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伤患者康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有两个,所述蜂鸣器的外表面安装有负压泵,所述负压泵的一端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负压泵的上表面安装有警报灯,所述警报灯的一侧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侧安装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下端安装有引流器,所述负压泵的另一端安装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侧安装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一侧安装有分流柱,所述分流柱的外表面安装有引流柱,所述分流管的外表面安装有包裹层。通过安装保护层与第一魔术贴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安装与拆卸上简单方便,通过安装保护层与包裹层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可以使医生查看患者的伤口情况,且不会引起患者的伤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伤患者康复用负压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负压引流装置
,具体为一种烧伤患者康复用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从有了外科,就有了外科引流,也就有了无休止的争议,特别是在腹部外科,外科引流曾经挽救了无数的危重病人的生命,然而不恰当的引流,亦带来了不少并发症。引流并不能代替良好的手术,但正确的引流,会使手术更趋完美。所以,引流术是外科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只是能真正去研究和解此问题的人太少,有关的专著也很少。外科引流技术的设计思维独特、合理,实用性强,是对传统外科引流方法和引流物的重大改进,七年来的千余例临床实践证明,这一技术明显改善了引流效果,能显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大幅度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但是,现有的烧伤患者康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安装与拆卸麻烦,没有防护警报装置,医生无法查看患者的伤口情况,强行查看会引起患者的伤痛;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烧伤患者康复用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伤患者康复用负压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烧伤患者康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安装与拆卸麻烦,没有防护警报装置,医生无法查看患者的伤口情况,强行查看会引起患者的伤痛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烧伤患者康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有两个,所述蜂鸣器的外表面安装有负压泵,所述负压泵的一端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负压泵的上表面安装有警报灯,所述警报灯的一侧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侧安装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下端安装有引流器,所述负压泵的另一端安装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侧安装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一侧安装有分流柱,所述分流柱的外表面安装有引流柱,所述分流管的外表面安装有包裹层,所述包裹层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魔术贴,所述包裹层的外表面安装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魔术贴,所述保护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引流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保护层与包裹层扣在患者伤口,利用保护层的两侧的第一魔术贴与包裹层一端的第二魔术贴将患者伤口绑紧固定,启动负压泵,引流器开始工作,利用引流管与分流管的配合,通过分流柱的一侧安装的引流柱进行引流,使得该装置使用效果好,利用效率高,且引流柱延伸至引流孔的外表面,起固定作用且引流效果好,可以通过打开第二魔术贴,可以观察患者伤口情况,使得该装置可以使医生查看患者的伤口情况,且不会引起患者的伤痛,该装置通过警报灯与蜂鸣器的配合,可以发出警报以提示周围的人。优选的,所述负压泵的内侧与蜂鸣器的一端完全贴合,所述负压泵与蜂鸣器通过螺钉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安装负压泵与蜂鸣器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发出警报声以提示周围的人。优选的,所述负压泵的上端与警报灯的下端完全贴合,所述负压泵与警报灯通过螺纹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安装负压泵与警报灯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警报灯会闪烁以提示周围的人。优选的,所述保护层的两侧与第一魔术贴的一端完全贴合,所述保护层与第一魔术贴通过缝合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安装保护层与第一魔术贴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安装与拆卸上简单方便。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一端与包裹层的一端完全贴合,所述保护层与包裹层通过引流孔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安装保护层与包裹层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可以使医生查看患者的伤口情况,且不会引起患者的伤痛。优选的,所述分流管的一侧与引流管的一侧完全贴合,所述分流管与引流管通过螺栓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安装分流管与引流管的配合,使得该装置使用效果好,利用效率高。优选的,所述分流柱的外表面与引流柱的一端完全贴合,所述分流柱与传输管通过胶粘剂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安装分流柱与引流柱的配合,引流柱延伸至引流孔的外表面,起固定作用且引流效果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安装负压泵与蜂鸣器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发出警报声以提示周围的人,通过安装保护层与第一魔术贴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安装与拆卸上简单方便,通过安装保护层与包裹层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可以使医生查看患者的伤口情况,且不会引起患者的伤痛;2、本技术装置通过安装分流管与引流管的配合,使得该装置使用效果好,利用效率高,通过安装分流柱与引流柱的配合,引流柱延伸至引流孔的外表面,起固定作用且引流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包裹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负压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负压泵;2、警报灯;3、把手;4、传输管;5、引流器;6、控制面板;7、引流管;8、包裹层;9、第一魔术贴;10、第二魔术贴;11、保护层;12、引流孔;13、分流管;14、引流柱;15、蜂鸣器;16、分流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烧伤患者康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蜂鸣器15,蜂鸣器15有两个,使得该装置在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发出警报声以提示周围的人,蜂鸣器15的外表面安装有负压泵1,负压泵1的一端安装有控制面板6,负压泵1的上表面安装有警报灯2,警报灯2的一侧安装有把手3,把手3的一侧安装有传输管4,传输管4的下端安装有引流器5,负压泵1的另一端安装有引流管7,引流管7的一侧安装有分流管13,分流管13的一侧安装有分流柱16,分流柱16的外表面安装有引流柱14,引流柱14延伸至引流孔12的外表面,起固定作用且引流效果好,分流管13的外表面安装有包裹层8,包裹层8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魔术贴10,包裹层8的外表面安装有保护层11,保护层11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魔术贴9,使得该装置可以使医生查看患者的伤口情况,且不会引起患者的伤痛,保护层11的外表面设置有引流孔12。具体的,如图2所示,负压泵1的内侧与蜂鸣器15的一端完全贴合,负压泵1与蜂鸣器15通过螺钉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安装负压泵1与蜂鸣器15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发出警报声以提示周围的人。具体的,如图1所示,负压泵1的上端与警报灯2的下端完全贴合,负压泵1与警报灯2通过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安装负压泵1与警报灯2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警报灯2会闪烁以提示周围的人。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保护层11的两侧与第一魔术贴9的一端完全贴合,保护层11与第一魔术贴9通过缝合固定。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伤患者康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蜂鸣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器(15)有两个,所述蜂鸣器(15)的外表面安装有负压泵(1),所述负压泵(1)的一端安装有控制面板(6),所述负压泵(1)的上表面安装有警报灯(2),所述警报灯(2)的一侧安装有把手(3),所述把手(3)的一侧安装有传输管(4),所述传输管(4)的下端安装有引流器(5),所述负压泵(1)的另一端安装有引流管(7),所述引流管(7)的一侧安装有分流管(13),所述分流管(13)的一侧安装有分流柱(16),所述分流柱(16)的外表面安装有引流柱(14),所述分流管(13)的外表面安装有包裹层(8),所述包裹层(8)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魔术贴(10),所述包裹层(8)的外表面安装有保护层(11),所述保护层(11)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魔术贴(9),所述保护层(11)的外表面设置有引流孔(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伤患者康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蜂鸣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器(15)有两个,所述蜂鸣器(15)的外表面安装有负压泵(1),所述负压泵(1)的一端安装有控制面板(6),所述负压泵(1)的上表面安装有警报灯(2),所述警报灯(2)的一侧安装有把手(3),所述把手(3)的一侧安装有传输管(4),所述传输管(4)的下端安装有引流器(5),所述负压泵(1)的另一端安装有引流管(7),所述引流管(7)的一侧安装有分流管(13),所述分流管(13)的一侧安装有分流柱(16),所述分流柱(16)的外表面安装有引流柱(14),所述分流管(13)的外表面安装有包裹层(8),所述包裹层(8)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魔术贴(10),所述包裹层(8)的外表面安装有保护层(11),所述保护层(11)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魔术贴(9),所述保护层(11)的外表面设置有引流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患者康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泵(1)的内侧与蜂鸣器(15)的一端完全贴合,所述负压泵(1)与蜂鸣器(15)通过螺钉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