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传动机构制作技术,尤其指一种能将摆杆或弹性杆的摆动转化为输出轮转动的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1210151731.7名称为《新型摆杆式海洋波浪能发电装置》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摆杆式海洋波浪能发电装置,包含有锤摆杆、连杆机构、齿轮机构、组合齿轮、发电机齿轮、发电机、底座及若干轴承;锤摆杆将波浪的起伏运动转化为锤摆杆的来回摆动,且锤摆杆的两侧与分别齿轮机构和连杆机构联接,并由这两个机构带动其对应的组合齿轮旋转;组合齿轮的轮毂和齿圈分开,并在二者之间设有离合机构,使其只能单向对外做功;发电机齿轮固定于发电机输入轴上且设于两组合齿轮中间;整套装置通过底座装配成为一体,可固定于海面浮体或是轮船上面进行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小型化的波浪发电装置,有效解决目前波浪能发电装置发电效率低和成本高等不足,对海洋能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该装置需要锤摆杆有较大的摆动,无法应用在弹性杆上,应用范围较小,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杆体摆动端的上连接座,连接在杆体定位端的下连接座(7),输出轮(34),输出轮(34)的支架以及传动机构;/n所述输出轮(34)能相对支架转动,所述支架连接在下连接座(7)上;/n传动机构的上端与上连接座活动相连接,传动机构的下端与输出轮传动相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上连接座的摆动转化为输出轮(34)相对支架的单向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杆体摆动端的上连接座,连接在杆体定位端的下连接座(7),输出轮(34),输出轮(34)的支架以及传动机构;
所述输出轮(34)能相对支架转动,所述支架连接在下连接座(7)上;
传动机构的上端与上连接座活动相连接,传动机构的下端与输出轮传动相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上连接座的摆动转化为输出轮(34)相对支架的单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固定壳(1),输出轮(34)位于固定壳(1)的外部,传动机构的输出轴(3)穿过固定壳(1)与输出轮(34)同心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第一传动部的上端与上连接座活动相连接,第一传动部的下端能相对固定壳(1)上下移动地伸入至固定壳(1)中,所述第二传动部设置在固定壳(1)中,第二传动部的输出轴(3)穿过固定壳(1)与输出轮(34)同心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与第一传动部的下端相联动;
所述第一传动部用于将上连接座的摆动转化为第一传动部下端相对固定壳(1)的上下移动;
所述第二传动部用于将第一传动部下端的上下移动转化为输出轴(3)的单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驱动杆(21)和两端能分别万向转动的传动杆(2),传动杆(2)的上端与上连接座相连接,传动杆(2)的下端与驱动杆(21)相连接,在所述的固定壳(1)上竖向设置有穿壳通孔(11),所述驱动杆(21)始终穿置于穿壳通孔(1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2)由N根连杆可拆卸地依次首尾连接而成,所述N为大于1的自然数。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中的驱动结构分别与第一传动部下端相联动,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中的传动结构分别与输出轴(3)相连接,第一转动部用于在第一传动部下端向下移动时驱动输出轴(3)单向转动且在第一传动部下端向上移动时不驱动输出轴(3),第二转动部用于在第一传动部下端向上移动时驱动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军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团团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