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超前探孔岩溶高压涌水封堵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工程及地下洞室工程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隧道超前探孔发生岩溶高压涌水后的封堵处理结构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隧道建设过程中为获取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地质信息,通常采用超前地质钻探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隧道超前探孔一般采用冲击钻,其钻进速度快,可通过冲击器的响声、钻速及其变化、岩粉、卡钻情况、钻杆震动情况、冲洗液的颜色及流量变化等粗略探明前方地质情况,缺点是不能取芯。当在复杂地质地段或特殊目的地段超前钻孔时一般采用回转取芯钻,回转取芯钻岩芯鉴定准确可靠,地层变化里程可准确确定,缺点是钻进速度慢。岩溶地区修建隧道,当隧道埋深大,隧道开挖范围内岩溶管道发育较强时,管道内地下水水头较高。因冲击钻施工速度快,超前探孔多采用冲击钻钻进,但冲击钻多数情况下为裸孔钻进,无孔口防护装置,当其击穿高压富水岩溶管道时,发生超前探孔岩溶高压涌水的可能性极大。在高水头作用下,钻孔涌水射速大,对人员、设备及工程本身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地下水流量大时还可能造成掌子面附近洞段淹没,后期处理技术难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超前探孔岩溶高压涌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贯通隧道掌子面(4)与岩溶管道(1)之间围岩(3)的隧道超前探孔(2),该隧道超前探孔(2)在隧道掌子面(4)一侧设有一根入孔管(5),该入孔管(5)的一端由隧道掌子面(4)伸入隧道超前探孔(2),另一端连接构成岔管结构的分流管一(8)和分流管二(9);分流管一(8)经变径接头一(14)连接引流管一(12),引流管一(12)通向集水坑(16);分流管二(9)经变径接头二(15)连接引流管二(13),引流管二(13)连接注浆管(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超前探孔岩溶高压涌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贯通隧道掌子面(4)与岩溶管道(1)之间围岩(3)的隧道超前探孔(2),该隧道超前探孔(2)在隧道掌子面(4)一侧设有一根入孔管(5),该入孔管(5)的一端由隧道掌子面(4)伸入隧道超前探孔(2),另一端连接构成岔管结构的分流管一(8)和分流管二(9);分流管一(8)经变径接头一(14)连接引流管一(12),引流管一(12)通向集水坑(16);分流管二(9)经变径接头二(15)连接引流管二(13),引流管二(13)连接注浆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超前探孔岩溶高压涌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流管一(8)和分流管二(9)上分别设有高压闸阀一(10)和高压闸阀二(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超前探孔岩溶高压涌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隧道掌子面(4)上设有加固锚杆(6)对入孔管(5)的孔口处进行加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超前探孔岩溶高压涌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隧道超前探孔(2)的孔口处设有加固混凝土墩(7)将入孔管(5)包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超前探孔岩溶高压涌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孔管(5)缠有青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超前探孔岩溶高压涌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固锚杆(6)采用包括钢筋、钢绞线、钢管在内的材料组成锚杆系统,将入孔管(5)与围岩(3)、初支钢拱架锚固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超前探孔岩溶高压涌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一(8)和分流管二(9)由隧道超前探孔(2)的孔口处分岔向两侧的隧道边墙(18)。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装置的隧道超前探孔岩溶高压涌水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增加污水泵,使抽排流量大于涌水流量,持续抽排工作面积水至机械及人员能进入涌水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桥,黄勇,朱建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