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恢复训练玩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手部锻炼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连接体两端的第一握持柄和第二握持柄,所述的连接体内设有腔体,所述的第一握持柄活动设置在腔体内,所述的第一握持柄可绕连接体轴线方向旋转且可沿腔体方向滑动,所述的腔体内设有弹性体,所述的弹性体一端与第一握持柄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体连接,所述的连接体上设有滑轨,所述的第一握持柄连接有滑体,所述的滑体置于滑轨内滑动。能够让使用者在手部锻炼的同时锻炼大脑,趣味性和益智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部锻炼装置
本技术涉及恢复训练玩具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手部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老人手部锻炼的益智器材的作用是锻炼手部抓握能力,灵活度,与游戏相结合,通过双手抓握手部锻炼的益智器材,帮助锻炼手部抓握能力、灵活度,同时与游戏结合,增添趣味性、益智性,可以锻炼脑部,减轻枯燥的手部康复,从而在锻炼手部抓握能力时还可以锻炼脑部。如图1所示,目前的老人手部锻炼的益智器材一般都是双手握住手柄,进行简单的伸展,双手的手部锻炼器材只能进行简单的拉伸,锻炼过程枯燥,效果不明显。也有是单手锻炼的器材,单手锻炼达不到很好的锻炼效果,使用也不方便。因此,目前的老人手部锻炼器材要么是难于使用、使用单一、枯燥无趣,要么是没有与益智性很好的相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部锻炼装置,能够让使用者在手部锻炼的同时锻炼大脑,趣味性和益智性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部锻炼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连接体两端的第一握持柄和第二握持柄,所述的连接体内设有腔体,所述的第一握持柄活动设置在腔体内,所述的第一握持柄可绕连接体轴线方向旋转且可沿腔体方向滑动,所述的腔体内设有弹性体,所述的弹性体一端与第一握持柄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体连接,所述的连接体上设有滑轨,所述的第一握持柄连接有滑体,所述的滑体置于滑轨内滑动。在本装置中,使用者的左右手分别握持第一握持柄以及第二握持柄,拉动第一握持柄运动的时候,第一握持柄受到弹性体的抗衡人力的弹性作用,因而使用者在拉动第一握持柄的时候能够起到锻炼手部的作用,另外,在第一握持柄运动的同时将带动滑体运动,使用者需要旋转以及拉伸第一握持柄,使滑体能够沿滑轨正确的方向滑动才能够使第一握持柄向外拉出,因而在拉出第一握持柄的时候需要同时运用到手部力量以及大脑运转,本装置通过与游戏结合,可以实现在手部锻炼的同时锻炼大脑,相对于现有的手部锻炼器材而言,本装置具有更好的趣味性以及益智性,特别对于老人而言,本装置对于老人的手部以及脑部锻炼效果更明显,且使用起来简单。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体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的滑轨设置在连接体表面,所述的滑轨包括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若干所述的第二滑槽交错设置形成迷宫状滑道。具体地,第一滑槽设置于连接体靠近第二握持柄的一侧,第一滑槽设置连接体靠近第一握持柄的一侧,在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之间通过一个环形设置在连接体表面的环形槽连通,当第一握持柄在正常状态的时候,滑体置于第一滑槽内,当使用者拉动第一握持柄的时候,滑体沿第一滑槽方向滑动,当滑体移动至环形槽的时候,使用者可以转动第一握持柄带动滑体沿环形槽方向滑动至与第二滑槽连接的端口处,继续拉动第一握持柄即可使滑体沿第二滑槽反向滑动。当滑体置于第二滑槽内的时候,第二滑槽横竖交错设置形成迷宫状的滑道,因此在驱使滑体沿第二滑槽滑动的时候,需要同时拉动和转动第一握持柄,且需要观察迷宫状滑道的轨迹,才能顺利地使滑体通过第二滑槽,因而使用者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既需要利用手部力量驱动滑体,也需要同时观察迷宫状滑道,将手部锻炼与游戏结合起来,同时实现手部锻炼以及脑部锻炼,具有很好的娱乐性以及益智性,尤其适合于老人锻炼使用。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滑槽为若干环绕于连接体表面设置的直槽。具体地,若干平行的第一滑槽环绕于连接体表面设置,每一个第一滑槽均与环形槽连通。本装置设置有两种难度的模式,其中第一滑槽的直槽为简易难度,第二滑槽的迷宫状滑道为困难难度,因而使用者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难易程度进行使用。本装置提供较多的分级操作难度,更好地满足使用者,激发使用者的挑战心,以达到锻炼手脑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体内具有腔体,所述的第一握持柄端部设置有导向体,所述的导向体置于腔体内。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体为弹簧,所述的弹簧套设于导向体上,所述的导向体远离第一握持柄的一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的腔体靠近第一握持柄的一端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的弹簧置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当导向体完全置于腔体内的时候,弹簧为自由状态,当使用者拉动第一握持柄远离连接体方向运动的时候,第一挡板推动弹簧,第二挡板限制弹簧,从而使弹簧压缩,因而在使用者拉动第一握持柄的时候需要克服弹簧的弹力作用,从而达到锻炼手部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的滑体包括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一端与第一握持柄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珠状体,所述的珠状体下方延伸设置有卡扣,所述的卡扣卡在滑轨内滑动。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与第一握持柄靠近连接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因而使用者在握持第一握持柄的时候不会由于连接杆影响握持,使第一握持柄留有人手握持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握持柄与第二握持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滑机构为设置防滑胶或防滑纹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通过防滑机构可以增大人手与握持表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人手与握持柄脱离。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握持柄和第二握持柄远离连接体的端部上设有防脱挡板。防脱挡板可以限制人手的位置,进一步的避免了人手与握持柄脱离,使用更加安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将手部锻炼以及脑部锻炼结合,能够让使用者在锻炼手部的同时锻炼脑部,将锻炼与游戏相结合,趣味性和益智性强,使用简单,尤其适用于老年人手部康复锻炼;2、使用本装置的时候既需要施加横向拉动的作用力,也需要施加转动的作用力,因此既能够锻炼到手部,也能够同时锻炼到腕部;3、本装置设置有两种难易程度的锻炼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使用者,激发使用者的挑战心,以达到锻炼手脑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老人手部锻炼的益智器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握持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手部锻炼装置,包括有第一握持柄10、第二握持柄20以及连接体30,第一握持柄10、第二握持柄20以及连接体30均为管状结构,第一握持柄10和第二握持柄20分别设置在连接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于连接体(30)两端的第一握持柄(10)和第二握持柄(20),所述的连接体(30)内设有腔体,所述的第一握持柄(10)活动设置在腔体内,所述的第一握持柄(10)可绕连接体(30)轴线方向旋转且可沿腔体方向滑动,所述的腔体内设有弹性体,所述的弹性体一端与第一握持柄(10)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体(30)连接,/n所述的连接体(30)上设有滑轨,所述的第一握持柄(10)连接有滑体,所述的滑体置于滑轨内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于连接体(30)两端的第一握持柄(10)和第二握持柄(20),所述的连接体(30)内设有腔体,所述的第一握持柄(10)活动设置在腔体内,所述的第一握持柄(10)可绕连接体(30)轴线方向旋转且可沿腔体方向滑动,所述的腔体内设有弹性体,所述的弹性体一端与第一握持柄(10)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体(30)连接,
所述的连接体(30)上设有滑轨,所述的第一握持柄(10)连接有滑体,所述的滑体置于滑轨内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体(30)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的滑轨设置在连接体(30)表面,所述的滑轨包括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滑槽(301)和第二滑槽(302),若干所述的第二滑槽(302)交错设置形成迷宫状滑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槽(301)为若干环绕于连接体(30)表面设置的直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体(30)内具有腔体,所述的第一握持柄(10)端部设置有导向体(101),所述的导向体(101)置于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经纬,梁带娣,何雅娴,黄慧度,黄河谣,潘莉,胡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