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集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174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集光装置,涉及建筑应用自然采光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导光筒和集光器总成,所述集光器总成固定安装在导光筒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光器总成为四棱台形,所述集光器总成包括东面导光格栅组件、金属骨架、西面导光格栅组件、南面导光格栅组件、北面导光板,所述东面导光格栅组件、西面导光格栅组件、南面导光格栅组件和北面导光板均固定在金属骨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导光格栅片角度依据太阳运行轨迹大幅优化了阳光行进路径,提高了不同时间段太阳光的采集率,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活动式导光格栅组件,通过角度调整装置灵活调整导光格栅片组件到最佳匹配角度,提高了不同季节太阳光的采集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集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应用自然采光
,更具体地说,涉及新型集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存在的导光管采光系统具有聚光功能的采光装置原理均类似于此原理:即采用PC(聚碳酸酯)或是PMMA(亚克力)材质采用压膜或是注塑工艺将采光面制造三棱镜形态,利用三棱镜的光折射原理,以此来改变低角度太阳光进入导光筒的角度,进而提高某个太阳高度角区间阳光的采光效率,再是,利用凸起的带有三棱镜构造的采光罩,能有效增加直射光(简单讲就是晴天)条件下的采光面积,相比没有聚光设计的全透明采光罩,确实能够提高10%—20%左右的采光效率;但是三棱镜折射技术效率较低,有机材质的透光率较低:PC≤88%,PMMA≤92%。采光罩厚度要求≥3mm,因此实际透光率只会低于以上数据,再加上材料加工工艺的精度问题(注塑和压膜都达不到光学级平整度和光洁度),光线照射到三棱镜的进入端面和出光端面都会有10%以上的损失,材料本身对光的吸收率在8%—12%,实际综合有效利用到导光筒里面的将<70%,且注塑和压膜制造出固定角度的三棱镜,不能适应一年四季当中太阳所处的位置(方位角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集光装置,包括导光筒(1)和集光器总成(2),所述集光器总成(2)固定安装在导光筒(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光器总成(2)为四棱台形,所述集光器总成(2)包括东面导光格栅组件(3)、金属骨架(4)、西面导光格栅组件(5)、南面导光格栅组件(6)、北面导光板(7),所述东面导光格栅组件(3)、西面导光格栅组件(5)、南面导光格栅组件(6)和北面导光板(7)均固定在金属骨架(4)上,所述东面导光格栅组件(3)、西面导光格栅组件(5)和南面导光格栅组件(6)整体均与水平面形成70°倾斜角度,所述北面导光板(7)与水平面成75°倾斜角度,所述东面导光格栅组件(3)、西面导光格栅组件(5)...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集光装置,包括导光筒(1)和集光器总成(2),所述集光器总成(2)固定安装在导光筒(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光器总成(2)为四棱台形,所述集光器总成(2)包括东面导光格栅组件(3)、金属骨架(4)、西面导光格栅组件(5)、南面导光格栅组件(6)、北面导光板(7),所述东面导光格栅组件(3)、西面导光格栅组件(5)、南面导光格栅组件(6)和北面导光板(7)均固定在金属骨架(4)上,所述东面导光格栅组件(3)、西面导光格栅组件(5)和南面导光格栅组件(6)整体均与水平面形成70°倾斜角度,所述北面导光板(7)与水平面成75°倾斜角度,所述东面导光格栅组件(3)、西面导光格栅组件(5)和南面导光格栅组件(6)均包含多个导光格栅片,所述南面导光格栅组件(6)的导光格栅片固定在金属骨架(4)上面且与水平面成60°固定倾斜角,所述东面导光格栅组件(3)和西面导光格栅组件(5)的导光格栅片均以活动百叶的方式有序的固定在金属骨架(4)上面,且所述东面导光格栅组件(3)和西面导光格栅组件(5)的导光格栅片的两侧端角分别与东面活动推杆(3.1)和西面活动推杆(5.1)转动连接,所述东面活动推杆(3.1)和西面活动推杆(5.1)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东面活动连杆(3.2)和西面活动连杆(5.2);所述东面导光格栅组件(3)和西面导光格栅组件(5)的两侧均安装有用于调节东面导光格栅组件(3)和西面导光格栅组件(5)的导光格栅片角度的角度调整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集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东面导光格栅组件(3)、西面导光格栅组件(5)和南面导光格栅组件(6)上面的导光格栅片以及北面导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云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帆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