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561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光装置,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该采光装置包括采光组件、光路通道、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采光组件连接于光路通道的进光端,采光组件接收的光线能够传递至光路通道,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采光组件绕第一水平方向转动,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采光组件绕第二水平方向摆动;第二水平方向与第一水平方向呈角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对太阳能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
,尤其涉及一种采光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新能源替代战略已是社会发展必备措施,例如采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而且针对利用新能源所采用的装置也是行业重点关注方向。以太阳能为例,利用太阳能供电、供热为其主要的使用功能,特别是在供电方面,无论是在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还是伸入地下的地下建筑,均需要充足的照明,故而增大用电需求。如果能够在上述情况中利用太阳能照明,不仅降低传统发电所导致的环境污染,而且能够利用太阳能消毒杀菌。但是,现有用于收集太阳能的装置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较低,部分太阳光在传输过程中不能传输至目标位置,进而损失掉部分太阳能。鉴于此,迫切需要一种采光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光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对太阳能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采光装置,包括采光组件、光路通道、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采光组件连接于所述光路通道的进光端,所述采光组件接收的光线能够传递至所述光路通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采光组件绕第一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采光组件绕第二水平方向摆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呈角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采光组件包括安装架、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反射面以及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反射面之间的减速机构;所述安装架连接于所述光路通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安装架绕所述第一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安装架绕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摆动,所述反射面能够将接收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光路通道;所述反射面能够随所述安装架同步转动,同时,所述安装架摆动能够通过所述减速机构带动所述反射面摆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采光组件还包括第一汇聚面和第二汇聚面,且所述第一汇聚面和所述第二汇聚面均固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一汇聚面具有第一中轴线,所述第二汇聚面具有第二中轴线,且所述第一中轴线与所述第二中轴线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汇聚面、所述第二汇聚面和所述反射面依次形成反射光路。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面反射的光线与所述光路通道的通道延伸方向平行。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的摆动角度与所述反射面的摆动角度比例为2: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转轴、第一小齿轮、第一大齿轮、第二小齿轮和第二大齿轮;所述反射面与所述转轴固接,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转筒;所述第一小齿轮固接于所述安装架,并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大齿轮与所述第一小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小齿轮与所述第一大齿轮同轴转动;所述第二大齿轮固设于所述转轴,并与所述第二小齿轮啮合。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伸缩驱动件和连接板,所述伸缩驱动件铰接于所述连接板,且所述伸缩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铰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伸缩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安装架摆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回转驱动件和转筒;所述光路通道固设于固定墙板,所述转筒连接于所述光路通道,且二者同轴设置;所述安装架连接于所述转筒,所述回转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转筒自转,所述转筒能够带动所述安装架同步转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动齿轮和定齿轮;所述回转驱动件与所述转筒均固设于所述连接板,所述定齿轮固设于固定墙板,所述回转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动齿轮与所述定齿轮啮合,并能够环绕所述定齿轮转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包括连接环、固接于所述连接环的连接臂和固接于所述连接环的连接杆;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连接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光路通道,所述连接环套设于所述第一汇聚面,所述第二汇聚面搭接于所述连接杆。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采光组件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扣设于所述安装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采光组件还包括太阳跟踪控制器,所述太阳跟踪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并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采光装置,包括采光组件、光路通道、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采光组件用于接收光线,并能够将接收的光线反射至光路通道,光线能够通过光路通道传递至需要的位置。第一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作用于采光组件,能够驱动采光组件绕第一水平方向转动,同时第二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作用于采光组件,驱动采光组件绕第二水平方向摆动。即:该采光装置通过采光组件两种运动的结合,便于采光组件能够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运动,使得采光组件能够始终正对太阳光,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能,进而增加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采光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采光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采光装置中无防尘罩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采光装置中无防尘罩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采光装置中光线的反射光路示意图。图标:11-安装架;12-反射面;13-第一汇聚面;14-第二汇聚面;15-防尘罩;16-太阳跟踪控制器;20-光路通道;31-回转驱动件;32-转筒;33-动齿轮;34-定齿轮;35-连接板;36-伸缩驱动件;37-减速机构;40-固定墙板;111-连接环;112-连接臂;113-连接杆;321-固定臂;371-转轴;372-第一小齿轮;373-第一大齿轮;374-第二小齿轮;375-第二大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光组件、光路通道(20)、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n所述采光组件连接于所述光路通道(20)的进光端,所述采光组件接收的光线能够传递至所述光路通道(2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采光组件绕第一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采光组件绕第二水平方向摆动;/n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呈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光组件、光路通道(20)、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
所述采光组件连接于所述光路通道(20)的进光端,所述采光组件接收的光线能够传递至所述光路通道(2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采光组件绕第一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采光组件绕第二水平方向摆动;
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呈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组件包括安装架(11)、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11)的反射面(12)以及连接于所述安装架(11)与所述反射面(12)之间的减速机构(37);
所述安装架(11)连接于所述光路通道(2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安装架(11)绕所述第一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安装架(11)绕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摆动,所述反射面(12)能够将接收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光路通道(20);
所述反射面(12)能够随所述安装架(11)同步转动,同时,所述安装架(11)摆动能够通过所述减速机构(37)带动所述反射面(12)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组件还包括第一汇聚面(13)和第二汇聚面(14),且所述第一汇聚面(13)和所述第二汇聚面(14)均固设于所述安装架(11),所述第一汇聚面(13)具有第一中轴线,所述第二汇聚面(14)具有第二中轴线,且所述第一中轴线与所述第二中轴线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汇聚面(13)、所述第二汇聚面(14)和所述反射面(12)依次形成反射光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12)反射的光线与所述光路通道(20)的通道延伸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1)的摆动角度与所述反射面(12)的摆动角度比例为2: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37)包括转轴(371)、第一小齿轮(372)、第一大齿轮(373)、第二小齿轮(374)和第二大齿轮(375);
所述转轴(371)转动连接于所述光路通道(20),所述第一小齿轮(372)固接于所述安装架(11),并与所述转轴(37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大齿轮(373)与所述第一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金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