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志亮专利>正文

调整式摇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05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调整式摇椅,包含有:二椅座支架、一椅背支架、二扶手支架、一靠脚支架、一调整定位装置、一布料及二弧杆组件,其中椅座支架、椅背支架、扶手支架以及靠脚支架共同构成一四连杆机构,该调整定位装置则安装在该四连杆机构上,且具有一固定座、一调整杆及一定位螺纹杆,固定座是固设于其中一连杆,调整杆枢设于其中两连杆连接处而以穿过该固定座,定位螺纹杆设置在固定座上且可迫紧调整杆以定型四连杆机构,该布料是伸展设置在四连杆机构之间;该等弧杆组件分别设置在椅座支架底部,利用调整定位装置可稳固摇椅的外型,避免摇椅塌陷。(*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属于一种摇椅,尤指一种调整式摇椅,其可调整靠脚 支架相对椅座之间的角度并且以坚固可靠的方式固定该角度。技术背景摇椅普遍使用于居家环境中,其结构是主要在一般的座椅椅脚上加 装左右二弧形杆,该等弧形杆是接触地面,令摇椅可作前后摆动,乘坐 在摇椅上的使用者可借此获得一种规律摆荡的特殊感受。传统的摇椅虽然具有摆动等功能,惟其不具椅背及靠脚的微调功 效,因此有人以四连杆结构分别作为摇椅的椅背支架、椅座支架、扶手 支架及靠脚,借此令椅背及靠脚得以调整角度,此外,更在四连杆上设 置有一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是一种位于其中两连杆枢接处的防滑片, 该防滑片提供摩擦力俾使该等连杆不得任意相对转动,借此定位四连杆 彼此间的相对角度。但是,上述以防滑片作为定位效果并不可靠,当使用者重量过重, 或者摆动摇椅的力量过大时,防滑片所提供的摩擦力将不足以提供定位 效果,最后将会造成摇椅意外地改变连杆间角度,甚至塌陷而令使用者 摔落地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创作人有鉴于四连杆式摇椅透过防滑片的定位效果不 佳,改良其缺失与不足,进而技术出一种调整式摇椅。本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整式摇椅,其可其可调整靠脚相 对椅座之间的角度并且以坚固可靠的方式固定该角度,避免摇椅任意改 变状态而遭致使用者受伤。为达上述目的,是令前述调整式摇椅包含有 二椅座支架,是呈长条状而左右相对;一椅背支架,是呈U形,具有二侧杆,各侧杆末端是分别枢设在该等椅座支架的后端;二扶手支架,是呈长条状而左右相对,该等扶手支架后端分别枢设 在椅背支架的两侧杆上;一靠脚支架,是呈U形,具有二侧扦,该等侧杆末端分别柩设在 各扶手支架前端,该等側杆分别枢设在椅座支架的前端;一调整定位装置,是设置在相对应的椅座支架、扶手支架及靠脚支 架的侧杆上,且具有一固定座、 一调整杆及一定位螺紋杆,该固定座是 枢设在该椅座支架上并具有一横向螺孔,该调整杆上端是枢设在扶手支 架前端与靠脚支架側杆的末端的枢接处,且以可滑动方式穿设在固定座 上,该定位螺紋杆是设置在螺孔内并可以内側端紧抵该调整杆侧壁;一布料,是伸展设置在椅座支架、椅背支架以及靠脚支架之间,以 便形成摇椅的椅座、椅背及靠脚,可供使用者坐卧;及二弧杆组件,是分别设置在椅座支架底部,各弧形杆组件是包含有 至少二支撑杆及一弧杆,该等支撑杆上端是设置在椅座支架底部,该弧杆是设置在该等支撑杆底端,并可与地面接触。利用上述技术手段,上述的椅座支架、椅背支架、扶手支架及靠脚 支架共同构成四连杆机构,调整定位装置的定位螺紋杆可以其内側端迫 紧在调整杆的侧壁,借此将调整杆定位于固定座上,此时与调整杆相枢 设的扶手支架与靠脚支架侧杆之间夹角被固定,从而固定四连杆机构之 间的各夹角,故摇椅的结构将固定而无法改变,避免摇椅因使用者的重 量或动作而意外塌陷。前述调整杆相对定位螺紋杆的 一侧上沿轴向形成有 一列定位凹部, 该等定位凹部可供定位螺紋杆伸入以定位调整杆与固定座之间的相对 位置。前述各弧杆的前后两端上分别枢设有一可单向旋转的撑立脚,当各 弧杆的两撑立脚末端位于向下位置时,撑立脚末端低于弧杆最低处而可 撑起弧杆,并且令摇椅定位而不摆动。前述各撑立脚与相对应的弧杆前端或后端之间是分别透过一棘轮 组件相枢接,各棘轮组件是包含有一内棘轮、 一外棘轮、 一固定杆及一 f簧,该内棘轮是固设在相对应的弧杆前端或后端,且具有一固定孔, ;内棘轮的外側端上形成有复数呈环状排列的内棘齿,该外棘轮是固设 在相对应的撑立脚一端上,且具有一穿孔,在外棘轮上形成有一弹簧槽,在外棘轮的内側端上形成有复数呈环状排列并与可内棘齿相结合的外 棘齿,该固定杆是穿过该外棘轮穿孔且设置于内棘轮固定孔内,在固定 杆外侧端上形成有一挡部,该弹簧是穿套在该固定杆上,设置于该弹簧 槽内,且两端分别抵靠挡部及弹簧槽内壁,迫使外棘轮与内棘轮相结合。前迷各弧杆前端与后端的撑立脚所能旋转的方向相反。前述两弧杆之间是固设有至少一支撑横杆。前述各扶手支架上分别设置有一扶手垫,该扶手垫以弹性材料制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外观图。图2A是本技术放大立体局部剖视图。图2B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放大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接续图3的操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接续图3的操作示意图。图6A是本技术放大立体分解图。图6B是本技术放大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本技术调整式摇椅是包含有二椅座支架l 0、 一椅背支架2 0 、 二扶手支架3 0 、 一靠脚支架4 0 、 一调整定位装置 5 0 、 一布料7 0 、 二弧杆组件6 0及至少一支撑横杆8 0 。该等椅座支架l0是呈长条状而左右相对。该椅背支架2 0,是呈U形,具有二側杆,各侧杆末端2 l是分 别枢设在该等椅座支架1 0的后端1 2 。该等扶手支架3 0是呈长条状而左右相对,该等扶手支架3 O后端 3 2分别枢设在椅背支架2 0的两侧杆上与末端2 l相距特定距离的 处,此外,各扶手支架3 0上分别设置有一扶手垫3 5,该扶手垫3 5 以弹性材料制造。该靠脚支架4 O是呈U形,具有二侧杆,该等侧杆末端4 l分别 枢设在各扶手支架3 0前端3 1,该等側杆上相距末端4 l一特定距离处分别柩设在椅座支架1 0的前端1 1 。请参照图2A-2B,该调整定位装置5 O是设置在相对应的椅座支架1 0 、」拔手支架3 0及靠脚支架4 0的側杆上,且具有一固定座5 1 、 一调整杆5 2及一定位螺紋杆5 3;该固定座5 l是枢设在该对应的椅 座支架l0上并具有一贯穿的纵向贯孔51l及一与贯孔51l相连 通的横向螺孔5 1 2;该调整杆5 2上端是枢设在该对应的扶手支架30前端3 1与靠脚支架4 0側杆末端4 1的枢接处,且以可滑动方式穿 设在固定座5 l的贯孔5 1 l内;该定位螺紋杆5 3是设置在螺孔5 12内并可以内侧端紧抵该调整杆5 2侧边,该定位螺紋杆5 3外侧端固 设有一旋钮5 3 1以方便供使用者手握该旋钮5 3 1而旋转该定位螺 紋杆5 3;在一^^佳实施实施例中,该调整杆5 2 a相对定位螺紋杆5 3的一侧上沿轴向形成有一列定位凹部5 2 1,该等定位凹部5 2 l可 供定位螺紋杆5 3伸入以定位调整杆5 2 a与固定座5 l之间的相对 位置,如图2B所示。该布料7 0是伸展设置在椅座支架1 0、椅背支架2 0以及靠脚支 架4 0之间,以便形成摇椅的椅座、椅背及靠脚,可供使用者坐卧,此 外,该布料7 O可为人造材质或是天然纤维。请参照图3,该等弧杆组件6 0是分别设置在椅座支架1, 0底部, 各弧形杆组件是包含有至少二支撑杆6 1 、 6 2及一弧杆6 3 ,该等支 撑杆6 1 、 6 2上端是设置在椅座支架1 0底部,该弧杆6 3是设置在 该等支撑杆6 1、 6 2底端,并可与地面接触,弧杆6 3呈圓弧形故可 令摇椅前后摆动。该支撑横杆8 0是固设在两弧杆之间,如图1所示。请参照图3-4,当使用者欲调整椅背及靠脚的角度,可转动调整定 位装置5 0的旋钮5 3 1来松开定位螺紋杆5 3 ,此时调整杆5 2 、 52 a不受定位螺紋杆5 3的迫紧而可相对固定座5 l上下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整式摇椅,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二椅座支架,是呈长条状而左右相对;    一椅背支架,是呈U形,具有二侧杆,各侧杆末端是分别枢设在该等椅座支架的后端;    二扶手支架,是呈长条状而左右相对,该等扶手支架后端分别枢设在椅背支架的两侧杆上;    一靠脚支架,是呈U形,具有二侧杆,该等侧杆末端分别枢设在各扶手支架前端,该等侧杆分别枢设在椅座支架的前端;    一调整定位装置,是设置在相对应的椅座支架、扶手支架及靠脚支架的侧杆上,且具有一固定座、一调整杆及一定位螺纹杆,该固定座是枢设在该椅座支架上并具有一横向螺孔,该调整杆上端是枢设在扶手支架前端与靠脚支架侧杆的末端的枢接处,且以可滑动方式穿设在固定座上,该定位螺纹杆是设置在螺孔内并可以内侧端紧抵该调整杆侧壁;    一布料,是伸展设置在椅座支架、椅背支架以及靠脚支架之间,以便形成摇椅的椅座、椅背及靠脚,可供使用者坐卧;及    二弧杆组件,是分别设置在椅座支架底部,各弧形杆组件是包含有至少二支撑杆及一弧杆,该等支撑杆上端是设置在椅座支架底部,该弧杆是设置在该等支撑杆底端,并可与地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亮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