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哮喘的雾化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09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哮喘的雾化喷雾装置,其结构包括药剂瓶、壳体、空压机、电池和开关,通过在衔接圆柱上端设置了加热板和锥形加热棒,雾化后的喷雾首先通过框体上的加热腔时,由于电阻丝通电进行产热,从而对加热腔内部进行加热,通过热传递对喷雾进行加热,随后加热后的喷雾经过锥形加热棒,锥形加热棒对喷雾进行再一次加热,达到了能够对冷藏的药液进行加热的优点;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了隔片和锥形加热棒,药液冲击上方的隔片,变成雾状的药液通过喷嘴向外喷出,随后雾化的药液经过通孔向外喷出,并且通过锥形加热棒上端的锥形面进行二次雾化,达到了能够对药液彻底雾化,增加治疗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哮喘的雾化喷雾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哮喘的雾化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雾化吸入疗法是用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含有治疗药物成分的药剂直接作用在气管上,达到洁净气道,治疗哮喘的目的,是最有效地一种治疗方法,因此用于治疗哮喘的雾化喷雾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装置,呼吸道及肺遇冷或吸入凉气时会造成不适及病情加重,目前治疗哮喘的雾化装置都是把含有治疗药物成分的药剂与气体混合后进行雾化,尤其是冷藏后的药液直接进行雾化时,病人初期吸入时会有不适感,除此之外,雾化的不彻底会导致大粒子药液回落,药液利用不充分导致无法有效的作用于患病部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并且无法防止药瓶内部形成负压回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用于治疗哮喘的雾化喷雾装置,解决了冷藏后的药液直接进行雾化时,病人初期吸入时会有不适感,除此之外,雾化的不彻底会导致大粒子药液回落,药液利用不充分导致无法有效的作用于患病部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哮喘的雾化喷雾装置,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排放机构(3),用于防止药剂瓶(1)内侧形成负压回流;/n加热板(5),用于对哮喘喷雾进行加热;/n锥形加热棒(7),用于对哮喘喷雾进行二次加热;/n吸嘴(8),用于对哮喘喷雾的流速进行限流;/n其中,所述排放机构(3)呈圆台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哮喘的雾化喷雾装置,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放机构(3),用于防止药剂瓶(1)内侧形成负压回流;
加热板(5),用于对哮喘喷雾进行加热;
锥形加热棒(7),用于对哮喘喷雾进行二次加热;
吸嘴(8),用于对哮喘喷雾的流速进行限流;
其中,所述排放机构(3)呈圆台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哮喘的雾化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部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药剂瓶(1),所述排放机构(3)固定于壳体(2)内部空腔中部,所述壳体(2)顶部设置有衔接圆柱(4),所述衔接圆柱(4)与半圆出雾板(6)下端竖直连接,所述半圆出雾板(6)上端等距分布有锥形加热棒(7),并且锥形加热棒(7)与尖端紧密伸入通孔(61)内部,所述锥形加热棒(7)上端设置有凸起(73),所述凸起(73)与紧固环(7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紧固环(71)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支腿(72),所述衔接圆柱(4)与吸嘴(8)下端螺纹连接,所述壳体(2)内部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电池(13),所述排放机构(3)与入气管(9)上端固定连接,并且入气管(9)与排放机构(3)下端呈贯通结构,所述壳体(2)右端设置有开关(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哮喘的雾化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机构(3)包括外框(31)、隔板(32)、腔体(33)、钢珠(34)、弹簧(35)和限位块(36),所述外框(31)与喷嘴(21)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腔体(33)与入液管(10)内部相连通,所述外框(31)中部设置有腔体(33),所述隔板(32)通过胶水与外框(31)内部下端边缘相粘接,所述钢珠(34)紧密伸入于隔板(32)内侧,所述钢珠(34)通过弹簧(35)与限位块(36)下端弹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正道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