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制作领域,尤其指一种环保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1710296108.3名称为《无叶片风力发电机》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无叶片风力发电机,包括锥形风塔、连接盘、永久磁铁上盘、永久磁铁盘、连接支撑、能量转换装置、增速器、发电机和支座;所述锥形风塔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盘,通过连接盘与连接盘上的永久磁铁上盘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支座上设有发电机,增速器一端连接发电机,另一端连接能量转换装置,所述能量转换装置通过连接支撑与锥形风塔连接。该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维护方便,制造成本低,无噪音,能保护自然的生态环境等优点。然而,该发电机仅能用于风力发电,使用不理想,因此该发电机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制作方便,应用范围广,能将海浪或风转化为电能的环保发电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环保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传动机构,发电机以及能由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传动机构,发电机以及能由海浪或风驱动相对壳体(1)上下移动的驱动杆(21),在壳体(1)上设置有穿壳通孔(11),驱动杆(21)始终穿置在穿壳通孔(11)中,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壳体(1)中且与发电机的转子(4)相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伸入壳体(1)的驱动杆(21)相联动,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驱动杆(21)的上下移动转化为转子(4)的单向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传动机构,发电机以及能由海浪或风驱动相对壳体(1)上下移动的驱动杆(21),在壳体(1)上设置有穿壳通孔(11),驱动杆(21)始终穿置在穿壳通孔(11)中,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壳体(1)中且与发电机的转子(4)相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伸入壳体(1)的驱动杆(21)相联动,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驱动杆(21)的上下移动转化为转子(4)的单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第三齿轮(33)与第四齿轮(34),所述第一齿轮(31)能转动地连接在固定壳(1)上,第一齿轮(31)的凸齿顶触在伸入壳体(1)的驱动杆(21)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齿轮(32)能转动地套置在第一齿轮侧壁的凸柱(311)上,第二齿轮(32)的内壁上分布有棘齿(321),第一齿轮(31)的凸柱(311)上设置有凹槽(312),在凹槽(312)中设置有能保持向外弹出的棘轮拨片(313),所述棘轮拨片(313)用于推动棘齿(321)单向转动,第二齿轮(32)与第三齿轮(33)相啮合,第三齿轮(33)与第四齿轮(34)同心设置,所述第四齿轮(34)与发动机转子(4)上的驱动齿轮(41)传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五棘轮(35)与第六齿轮(36),所述第五棘轮(35)与第三齿轮(33)、第四齿轮(34)连接在同一转动轴或转动筒(3)上,第五棘轮(35)的棘齿方向与第二齿轮(32)上的棘齿方向相反,第六齿轮(36)与第五棘轮(35)同心设置,第六齿轮(36)的凸齿顶触在伸入壳体(1)的驱动杆(21)的侧壁上,在第六齿轮(36)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套入第五棘轮(35)的凹部(361),在凹部(361)的侧壁上有第二凹槽(362),在第二凹槽(362)中设置有能保持向内弹出的第二棘轮拨片(363),所述第二棘轮拨片(363)用于推动第五棘轮(35)单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棘轮(35)与第三齿轮(33)、第四齿轮(34)连接在同一转动筒(3)上,所述转动筒(3)能转动地套置在发电机定子(5)的连接轴(51)上,所述第四齿轮(34)为内齿轮,在内齿轮与转子(4)的驱动齿轮(41)之间设置有加快驱动齿轮(41)转速的行星齿轮(4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军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团团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