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溶富水隧道双层减压防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326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岩溶富水隧道双层减压防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该系统设置在隧道初支与二衬之间,包括外侧排水层、减压层、内侧排水层、排水道。其中,外侧排水层包括外侧纵向排水盲管、外侧环向排水盲管、透水土工布;减压层包括三维双向土工格室、喷射式多孔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和内外排水盲管的垂直连接管;内侧排水层包括内侧纵向排水盲管、内侧环向排水盲管、施工缝止水条和透水土工布;排水道采用分布式集束排水管来扩大传统排水管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通过扩大储水容量、降低水头压力、提高排水效率来解决岩溶富水隧道在雨季中的高水压大流量防排水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溶富水隧道双层减压防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岩溶富水地层隧道防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隧道设计与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渗漏水是运营隧道最常见的病害,隧道渗流水不但加速隧道结构老化,缩短隧道结构的服役寿命,还增加了隧道运营维护成本,并威胁隧道的行车安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规定:“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时,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应设置防水板及无纺布,防水板应采用易于焊接的防水卷材,厚度不小于1.0mm;沿衬砌背后环向应设置导水盲管,其纵向间距不大于20m”。隧道传统排水系统控制排水量大小是通过盲管与排水管来控制的,其施作方式只能保障常规地下水位赋存区的排水流量。我国的岩溶发育地区面积接近国土面积的1/3,岩溶隧道的病害问题尤为严峻。其中岩溶隧道病害的主要来源就是岩溶地下水,一方面是岩溶地下水侵蚀性对隧道衬砌结构与防排水系统的危害,另一方面岩溶地下水与地表水文有着密切的联系,雨季岩溶地下水位暴涨,发生地下水突涌,使得传统防排水结构设计不能满足雨季瞬时大水量的排水需求,甚至衬砌结构承担高外水压力,从而危及隧道结构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溶富水隧道双层减压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外侧排水层、减压层、内侧排水层和排水道,外侧排水层包括外侧纵向排水盲管、外侧环向排水盲管、透水土工布;减压层包括三维双向土工格室、喷射式多孔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和内外排水盲管的垂直连接管;内测排水层包括内侧纵向排水盲管、内侧环向排水盲管和透水土工布;排水道是在二次衬砌边墙与底板交接处局部采用分布式集束排水管来扩大传统排水管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溶富水隧道双层减压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外侧排水层、减压层、内侧排水层和排水道,外侧排水层包括外侧纵向排水盲管、外侧环向排水盲管、透水土工布;减压层包括三维双向土工格室、喷射式多孔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和内外排水盲管的垂直连接管;内测排水层包括内侧纵向排水盲管、内侧环向排水盲管和透水土工布;排水道是在二次衬砌边墙与底板交接处局部采用分布式集束排水管来扩大传统排水管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富水隧道双层减压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排水层,在隧道初期支护表面沿隧道轴线方向等间隔环绕隧道断面布设外侧环向排水盲管,外侧纵向排水盲管沿着隧道轴线方向布置,分别在布设在隧道拱部、边墙和拱脚处,最后在隧道壁面上铺设一层透水土工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富水隧道双层减压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压层,在透水土工布上铺设三维双向土工格室,在外侧环向排水盲管与外侧纵向排水盲管的交汇处垂直于隧道初期支护壁面安装内外排水盲管的连接管,最后在三维双向土工格室内喷射多孔轻骨料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的厚度刚好达到三维双向土工格室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富水隧道双层减压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侧排水层,在透水混凝土表面铺设一层透水土工布,然后沿隧道轴线方向根据连通管位置等间隔布设内侧环向排水盲管和施工止水条,施工止水条的布设位置与二次衬砌施工缝对齐,内侧环向排水盲管布设在相邻施工止水条的中间;环向排水盲管与止水条之间由纵向排水盲管连接,纵向排水盲管布设在隧道拱部、边墙和拱脚处,保障内侧环向排水盲管与内侧纵向排水盲管的交汇处与内外排水盲管的连接管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牢张鹏田世宽万飞王占强李唐军胡波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南京工业大学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