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强专利>正文

一种防脱落腹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049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脱落腹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和引流管主体外缘面构造的一组限位胶塞,所述限位胶塞将引流管主体分为通入腹腔内的插接部以及腹腔外的裸露部分,所述插接部的外缘面靠近限位胶塞的一侧开设有供防脱气囊套设的气囊滑槽,所述气囊滑槽上对称开设有两组供通气导管和连接导管接入的导管接入槽,所述通气导管和连接导管均与防脱气囊连接,所述防脱气囊内设置有通气仓,且通气导管内开设有连通通气仓的连通气道,所述通气导管和连接导管远离防脱气囊的一端从限位胶塞远离防脱气囊的一侧穿出。该防脱落腹腔引流管,结构合理,易于调节使用,有效适应患者伤口厚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落腹腔引流管
本技术属于腹腔引流管
,具体涉及一种防脱落腹腔引流管。
技术介绍
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现有用于腹腔引流的腹腔引流管在安装时存在易脱落的情况,部分具备气囊的引流管在穿入腹腔内后充气鼓起,而气囊与外部胶塞之间的间距无法准确适应患者伤口厚度,部分鼓起的气囊无法准确的阻截伤口部分,依然会导致伤口部位渗液,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落腹腔引流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脱落腹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和引流管主体外缘面构造的一组限位胶塞,所述限位胶塞将引流管主体分为通入腹腔内的插接部以及腹腔外的裸露部分,所述插接部的外缘面靠近限位胶塞的一侧开设有供防脱气囊套设的气囊滑槽,所述气囊滑槽上对称开设有两组供通气导管和连接导管接入的导管接入槽,所述通气导管和连接导管均与防脱气囊连接,所述防脱气囊内设置有通气仓,且通气导管内开设有连通通气仓的连通气道,所述通气导管和连接导管远离防脱气囊的一端从限位胶塞远离防脱气囊的一侧穿出。优选的,所述通气导管和连接导管的直径一致,所述导管接入槽为宽度适应通气导管和连接导管直径的槽。优选的,所述通气导管远离防脱气囊的一端设置有一组封闭连通气道的止逆胶塞,且止逆胶塞上插入一组向连通气道内通气的充气针筒。优选的,所述连接导管远离防脱气囊的一侧设置有一组防脱圆头,所述连接导管与防脱气囊的内缘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引流管主体远离插接部的一侧设置有一组紧固环,所述紧固环的内缘面直径与引流管主体的外缘面直径一致,且引流管主体的外缘面靠近限位胶塞的一侧构造有供紧固环螺纹连接安装的连接螺纹。优选的,所述插接部的端部构造有倒角,且气囊滑槽的两侧构造有倒角。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防脱落腹腔引流管,引流管主体的插接部在通入伤口后,充气的防脱气囊在通气导管和连接导管的拉动下可配合限位胶塞实现腹腔伤口部位准确的抵接,使得限位胶塞抵接腹腔外侧而防脱气囊抵接腹腔内侧,有效防止引流管主体脱落并防止因气囊与外部胶塞之间的间距无法准确适应患者伤口厚度导致的伤口渗液情况;通气导管和连接导管通出外部,其中通气导管可便于防脱气囊的充气和排气,便于从外部操作,适用性强;紧固环在限位胶塞一侧的设置便于与连接螺纹螺纹连接配合向限位胶塞方向抵接,直至紧固环抵接限位胶塞并压合通气导管和连接导管实现通气导管和连接导管的限位,进一步保障安装于腹腔内部的防脱气囊不会发生位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引流管主体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引流管主体、101插接部、2限位胶塞、3防脱气囊、301通气仓、4气囊滑槽、401导管接入槽、5通气导管、501连通气道、502止逆胶塞、6连接导管、601防脱圆头、7紧固环、701连接螺纹、8充气针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防脱落腹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1和引流管主体1外缘面构造的一组限位胶塞2,所述限位胶塞2将引流管主体1分为通入腹腔内的插接部101以及腹腔外的裸露部分,所述插接部101的外缘面靠近限位胶塞2的一侧开设有供防脱气囊3套设的气囊滑槽4,所述气囊滑槽4上对称开设有两组供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接入的导管接入槽401,所述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均与防脱气囊3连接,所述防脱气囊3内设置有通气仓301,且通气导管5内开设有连通通气仓301的连通气道501,所述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远离防脱气囊3的一端从限位胶塞2远离防脱气囊3的一侧穿出,引流管主体1的插接部101在通入伤口后,充气的防脱气囊3在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的拉动下可配合限位胶塞2实现腹腔伤口部位准确的抵接,使得限位胶塞2抵接腹腔外侧而防脱气囊3抵接腹腔内侧,有效防止引流管主体1脱落并防止因气囊与外部胶塞之间的间距无法准确适应患者伤口厚度导致的伤口渗液情况。具体的,所述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的直径一致,所述导管接入槽401为宽度适应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直径的槽。具体的,所述通气导管5远离防脱气囊3的一端设置有一组封闭连通气道501的止逆胶塞502,且止逆胶塞502上插入一组向连通气道501内通气的充气针筒8,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通出外部,其中通气导管5可便于防脱气囊3的充气和排气,具体实施时,充气即采用充气针筒8向通气导管5注加气体(此处充气气体可以为经过消毒的气体,防止气囊破损导致气体外溢感染),而排气方式可以为拔出止逆胶塞502或再将充气针筒8插入通气导管5进行抽气,便于从外部操作,适用性强。具体的,所述连接导管6远离防脱气囊3的一侧设置有一组防脱圆头601,所述连接导管6与防脱气囊3的内缘面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引流管主体1远离插接部101的一侧设置有一组紧固环7,所述紧固环7的内缘面直径与引流管主体1的外缘面直径一致,且引流管主体1的外缘面靠近限位胶塞2的一侧构造有供紧固环7螺纹连接安装的连接螺纹701,紧固环7在限位胶塞2一侧的设置便于与连接螺纹701螺纹连接配合向限位胶塞2方向抵接,直至紧固环7抵接限位胶塞2并压合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实现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的限位,进一步保障安装于腹腔内部的防脱气囊3不会发生位移。具体的,所述插接部101的端部构造有倒角,且气囊滑槽4的两侧构造有倒角,倒角的构造降低端部锐度,降低插入时患者的痛苦。具体的,该防脱落腹腔引流管,使用时只需将插接部101经过消毒后通入伤口内,此时将充气针筒8的针头部分插入通气导管5的止逆胶塞502,并向连通气道501内注气,当气体进入连通气道501后将传输至防脱气囊3的通气仓301内使得防脱气囊3鼓起,此时防脱气囊3的大于伤口直径,不易使得引流管主体1从伤口处脱落,在充气后,拉动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使得防脱气囊3在导管接入槽401上位移,直至防脱气囊3和限位胶塞2分别抵接腹腔两侧,再通过旋动紧固环7使得紧固环7向限位胶塞2方向靠近,直至紧固环7抵接限位胶塞2且紧固环7卡死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实现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位移的限位,最后使用者需采用医用胶布贴附限位胶塞2的外缘与患者皮肤,防止缝隙渗入细菌,该防脱落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脱落腹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1)和引流管主体(1)外缘面构造的一组限位胶塞(2),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胶塞(2)将引流管主体(1)分为通入腹腔内的插接部(101)以及腹腔外的裸露部分,所述插接部(101)的外缘面靠近限位胶塞(2)的一侧开设有供防脱气囊(3)套设的气囊滑槽(4),所述气囊滑槽(4)上对称开设有两组供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接入的导管接入槽(401),所述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均与防脱气囊(3)连接,所述防脱气囊(3)内设置有通气仓(301),且通气导管(5)内开设有连通通气仓(301)的连通气道(501),所述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远离防脱气囊(3)的一端从限位胶塞(2)远离防脱气囊(3)的一侧穿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落腹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1)和引流管主体(1)外缘面构造的一组限位胶塞(2),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胶塞(2)将引流管主体(1)分为通入腹腔内的插接部(101)以及腹腔外的裸露部分,所述插接部(101)的外缘面靠近限位胶塞(2)的一侧开设有供防脱气囊(3)套设的气囊滑槽(4),所述气囊滑槽(4)上对称开设有两组供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接入的导管接入槽(401),所述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均与防脱气囊(3)连接,所述防脱气囊(3)内设置有通气仓(301),且通气导管(5)内开设有连通通气仓(301)的连通气道(501),所述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远离防脱气囊(3)的一端从限位胶塞(2)远离防脱气囊(3)的一侧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的直径一致,所述导管接入槽(401)为宽度适应通气导管(5)和连接导管(6)直径的槽。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强王飞蒋丽玲
申请(专利权)人:赵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