸的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用于引导室内空气经所述导流件外周面与所述壳体底面之间的间隙流向所述进风口,且/n所述导流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多条导流筋,以使所述导流件被驱动转动时带动室内空气加速进入所述进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其底部具有进风口,侧部具有至少一个送风口;
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层流风扇,转动轴线竖直延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促使室内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与所述换热器换热后,经所述送风口吹回室内;和
导流件,可绕一竖直延伸的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用于引导室内空气经所述导流件外周面与所述壳体底面之间的间隙流向所述进风口,且
所述导流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多条导流筋,以使所述导流件被驱动转动时带动室内空气加速进入所述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导流件的外周面为从上至下径向向外渐扩的回转面,其回转轴与所述导流件的转动轴线共线;且
每条所述导流筋从所述导流件外周面的顶边延伸至所述外周面的底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多条导流筋的形状相同且沿所述导流件外周面的周向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相邻两条所述导流筋的底端间距大于等于两者顶端间距的3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每条所述导流筋从上至下延伸时,逐渐朝所述导流件的转动方向偏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每条所述导流筋在水平面的投影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现伟,王永涛,魏学帅,王珈瑜,孙亚琼,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