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分离过程中液体循环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液分离过程中液体滞留
,具体为一种气液分离过程中液体循环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液环泵最初用作自吸水泵,而后逐渐用于石油、化工、机械、矿山、轻工、医药及食品等许多工业部门,在工业生产的许多工艺过程中,如真空过滤、真空引水、真空送料、真空蒸发、真空浓缩、真空回潮和真空脱气等,水环泵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真空应用技术的飞跃发展,水环泵在粗真空获得方面一直被人们所重视。由于水环泵中气体压缩是等温的,故可抽除易燃、易爆的气体,此外还可抽除含尘、含水的气体。因此,需要一种气液冷却分离装置,既能分离气体与液体,同时,能对液体进行冷却,使液体重新循环到液环泵内作为冷却液对液环泵进行冷却,避免使气体的等温状态破坏。而液环泵使用的气液冷却分离装置,在由于液环泵瞬间启动及低档切换至高低过程中的转速的改变会产生一个瞬间增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使方形罐体内部的工作液面瞬间下压,使方形罐体内部的工作液从溢流管道溢出,导致工作液大量减少,无法满足液环泵的使用,特别是在工作液面位置较低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分离过程中液体循环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废气液输入,废气液发生设备启动,产生的废气液混合物通过管道在方形罐体(1)顶部的废气液进口(131)进入到该方形罐体(1)内部的第一隔腔(13)内;/n步骤二,一次滞液,在废气液混合物输入到所述第一隔腔(13)内后,位于所述废气液进口(131)下方且迎向该废气液进口(131)的导向板机构(2),受到所述废气液进口(131)输入的废气液混合物的压力进行摆动,在摆动过程中,所述导向板机构(2)上安装的海绵板(26)展开,对废气液混合物进行液体吸附;/n步骤三,二次滞液,在经过所述海绵板(26)进行液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过程中液体循环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废气液输入,废气液发生设备启动,产生的废气液混合物通过管道在方形罐体(1)顶部的废气液进口(131)进入到该方形罐体(1)内部的第一隔腔(13)内;
步骤二,一次滞液,在废气液混合物输入到所述第一隔腔(13)内后,位于所述废气液进口(131)下方且迎向该废气液进口(131)的导向板机构(2),受到所述废气液进口(131)输入的废气液混合物的压力进行摆动,在摆动过程中,所述导向板机构(2)上安装的海绵板(26)展开,对废气液混合物进行液体吸附;
步骤三,二次滞液,在经过所述海绵板(26)进行液体吸附后的废气液混合物,通过所述导向板机构(2)的导向,排向位于所述方形罐体(1)顶部用于连通所述第一隔腔(13)及第三隔腔(15)的排气管(112)处,位于所述排气管(112)进口处的滞液片(41)与所述海绵板(26)同步展开,对废气液混合物内的液体进行吸附,废气则通过所述排气管(112)排向所述第三隔腔(15)内,并通过第三隔腔(15)顶部设置的废气排放口(151)排向外部;
步骤四,闸板下降,与步骤二同步的,在废气液混合物输入到所述第一隔腔(13)内后,所述第一隔腔(13)及所述第三隔腔(15)的气压增大,所述第一隔腔(13)及所述第三隔腔(15)内液面下降,位于所述第一隔腔(13)及所述第三隔腔(15)下部的闸板(31)随所述海绵板(26)的展开,同步下降封堵所述第一隔腔(13)及所述第三隔腔(15)下部的连通口(111);以及
步骤五,溢流管调整,在所述第一隔腔(13)及所述第三隔腔(15)内的液面下降时,位于所述第一隔腔(13)及所述第三隔腔(15)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隔腔(13)及所述第三隔腔(15)通过连通口(111)连通的第二隔腔(14)的液面上升,所述第二隔腔(14)内设置的调节装置(6)依靠该第二隔腔(14)内液面的浮力,使位于所述第二隔腔(14)内的溢流管(5)上自由转动的U型管部(52)向上摆动,提高所述溢流管(5)的重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过程中液体循环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导向板机构(2)还包括上导向板(21)、下导向板(22)、导向杆(23)、滑动板(24)及弹性复位件(25),所述上导向板(21)的顶部与所述方形罐体(1)的顶部铰接,该上导向板(21)内部中空设置,所述下导向板(22)插设于所述上导向板(21)的中空部内,该下导向板(22)的下端部与所述滑动板(24)铰接,所述滑动板(24)通过平行设置的所述导向杆(23)在所述第一隔腔(13)的第一隔板(11)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所述弹性复位件(25)套设于所述导向杆(23)上,其对所述滑动板(24)进行弹性复位,所述海绵板(26)铺设于所述上导向板(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