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携带放射性粒子并可回收的胆道引流装置
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能够携带放射性粒子并可回收的胆道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obstructivejaundice,MOJ)多见于各种消化道肿瘤的晚期。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案为:尽早开通狭窄段,使各级胆管充分引流,防止肝功能持续恶化和感染发生,为后续抗肿瘤治疗创造条件。但在临床实践中,并非所有患者均能保证及时有效的胆汁引流,甚至许多患者在降黄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肿瘤的快速进展,失去了后续治疗的机会。若能在降黄治疗的同时治疗肿瘤,将大大提高MOJ的疗效。近年来,以碘125粒子植入为代表的肿瘤内放疗技术日益成熟,碘125粒子可在1cm范围内释放80%的能量,同时其半衰期达到60天,可做到不间断的持续照射,几乎对任何阶段的肿瘤细胞均有杀伤作用。有人将碘125粒子与胆道支架联合治疗难治性MOJ,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然而,该项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仍有许多环节存在缺陷和亟待改进的方面。例如:胆道环境中对放射性粒子的最大耐受剂量是多少?术中所需的碘125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携带放射性粒子并可回收的胆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胆道支架、引流管和放射性粒子条载体导管,所述胆道支架为I型、T型或Y型结构;所述引流管直径为9-12f,并在侧壁上开多个侧孔,孔径4f;所述放射性粒子条载体导管的头部设置为锥形结构,放射性粒子条由放射性粒子碘125粒子挨个塞入导管形成条状,导管具有弹性,且导管直径略小于粒子外径,因此粒子会卡在导管中,并且在管壁的弹性回缩作用下固定于导管内,不易发生移位,粒子条尾部设置有拉手,固定于引流管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携带放射性粒子并可回收的胆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胆道支架、引流管和放射性粒子条载体导管,所述胆道支架为I型、T型或Y型结构;所述引流管直径为9-12f,并在侧壁上开多个侧孔,孔径4f;所述放射性粒子条载体导管的头部设置为锥形结构,放射性粒子条由放射性粒子碘125粒子挨个塞入导管形成条状,导管具有弹性,且导管直径略小于粒子外径,因此粒子会卡在导管中,并且在管壁的弹性回缩作用下固定于导管内,不易发生移位,粒子条尾部设置有拉手...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