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树木的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10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一种利用树木的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传动机构以及能随树干上端摆动的定位部;定位部连接在树干上部;发电机与地面或树干下部相连接;传动机构的上端与定位部活动相连接,传动机构的下端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联动,传动机构用于将定位部的摆动转化为转子的单向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直接利用树木的摇摆,将风能转化为发电机的电能,结构设计巧妙,成本低,占用空间小,场地限制少,节能环保;把树木受到风力影响后的摆动产生的机械能通过发电机转化成电能,树木摆动时候的摇摆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杆转化成特定方向的直线运动,直线运动通过齿轮机构转化成发电机本体需要的旋转运动,带动转子运动,结构简单,故障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树木的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制作领域,尤其指一种利用树木的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1721171788.8名称为《一种光伏树发电系统》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光伏树发电系统,包括若干光伏树、若干汇流箱、若干直流柜、逆变器、变压器、ZDRI_MAIRIX蓄电池管理系统,光伏树上设置有光伏板和蓄电池,光伏板和蓄电池电连接,若干光伏树的蓄电池与汇流箱电连接,若干汇流箱与直流柜电连接,若干直流柜与逆变器电连接,逆变器与变压箱电连接;若干蓄电池均与ZDRI_MAIRIX蓄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该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能损耗低的高效光伏树发电系统,解决了现有光伏树发电时电能损耗较高的问题。然而,该发电系统制作复杂,成本高,难以利用现有树木,即使利用也无法维持树木原有外形,不利于生态保护,因此该发电系统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维持树木原有外形,结构简单,绿色环保,使用方便的利用树木的发电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利用树木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传动机构以及能随树干上端摆动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连接在树干上部;所述发电机与地面或树干下部相连接;传动机构的上端与定位部活动相连接,传动机构的下端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联动,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定位部的摆动转化为转子的单向转动。作为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与固定壳;>第一传动部的上端与定位部活动相连接,第一传动部的下端能相对固定壳上下移动地伸入至固定壳中,所述第一传动部用于将定位部的摆动转化为第一传动部下端相对固定壳的上下移动;所述固定壳与发电机或树干下部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设置在固定壳中且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与第一传动部的下端相联动,所述第二传动部用于将第一传动部下端的上下移动转化为转子的单向转动。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驱动杆和两端能分别万向转动的传动杆,传动杆的上端与定位部相连接,传动杆的下端与驱动杆相连接,在所述的固定壳上竖向设置有穿壳通孔,所述驱动杆始终穿置于穿壳通孔中。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杆由N根连杆可拆卸地依次首尾连接而成,所述N为大于1的自然数。作为改进,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能转动地连接在固定壳上,第一齿轮的凸齿顶触在第一传动部下端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齿轮能转动地套置在第一齿轮侧壁的凸柱上,第二齿轮的内壁上分布有棘齿,第一齿轮的凸柱上设置有凹槽,在凹槽中设置有能保持向外弹出的棘轮拨片,所述棘轮拨片用于推动棘齿单向转动,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同心设置,所述第四齿轮与发动机转子上的驱动齿轮传动相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传动部还包括第五棘轮与第六齿轮,所述第五棘轮与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连接在同一转动轴或转动筒上,第五棘轮的棘齿方向与第二齿轮上的棘齿方向相反,第六齿轮与第五棘轮同心设置,第六齿轮的凸齿顶触在第一传动部下端的侧壁上,在第六齿轮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套入第五棘轮的凹部,在凹部的侧壁上有第二凹槽,在第二凹槽中设置有能保持向内弹出的第二棘轮拨片,所述第二棘轮拨片用于推动第五棘轮单向转动。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五棘轮与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连接在同一转动筒上,所述转动筒能转动地套置在发电机定子的连接轴上,所述第四齿轮为内齿轮,在内齿轮与转子的驱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加快驱动齿轮转速的行星齿轮。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传动部还包括第五棘轮、第六齿轮与第七齿轮,所述第五棘轮的转轴与第三齿轮的转动筒平行设置,第七齿轮设置在第五棘轮的转轴的端部而与转子的驱动齿轮相啮合,第五棘轮的棘齿方向与第二齿轮上的棘齿方向相反,第六齿轮与第五棘轮同心设置,第六齿轮的凸齿顶触在第一传动部下端的侧壁上,在第六齿轮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套入第五棘轮的凹部,在凹部的侧壁上有第二凹槽,在第二凹槽中设置有能保持向内弹出的第二棘轮拨片,所述第二棘轮拨片用于推动第五棘轮单向转动。作为改进,所述定位部包括能套扣在树干上的卡箍,所述卡箍由两个半环对合而成,两个半环通过螺钉或螺栓固定,两个半环分别与各自的传动机构相连接,两个传动机构与各自的发电机相连接。作为改进,在树干的下部上套置有固定架,所述发电机连接在固定架上,固定架的底面通过能调节高度的支撑杆连接在地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直接利用树木的摇摆,将风能转化为发电机的电能,结构设计巧妙,成本低,占用空间小,无需开阔的受风环境,不需要特定场地,限制少,节能环保;把树木受到风力影响后的摆动产生的机械能通过发电机转化成电能,树木摆动时候的摇摆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杆转化成特定方向的直线运动,直线运动通过齿轮机构转化成发电机本体需要的旋转运动,带动转子运动,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使用十分方便;为了提升发电效率,往复运动过程中通过设置了2组棘轮结构,让转子一直朝一个方向旋转,减少能量损失,进一步还设置了2组传动机构,同时工作,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驱动杆与齿轮机构之间采用的是摩擦传动,摩擦传动的结构维护方便,安装也十分方便,减少意外损伤发电机体;本专利技术不增加环境负担,减少基础设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常规风力发电叶片对鸟类的伤害。城市里直接通过树木发电,减少传输损耗。利用现有的树木资源直接发电,有利于推动树木产业的发展,提升树木产业的价值,提升植树积极性,减少砍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用状态图;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图2中分解部分的结构分解图;图4是图3中分解部分的结构分解图;图5是图3中另一分解部分的结构分解图;图6是图5中分解部分的结构分解图;图7是图6中未分解部分的立体图;图8是图7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9是图8的结构分解图;图10是图8的另一种结构分解图;图11是图10中已分解部分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12是图10中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保持未分解状态的结构分解图;图13是图12中未分解部分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14是图12中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关结构的结构分解图;图15是图10的结构分解图;图16是图15中未分解部分的结构分解图;图17是图15中已分解部分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18是图17的结构分解图;图19是图16中未分解部分的结构分解图;图20是图19中未分解部分的结构分解图;图21是图20中未分解部分的结构分解图;图22是图21中未分解部分的俯视图;图23是图22中沿A-A线的剖面图;图24是图22的结构分解图;图25是图1中I部分的放大图;图26是图1中II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树木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传动机构以及能随树干上端摆动的定位部;/n所述定位部连接在树干上部;/n所述发电机与地面或树干下部相连接;/n传动机构的上端与定位部活动相连接,传动机构的下端与发电机的转子(4)相联动,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定位部的摆动转化为转子(4)的单向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树木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传动机构以及能随树干上端摆动的定位部;
所述定位部连接在树干上部;
所述发电机与地面或树干下部相连接;
传动机构的上端与定位部活动相连接,传动机构的下端与发电机的转子(4)相联动,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定位部的摆动转化为转子(4)的单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与固定壳(1);
第一传动部的上端与定位部活动相连接,第一传动部的下端能相对固定壳(1)上下移动地伸入至固定壳(1)中,所述第一传动部用于将定位部的摆动转化为第一传动部下端相对固定壳(1)的上下移动;
所述固定壳(1)与发电机或树干下部相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部设置在固定壳(1)中且与发电机的转子(4)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与第一传动部的下端相联动,所述第二传动部用于将第一传动部下端的上下移动转化为转子(4)的单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驱动杆(21)和两端能分别万向转动的传动杆(2),传动杆(2)的上端与定位部相连接,传动杆(2)的下端与驱动杆(21)相连接,在所述的固定壳(1)上竖向设置有穿壳通孔(11),所述驱动杆(21)始终穿置于穿壳通孔(1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2)由N根连杆可拆卸地依次首尾连接而成,所述N为大于1的自然数。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第三齿轮(33)与第四齿轮(34),所述第一齿轮(31)能转动地连接在固定壳(1)上,第一齿轮(31)的凸齿顶触在第一传动部下端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齿轮(32)能转动地套置在第一齿轮侧壁的凸柱(311)上,第二齿轮(32)的内壁上分布有棘齿(321),第一齿轮(31)的凸柱(311)上设置有凹槽(312),在凹槽(312)中设置有能保持向外弹出的棘轮拨片(313),所述棘轮拨片(313)用于推动棘齿(321)单向转动,第二齿轮(32)与第三齿轮(33)相啮合,第三齿轮(33)与第四齿轮(34)同心设置,所述第四齿轮(34)与发动机转子(4)上的驱动齿轮(41)传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军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团团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