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用导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04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产科护理用导尿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产科护理用导尿装置需要医护人员一直手拿接尿器去进行接尿,以及不便收集未被污染的尿液的问题;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座,支撑座内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朝上的矩形槽,矩形槽内经导向轴铰接有前后方向且中部呈环形的连接座,连接座前端设有弧口朝前的接尿漏斗,接尿漏斗后端设有贯穿连接座的导尿管,导尿管上设有左右方向的节流装置,导尿管下端设有集尿桶,导尿管上设有位于节流装置上方的分流管,分流管下端拆装连接有取样杯;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产科护理用导尿装置
本技术涉及产科护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产科护理用导尿装置。
技术介绍
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由于产妇生产过后身体虚弱,常常需要卧床休息,受到身体条件影响不能起身进行蹲位排尿,现如今普遍都是采用便盆盛放接尿器去接尿的,由于便盆过于笨重,通常需要将产妇的臀部抬起才能把便盆放置臀部下方,这样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增加了产妇的痛苦,同时不方便收集尿液,现有的导尿装置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医护人员一直手拿接尿器去进行接尿,以及不便收集未被污染的尿液。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产科护理用导尿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产科护理用导尿装置需要医护人员一直手拿接尿漏斗去进行接尿,以及不便收集未被污染的尿液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座,支撑座内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朝上的矩形槽,矩形槽内经导向轴铰接有前后方向且中部呈环形的连接座,连接座前端设有弧口朝前的接尿漏斗,接尿漏斗后端设有贯穿连接座的导尿管,导尿管上设有左右方向的节流装置,导尿管下端设有集尿桶,导尿管上设有位于节流装置上方的分流管,分流管下端拆装连接有取样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导向轴上铰接有可上下摆动且过渡配合的连接座,能够使接尿漏斗稳定的处于任意角度便于接尿,且使医护人员不用一直手持接尿漏斗去进行接尿,极大的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使患者排尿时避免尴尬,在导尿管上设有分流管和节流装置,方便收集用于检测的尿液;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切左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切后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中图3中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座1,支撑座1内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朝上的矩形槽2,矩形槽2内经导向轴3铰接有前后方向且中部呈环形的连接座4,连接座4前端设有弧口朝前的接尿漏斗5,接尿漏斗5后端设有贯穿连接座4的导尿管6,导尿管6上设有左右方向的节流装置7,导尿管6下端设有集尿桶8,导尿管6上设有位于节流装置7上方的分流管9,分流管9下端拆装连接有取样杯10。为了能够控制尿液的流速及进行分流,所述的节流装置7包括连接块11,连接块11内开设有左右方向且贯穿导尿管6的圆形槽12,圆形槽12内滑动连接有阻挡轴13,阻挡轴13左端面可与圆形槽12左端面接触。为了方便调整尿液的流速,所述的连接块11上侧面开设有位于导尿管6右方且与圆形槽12连通的滑槽14,滑槽14为L型,阻挡轴13右端设有上下方向且伸出滑槽14的推杆15。为了方便调节接尿漏斗5的角度,所述的导向轴3与连接座4过渡配合且可上下摆动,连接座4与接尿漏斗5之间设有位于其上侧的把手16。为了使集尿桶8能够悬挂在床边,所述的集尿桶8外缘面上设有开口朝下的挂钩17。为了方便取样杯10的拆装以及向取样杯10内引入尿液,所述的分流管9上套装有流速控制器18,分流管9下端伸入取样杯10内且与取样杯10螺纹连接。为了方便统计尿液的多少以及便于排放,所述的集尿桶8外缘面上设有刻度线19,集尿桶8底部设有排尿管20,排尿管20左端螺纹连接有堵头21。本技术在使用时,由于本装置在初始状态导尿管6上的节流装置7处于打开状态没有进行限流,分流管9上的流速控制器18处于关闭状态;当患者需要进行排尿,把接尿漏斗5放在患者大腿之间,拉动扶手调整接尿漏斗5与导向轴3的角度,使接尿漏斗5与患者外阴部接触,由于在导向轴3上铰接的连接座4与导向轴3过渡配合,在不受外力和或者受到很小的力时,连接座4不会上下摆动能够使接尿漏斗5处于任意角度,同时把导尿管6伸出到床边且导尿管6足够长,通过设置的挂钩17把集尿桶8悬挂在床边,避免误碰导致尿液洒落,污染床单;当需要收集尿液进行检测时,尿液通过接尿漏斗5经导尿管6流入集尿桶8,观察流入集尿桶8内的尿液到20ml-30ml之间时,由于前一段尿液流入集尿桶8内,可以进行收集无污染的尿液,推动推杆15沿滑槽14向左滑动带动阻挡轴13向左滑动至滑槽14的转折点处,向前摆动推杆15使之卡在滑槽14内,使导尿管6内的尿液流速变小,同时打开位于分流管9上的流速控制器18,使尿液一部分经导尿管6流入集尿桶8内,一部分经分流管9流入取样杯10内,控制尿液流入集尿桶8的速度,也能够防止导尿管6内的尿液过多时从接尿漏斗5内溢出,同时打开位于分流管9上的流速控制器18,使尿液能够经分流管9流入取样杯10内,收集完毕后,向后摆动推杆15使推杆15位于滑槽14转折点处,推动推杆15沿滑槽14向右滑动带动阻挡轴13向右滑动至初始位置,同时关闭流速控制器18,使尿液再次经导尿管6流入集尿桶8内;患者排尿结束后,取走接尿器,把集尿桶8从床边取下,拧开位于排尿管20上的堵头21,使尿液经排尿管20排出,尿液排出后再次拧上堵头21,由于取样杯10和分流管9经螺纹连接能够拆装,拆下取样杯10,检验取样杯10内的尿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向轴上铰接有可上下摆动且过渡配合的连接座,能够使接尿漏斗稳定的处于任意角度便于接尿,且使医护人员不用一直手持接尿漏斗去进行接尿,极大的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使患者排尿时避免尴尬,在导尿管上设有分流管和节流装置,方便收集用于检测的尿液;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产科护理用导尿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支撑座(1)内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朝上的矩形槽(2),矩形槽(2)内经导向轴(3)铰接有前后方向且中部呈环形的连接座(4),连接座(4)前端设有弧口朝前的接尿漏斗(5),接尿漏斗(5)后端设有贯穿连接座(4)的导尿管(6),导尿管(6)上设有左右方向的节流装置(7),导尿管(6)下端设有集尿桶(8),导尿管(6)上设有位于节流装置(7)上方的分流管(9),分流管(9)下端拆装连接有取样杯(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产科护理用导尿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支撑座(1)内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朝上的矩形槽(2),矩形槽(2)内经导向轴(3)铰接有前后方向且中部呈环形的连接座(4),连接座(4)前端设有弧口朝前的接尿漏斗(5),接尿漏斗(5)后端设有贯穿连接座(4)的导尿管(6),导尿管(6)上设有左右方向的节流装置(7),导尿管(6)下端设有集尿桶(8),导尿管(6)上设有位于节流装置(7)上方的分流管(9),分流管(9)下端拆装连接有取样杯(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科护理用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流装置(7)包括连接块(11),连接块(11)内开设有左右方向且贯穿导尿管(6)的圆形槽(12),圆形槽(12)内滑动连接有阻挡轴(13),阻挡轴(13)左端面可与圆形槽(12)左端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科护理用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块(11)上侧面开设有位于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晴晴伦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