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构建集成房屋底座的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02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构建集成房屋底座的组件,由金属网编织而成,金属网分为直线段Ⅰ和折线段Ⅱ,金属网的直线段Ⅰ和折线段Ⅱ一体成型;金属网折线段Ⅱ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为α金属网的直线段Ⅰ部分与钢梁固定连接,网笼通过合页与顶部的钢梁连接,门框装于网笼上;门框在打开或闭合状态时均不与金属网的折线段Ⅱ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组件一体成型,与集成房屋底座搭配使用,旨在分隔底座与其填充的石料,减少底座与石料间的摩擦,且针对网笼旋转时门框与金属网相抵、网笼开合困难的问题,预留有供网笼旋转的空间,提高底座的使用寿命,装卸便捷,成本低廉,可回收使用,整体的投入回收周期短,经济效应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构建集成房屋底座的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行业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构建移动房屋底座的组件。
技术介绍
建筑业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行业,其建筑形式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逐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集成房屋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采用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生产技术,相较于传统住宅,具有工期短、自重轻、可移动和绿色环保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商业、旅游等领域。由于集成房屋需要满足施工人员快速迁移的目的,因此在搭建时不会在地面以下打下地基,从而导致集成房屋无法像固定房屋一定具备较高的稳定性。随着周围土地环境的变化,集成房屋容易发生倾斜,存在有安全隐患。现有市场上的集成房屋通过在地面以上建造地基的方式对房屋本体结构进行支撑和固定。专利号201610430185.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集成房屋的建造方法及其可调支撑座,需在地面上建造多个支撑地基,支撑地基具有上下方向延伸的凹槽,支撑地基处安放可调支撑座,升降螺杆与底座螺纹连接,支撑板与升降螺杆上端固接,利用安装在升降螺杆顶端的支撑板对集成房屋起到有效支撑作用,通过调节升降螺杆与底座的螺纹连接位置,实现支撑板的高度的调节。但其通过在地基上建造凹槽以及设置可调支撑座的方式搭建基础,虽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但长时间仍旧会发生松动,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建筑物倾斜的问题,基础稳定性差,且因对可调支撑座进行加固处理,房屋使用结束后无法对底座进行拆卸,不能重复使用,建筑整体的投入回收周期长,经济效应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多段金属网编织而成、用于构建集成房屋底座的组件,解决了开合底座中的网笼时网笼上的门框与网笼中的石料发生碰撞的问题,具有安装快捷、柔韧性强、保护性好、可循环利用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构建集成房屋底座的组合件,由金属网编织而成,金属网分为直线段Ⅰ和折线段Ⅱ,金属网的直线段Ⅰ和折线段Ⅱ一体成型;金属网折线段Ⅱ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为α,金属网的直线段Ⅰ部分与钢梁固定连接,网笼通过合页与顶部的钢梁连接,门框装于网笼上;门框在打开或闭合状态时均不与金属网的折线段Ⅱ接触。进一步,所述金属网的折线段Ⅱ与水平方向倾斜角α的大小为30°~60°。进一步,所述金属网与网笼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大小为20~40mm。进一步,所述金属网由2~3mm镀锌网和15mm的不锈钢网机械编织而成。进一步,所述钢梁表面具有用于连接金属网的装卸孔位,金属网通过螺栓与钢梁相连接。进一步,所述金属网设有多组,装于顶部、底部钢梁上的金属网对称布置。进一步,所述合页与网笼之间装有紧固件;所述网笼底部及底部的钢梁上设有相配合的门插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所述的用于构建集成房屋底座的组件由金属网构成,与网笼搭配使用,很好的密闭整个底座,在限制底座中填充的石料滚落的同时可以有效分隔底座与石料,减少底座与石料间的摩擦,提高底座的使用寿命;金属网与网笼之间留有20~40mm的间隙,可供网笼自由开合,金属网折线段Ⅱ部分与水平方向倾斜角α的大小30°~60°,网笼上装有的门框在打开或闭合状态时均不与金属网的折线段Ⅱ接触,解决了因网笼上的门框与金属网相抵而造成网笼开合困难的问题,避免门框与金属网发生摩擦,进一步提高底座的使用寿命。2.所述的金属网由具有抗老化、耐久性好、抗拉强度大的镀锌网和不锈钢网机械编织而成,具有柔韧性强,防腐抗氧化等特点,可压缩、捆扎,折叠运输到施工现场,运输便捷,同时将金属网分为直线段Ⅰ和折线段Ⅱ,金属网的直线段Ⅰ和折线段Ⅱ一体成型,整个组件可直接在工地上通过螺栓与钢梁表面的装卸孔位相连接,组装便捷,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使用结束可直接拆卸进行回收,做到循环利用,整体的投入回收周期短,经济效应好。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用于构建集成房屋底座的组件主视图。图2为所述用于构建集成房屋底座的组件连接底座上端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所述用于构建集成房屋底座的组件连接底座下端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金属网;2、网笼;3、钢梁;4、合页;5、门插;6、门框;Ⅰ、直线段;Ⅱ、折线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构建集成房屋底座的组件,由金属网1编织而成,具有抗老化、耐久性好、抗拉强度大的镀锌网和不锈钢网机械编织而成,具有柔韧性强,防腐抗氧化等特点,可压缩、捆扎,折叠运输到施工现场,运输便捷。金属网1分为直线段Ⅰ和折线段Ⅱ,金属网1的直线段Ⅰ和折线段Ⅱ一体成型,网笼2通过合页4与顶部的钢梁3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门框6装于网笼2上,门框6在打开或闭合状态时均不与金属网1的折线段Ⅱ接触。金属网1与网笼2之间留有20~40mm的间隙,可供网笼自由开合;金属网1折线段Ⅱ部分与水平方向夹角α的大小30°~60°,夹角α的大小可根据实际装配的网笼大小进行调整,设置金属网1折线段Ⅱ与水平方向呈α角可解决因门框6与金属网1相抵而造成网笼2开合困难的问题,避免门框与金属网发生摩擦,提高底座的使用寿命。钢梁3表面具有用于连接金属网1的装卸孔位,金属网1的直线段Ⅰ通过螺栓、装卸孔位与钢梁3相连接,金属网1设有多组,装于顶部、底部钢梁3上的金属网1对称布置,金属网1与网笼2搭配使用,可以很好的密闭整个底座,避免底座中填充的石料滚落同时可以有效分隔底座与石料,减少底座与石料间的摩擦,提高底座的使用寿命。金属网1组装便捷,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使用结束可直接拆卸进行回收,做到循环利用,整体的投入回收周期短,经济效应好。网笼2通过合页4与顶部的钢梁3连接,合页4与网笼2之间装有紧固件;网笼2底部及底部的钢梁3上设有相配合的门插5结构。工作原理:金属网1对称布置装于钢梁3上,网笼2由门插5锁止。当插上插销,网笼2此时处于闭合状态,上下端的门框6与金属网1的折线段Ⅱ留有间隙,门框6与金属网1不接触;当拔出插销时,网笼2此时处于开合状态,网笼2可绕合页4自由旋转,因将金属网1的折线段Ⅱ与水平方向夹角设置为α,预留有供网笼2旋转的空间,门框6旋转至垂直距离与折线段Ⅱ最短点时,门框6仍与折线段Ⅱ不接触,避免门框与金属网发生摩擦。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构建集成房屋底座的组件与集成房屋底座搭配使用,旨在分隔底座与其填充的石料,减少底座与石料间的摩擦;且针对网笼旋转时门框与金属网相抵、网笼开合困难的问题,在设计构建集成房屋底座的组件时预留有供网笼旋转的空间,避免门框与组件发生摩擦,进一步提高底座的使用寿命。所述用于构建集成房屋底座的组件一体成型,可直接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装卸便捷,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使用结束可直接拆卸进行回收,做到循环利用,整体的投入回收周期短,经济效应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所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构建集成房屋底座的组件,由金属网(1)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1)分为直线段(Ⅰ)和折线段(Ⅱ),金属网(1)的直线段(Ⅰ)与折线段(Ⅱ)一体成型;所述金属网(1)折线段(Ⅱ)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为α;所述金属网(1)直线段(Ⅰ)与钢梁(3)固定连接;网笼(2)通过合页(4)与顶部的钢梁(3)连接,门框(6)装于网笼(2)上;所述门框(6)在打开或闭合状态时均不与金属网(1)的折线段(Ⅱ)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构建集成房屋底座的组件,由金属网(1)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1)分为直线段(Ⅰ)和折线段(Ⅱ),金属网(1)的直线段(Ⅰ)与折线段(Ⅱ)一体成型;所述金属网(1)折线段(Ⅱ)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为α;所述金属网(1)直线段(Ⅰ)与钢梁(3)固定连接;网笼(2)通过合页(4)与顶部的钢梁(3)连接,门框(6)装于网笼(2)上;所述门框(6)在打开或闭合状态时均不与金属网(1)的折线段(Ⅱ)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构建集成房屋底座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1)的折线段(Ⅱ)与水平方向倾斜角α的大小为3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构建集成房屋底座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1)与网笼(2)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比尔·邓斯特郭岩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零碳工场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